仅次于卖身的工作--Anthony Border之死和华尔街日报的报道
文章来源: 前途达达2019-03-15 23:30:52



因为不是很热爱餐厅工作,曾经跟LD调侃,对在餐厅工作的厌恶感仅次于卖身。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比喻,希望在餐厅工作或是热爱餐厅工作的朋友不要觉得被冒犯。

2018年6月,美国的名厨和名主持人Anthony Bourdain在法国一间酒店房间里自杀身亡。当时他正在法国拍一个美食节目《安東尼·波登:秘境探索》。消息传出,现任的总统川普在当天向他的家人表示了沉痛的致哀。和他在越南做节目时相识,有一餐之缘的前总统奥巴马也在twitter 上表示了哀悼。还有其他各路名厨和明星也纷纷出来哀悼。其地位可见一斑。

这个世界上我们叫得出的姓名的名厨也没几个,Anthony Bourdain就是其中之一。 生前要钱有钱,要名有名,要颜值有颜值。他在电视电影中展现出来的形象是如此的自信,其厨艺之高,在讲解菜品时所用的语言词汇之丰富,带领观众到各国增长见闻的同时,表现的成熟中年男子的信心等等。都在传递着绝对的正能量,让人永远也想不到他会自杀。

就在五个月之后,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餐厅工业的黑暗面》中提到,美国各个餐厅里是一个大众看不见的世界。在这里的工作人员像是厨师、洗碗工、服务员等,他们的工作都是压力巨大。厨师更是首当其冲,他们的生活有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黑暗面。

Anthony Bourdain 就是从这个我们看不见的世界
走出来的,并且揭开了这黑暗面的一角给世人看。



Anthony Bourdain早年在纽约的一家餐厅做助理厨师,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工作。每天至少要工作13个小时,给其他厨师打下手、切菜、配料,一做就是七八年。有一天他在餐厅的门口发现一些免费的报纸--《纽约快报》。他想外界可能不知道像他这样的助理厨师的艰辛生活:吸毒、酗酒、得不到休息。

于是Anthony写了一篇文章投给这免费小报,看能否赚个$100的稿费。此文就是他的成名作:《读這篇前不要吃》("Don't Eat Before Reading This")。在小报拒绝登载之后,又寄给了一个在纽约乃至全世界都赫赫有名的杂志,叫《The New Yorker》--“纽约客”杂志。在这种杂志上发表文章的通常都是一线的作者。根本轮不到他这样一文不名的小人物。

但是他撞了大运,当时杂志编辑独具慧眼。虽然不知Anthony Bourdain是何许人也,但看这文章写的内容不得了,有卖点。老百姓不知这些背后的故事,就毅然地刊登了出来。纽约客都是各路精英在看的杂志,这使Anthony Bourdain一下跃升到了全国知名的地位。

一家出版社马上找到Anthony Bourdain签约,详细讲述厨房的内幕。这本叫做《Kitchen Confidential》(“厨房机密档案,烹饪深处的探险”)。此书在出版当年(2000年)跃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并保持了很长时间,这更令他名声大噪。

声名鹊起之后的Anthony Bourndain 从助理厨师一下变成了知名主厨。从此在美国东北部各地的知名餐厅开始了他长达八年的真正的主厨生涯。后来又慢慢地做美食旅游节目,从烹饪界,逐渐向主持界过渡。开始了他带领观众云游四方,领略世界各地美食的职业生涯。

我猜华尔街日报的这篇《餐厅工业的黑暗面》报道,就是受了Anthony Bourndain 自杀的震撼写出的。文章中提出大众们不知道的餐厅工作人员的世界有黑暗的一面,这个黑暗面在2018年6月突然爆发了。爆发点就是Anthony Bourndain的自杀事件。

华尔街日报做了一些跟踪调查,去了一些美国人开的餐厅。一路下来发现在美国的一些大型餐厅里,厨师的自杀率相当高,只是这些人没有Anthony Bourndain那么有名,也就没有被媒体曝光。其中酗酒和使用毒品的人在全美行业中,排名第三。

