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涕文如泣--- 读狮子羔羊《静之若仪》
文章来源: 狮子羔羊2019-09-20 05:06:29

 

岁月如涕文如泣

 

- 读狮子羔羊《静之若仪》

By Once-Always

 

 

文友狮子羔羊创作整三年的《静》文终于落幕,不知作者有没有寿终正寝那般释然,但作为读者,我偷偷嘘了口气。

 

三年,一千多个日子,居然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跟随作者,从一个新生儿的啼落声,走到一个大男人对母亲的深情呼唤。作者的娓娓叙述,如三月延绵的小雨,润物细无声。

 

我不了解作者是在怎样的瞬间有了创作《静》文的冲动。回忆三年前,好像那时狮子大哥乐此不疲地在《一念之间》乱谈情。然后某一天,不知狮大哥邂逅了哪棵开花的菩提树,突然剃度为僧,在灯红酒绿中开始了他修心写静的生涯。

 

首先要说,非常喜欢《静之若仪》这个篇名。作者把笔下女主人的名字巧妙地拆开,嵌进了”“两字,顿时让静仪这个平面抽象的人物立体并生动了起来。未开卷,一个大家闺秀的形象就已呈现在眼前。

 

虽然作者一再欲盖弥彰,强调这是小说,纯属虚构,但读者没那么好骗。当然我相信这不可能是狮子羔羊的纯自传,但说它半自传应该不会委屈作者吧。

 

狮子羔羊的《静之若仪》,文开两线。

 

主线静仪,王家大小姐,从一个被兄嫂无比宠爱的女孩,到后来嫁入门当户对的吕家,为人妻母,以柔弱的双肩,挑起生活不期的重担,成为一家之柱。而曾经殷实的家门,犹如一叶孤舟,随着中国近百年历史大迁徙的骇浪,从高山流水,到狂风骤雨,最后在静仪顽强的支撑下,终于驶往风和日丽。

 

副线正璿,静仪小儿子,吕家唯一的男丁,从一个自卑文弱的男孩,因了骨子里那点狮性,在母亲的熏陶下,成为为吕家撑起一片天空的男子汉。高材生吕同学,虽然感情之路稍有波折,但三生有幸,喜得娇妻贤媳,给了母亲一个岁月静好的晚年。

 

作者除了最后一篇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唤,全文没有热烈宣扬静仪的词句。但在他一些刻意过于细节的描写中,静仪柔弱外表下的坚韧大度和睿智,不言而喻。

 

狮子羔羊不是煽情高手,但这部小家庭在大历史的浪尖上挣扎生存的长篇小说,让人时不时地被感动着。佩服他严谨自然的构思和不动声色牵动读者情感的描述。他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有激昂,有平淡,有悲有欢,有简练更有啰嗦。以至于有几章读后,让人感叹,这年头,男人不啰嗦,就不是真爱。

 

但也正因为作者这种近乎婆婆妈妈的诉说,母亲在逆境中对儿女无私的爱,才得已表现得淋漓尽致。

 

狮子羔羊在《静》文中描写的每一个人物都真实得让你有血肉的触摸感。这些人物并没有以完美的形象出现在作者笔端,正因如此,读者才有一种现实的共鸣。记得读到正璿情变的章节,OA曾猛力抨击,但作者不改初衷,继续沾沾自喜,抱得美人归。可见吕同学这角色,绝对有一个铁打的原型在做后盾。

 

狮大哥,请原谅OA用这么个眼泪鼻涕堆砌成的题目作为《静之若仪》的读后感。我是在读完静仪驾鹤西去,感动于一位平凡的母亲到生命最后一刻还不舍儿子奔波而含泪提笔的。作为几年来惺惺相惜一起隔空走来的文友,谨以这篇处女评,陪狮子大哥送静仪一程。

 

流年虽逝,逝者未离。

 

相信《静之若仪》的完稿,于作者,是此生一个心愿的完成;于正璿,是一份永不忘却的纪念。

 

 

OA 于纽约

201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