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梅占
文章来源: cxyz2024-03-16 06:48:02



桂花梅占

在保定的日子里,生活是简单又规律的,给父母做一日三餐,一天或者两天去超市买一次菜。 买菜的超市叫 “惠友”, 走路过去,从弟弟家小区的南门快走大概十五分钟的步程,于我来说距离刚刚好。

上次回保定是疫情前,那时候的 “惠友”叫 “美特好”, 那时候父亲的身体还算强健, 母亲的腿脚也更利索些,去超市很多时候是我们三个人一起走路,这么长的一段儿路程,中间母亲需要找地方坐上两三次才能够到达,花的时间也就长了很多。 这次回去,隔了三年多的时间, 母亲的腿脚更是缓慢了;父亲半年前感染了新冠,虽然已经康复,但是大脑或者小脑好像受到了损伤,眼睛里全没有了精气神,经常自己一个人坐在床边发呆,就像睡着了一样,还有就是明显下降了的活动能力, 走路一顿一顿的,像是一种奇特的小鸡跳,感觉都没有母亲稳当利索了。寒冬腊月里,路况不清,还有无处不在的流感病毒,安全起见,两个老人很少出门了。

我不怕走路,我也不忌讳孤单, 相反,很多的时候我享受独自一个人相处的时间与空间。 在保定跟着弟弟居住了二十几年,母亲曾经说过, 她觉得保定就是自己的家,但是这个城市于我是陌生的,我没有在这里出生没有在这里长大, 虽然是回来过多次,但每一次都是以客人的身份短居, 那星辉般稀疏的记忆与感受珠子般地穿连成链,没有孵化出家的感觉。

街边是热闹的, 一家接一家的大大小小的店铺, 海鲜店烧烤店火锅店寿司店烘焙店,药店, 杂货店, 服装店,理发店,五金店,我一间一间走过去, 记起上次回来时跟Allen经常光顾的一家饮品店,和给我们调制奶茶果味茶的亲切的老板娘,眼睛禁不住特意去找寻, 饮品店却是已经没有了, 店面变成了一家早点店。继续往前走, 招牌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 “茶”字, “茶”字的两边,是小了几号的茶店的名字 “保定•沐韵”, “沐韵”,茶香依依,余韵袅袅,是个好名字。大门两边贴对联一副:“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淡中有味”, 说出了茶的真谛。

作为一个饮茶之人,看到这么雅气的一间茶店,我应该进去看一看,闻一闻茶香,会一会爱茶之人。 我的脚步慢了下来,在门前犹豫片刻,掀开珠帘走了进去。店里空无一人。 店面不大, 长方形的格子间一眼到底,左右两边是贴墙而立棕褐色的木质博古架,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茶叶,一直向前,格子间的最底部,正对着店门,摆了一桌一椅,跟茶架一样的深褐色,桌面铺开一套茶艺器具。

我走到茶架边查看茶叶的品种。吱呀一声, 桌椅后的小门开了,老板娘从里间出来,走到我的身边,脸上浮现出一个茶一般清淡的笑容,问我想要点什么。我也回了一个笑容,说随便看看,迟疑一下,又问, 你有台湾的金萱吗? 老板娘笑容依旧,眼中有了疑问,问我,金萱,那是什么茶? 我笑笑,说是一种台湾产的天然带奶味的乌龙。

老板娘笑笑, 说,没有, 我都没有听说过金萱呢,不过如果你喜欢乌龙的话,我推荐我们的梅占,她把我的视线指引向茶架的右上方。 梅占,武夷山岩茶,口感清澈,浓淡相宜,优雅不张扬,回甘快, 细品有梅花和梅子的香味。 老板娘近四十岁的年纪,身材高挑,面部骨相匀称,平坦舒展,说话时带着淡淡的笑意,对茶叶的描述用词简洁讲究,语调平和,不疾不徐,让人产生如沐春风之感。

梅占,好名字。 优雅不张扬, 好品性。 多伦多茶店众多, 中式茶叶品种齐全,看到茶店,我其实只想找找不太常见的金萱。 被梅占的名字和老板娘的描述所吸引,又一次去超市的路上我第二次进了茶店。 这一次老板娘邀请我坐下品尝梅占。烧水,烫壶温杯,洗茶,冲泡,老板娘把茶杯一左一右摆在我们面前。

和我一起坐在老板娘桌前的是位天天过来饮茶的茶客,六七十岁的一个老头,表情寡淡,不大抬眼看人,喝茶的间隙会出去到门口抽烟。 端起面前的茶杯, 他慢慢地转过头来撇了我一眼,然后又看看老板娘,对我说, 你比她年纪大些。 第一次见面,第一句交流是评论我的年龄,而且以一种高僧一般沉着的姿态,我有点不太适应,不过还是配合地仔细端详了一下老板娘的脸,不动声色地点点头,表示赞同,说,应该大了些。

喝完茶,我买了三两的梅占,二两的茉莉花茶, 老板娘主动给打了个大折。

中国买来的茉莉花茶花香浓澈,给人清涧幽谷之感,觉得比多伦多买的的品质高了很多。 梅占的口感还好,没有乌龙茶常见的涩感,带着隐隐的香气,我不熟悉梅花梅子的香气,至于是不是相似的花香果香,就不得而知了。

茉莉花茶香气袭人,我喝的却是不多。年轻时喜爱绿茶,上了年纪,常常觉得绿茶 (以Bill喜欢的Costco的日式煎茶为甚)和以绿茶为基础的茉莉花茶口感太过青涩,而且茶性寒凉,不再适合老去的脾胃,转而饮用乌龙和红茶。乌龙,又叫青茶,介于不发酵的绿茶和全发酵的红茶之间,气质中庸,于我而言,是有着独特魅力的, 茶气清淡,“淡中有味”,乌龙的味是近乎透明的,若有若无,温和无棱角,茶汤的颜色金黄通透,不浓不淡,也是刚刚好。 相对于红茶和绿茶,乌龙的这种低调不张扬的中性气质,我觉得其实是更适合调制花茶的。

在万锦王府井买菜的超市里,看到了桂花乌龙茶,于是买来一罐金黄色的干桂花, 把梅占如法炮制,一层桂花一层茶叶,制成桂花梅占, 又在一元店买了几个小号的梅森玻璃罐,分装起来,拿给几个爱茶的朋友同事品尝。

桂花树,对于在北方长出生长大的我说,是陌生的。桂花的香气,也是闻所未闻的。 记得以前妹妹让我带香水,说桂花香型就行,我还问,桂花是什么味道? 妹妹婚后跟妹夫去了江西,她是亲身体验过被桂花香气浸染的街头巷尾了。在多伦多,这个以文化食品多元著称的城市,桂花酒酿和金色透明的桂花糕总是吃过的,但是我还是不知道桂花香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香气,描绘不出它的模样。是因为香气太淡了吗,是因为香气太没有特色了吗?十里桂花香,听上去是多么铺天盖地的气势,让人总以为它是馥郁浓烈,个性鲜明的。

制作桂花梅占,我铺了一层桂花又一层桂花,加一层闻一下,最后觉得茶里的金色太多,再加就喧宾夺主了,才不得不停了下来。 不停地加桂花进去,是因为总觉得茶里的桂花香太模糊,不分明,想让桂花的香气如锥子一般,从茶气的袋子里脱颖而出 — 可惜直到最后分装成瓶,这个愿望也没有达到。这次的经验让我觉得,桂花香是不能用一缕来形容的,它应该是混沌不开,只能成片的。

桂花的香味, 难道是只有在八月桂花香的街头, 和琦君雾气一般的乡愁里,才能够清晰明了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