美国的劳工法有很多具体的规定:全职、兼职、超过工时的加班费、工作一定时长后的休息时间以及人和人之间的职业骚扰等等。这些规定在餐厅业内都不存在。华尔街日报采访了一位叫Charles Ford的厨师,他曾在2015-2016年间3次自杀未遂。可想而知这份工作对他的压力有多大。

做过餐厅的人一定知道,大多数客人对餐厅是毫不留情。如果有客人进到一家餐厅,吃了一顿饭不满意,通常永远不会再回来。还有一些客人的想法是,我付了钱就要得到美味的食物和优质的服务。这本没有错,但抱这种心态的客人,在心理上挑剔的成分会很大。



并非责怪餐厅的顾客,只是因为厨房是一个我们看不见的世界,可能有时不太理解里面工作人员的辛苦压力和独特的心态。我就被餐厅的服务员“赶出”过。

几年前在节假日加班,下班后十分想吃一家中餐厅。就急匆匆开到那里,推门进去了。谁知迎面一个服务生满脸不悦地说:“我们打烊了”,看我愣在哪里,不耐烦地指了一下open sign。我才恍然大悟,进门前只顾着辘辘饥肠,却没看见人家的open sign已经关了。相信不止是我,很多客人可能不会在进门前看人家显示营业的灯是否开着。看着打烊时间到了,餐厅还坐满的食客,我想当天是节日,这些服务人员一定是辛苦工作了一天,现在应该累得连话都懒得说了。

对于客人可能是第一次或是很久才光顾一次的餐厅,但在餐厅中工作的人员来说就是每天擦桌子洗碗、洗菜切菜,再擦桌子洗碗、洗菜切菜,这样周而复始的重复性工作。而且客人什么时候来,来多少是不可预测的,工作人员的安排只能靠经验。

安排人多了,当天可能赚不到什么钱,大家闲到只能大眼瞪小眼。安排人少了,客人一下涌进来:点单、倒水、上菜、收钱、收桌子。还有客人加单、加水、分单付钱、收桌子。更有客人3分钟叫服务生一次,把桌子上下弄得脏乱无比,对盘中的食物百般不满。还有门外大批等位的客人......遇到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只能一个当几个人用,各个都恨不能长出章鱼的八只爪。

对于餐厅人员这样的生存状况,应该是由来已久了

对于现实社会残酷的描写,在世界文学领域里:有狄更斯的“伦敦”,他的《雾都孤儿》笔下那个年代的伦敦充满了愁云惨雾;有雨果的“巴黎”,他的《悲惨世界》令人读的痛不欲生;再就是20世纪伟大的英国作家奥威尔的“厨房”。他在《伦敦巴黎落魄记》(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 中描写的两个城市的贫困地区,把悽惨的生活硬生生的摊在世人的眼前。其中讲到了他在巴黎厨房当临时工的经历。



《伦敦巴黎落魄记》中的厨房就是战场。分隔厨房和餐厅的那一道门,是两个世界的分水岭。在充斥了大蒜油烟味道的厨房里,厨师和下面的帮厨、洗碗工、服务生之间的关系,有时就像在充满了硝烟战场上搏斗一样。而那扇门的另一面,客人或悠闲地拿着菜单研究,或品着美酒享受着美食。这样对比强烈的场景我们未曾亲眼见到,但在电影《料理鼠王》(
"ratatouille") 中也应窥探到一二。



分隔两个世界的那扇门,同时也是有些人呈现不同面孔的分水岭。《伦敦巴黎落魄记》里幽默地嘲讽了服务生的这一变化。变化几乎从肩膀就开始了,在这扇门里面他上菜之前骂的其脏无比的话,和过了这扇门之后对客人谄媚的样子。变化之快,变化之大,只能用嘴脸
来形容。可是这人真的可恨吗?在奥威尔真正认识了这些社会底层的人之后,就明白他的无奈和阶层造就的其某种心理状态。

虽然《伦敦巴黎落魄记》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纪实性作品,但今天在餐厅里工作的人们工作条件和地位改善了有多少呢?

不知道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或是这篇文章能改变什么,只是想告诉大家,确实有这么一个残酷的世界。华尔街日报提出希望除了社会对这些人重视之外,餐厅的经营者也应注意这些人的精神状态。同时去餐厅吃饭的人,在抱怨的同时,也请稍微替这些在残酷世界工作的人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