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游普陀的意愿,这次有机会去宁波,顺路游览了素有“海天佛国、琉璃世界”美誉的普陀山。
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岛以东,由普陀、洛迦两岛组成。其佛教活动始于唐代,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普陀山外的莲花洋,触礁,以为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一农家供奉,遂有“不肯去观音”之说。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历尽兴衰。鼎盛时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蓬,4,000余僧侣。史上有“贡艘浮云,香船蔽日”的盛景。
我是从上海晚间乘船赴普陀的。一觉醒来,船已过舟山。拨开窗帘,我惊讶地发现眼前的大海竟是一片泥汤,行进中的轮船就像行驶在一条刚刚发过洪水的河流中,完全没有早年在青岛读书时那种碧海蓝天的感觉。
下了船先游览了普陀山主刹-普济禅寺。该寺初建于宋神宗元封三年(公元1080年),为宝陀观音寺。寺名经历代更改,到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以康熙御提“普济群灵”额扁而定为普济禅寺,沿用至今。寺内古木参天,殿宇巍峨,宝炉紫烟,木鱼缠绵。相传蒋介石在生涯早期曾两度陪母亲上普陀山朝山进香,其间就借宿在普济禅寺旁 的三圣堂。1949年蒋介石在兵败逃离大陆前又揩同儿子蒋经国两上普陀,可昔日的佛主已无法挽回他的败绩,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啊。
游罢普济禅寺,又拜南海观音。这是件当代的建筑,据导游介绍造价三千万,全部由民间捐赠。整尊佛像由黄铜打造,高33米,大有金光闪耀,海天普照的磅礴气势。有趣的是我在底层功德厅的墙壁上发现有赖昌星捐赠的刻录,这真是佛法无边,来者不拒,人间善恶,捐完不管!
法雨禅寺是普陀第二大寺院,也因康熙御赐“天花法雨”的额匾而得名。法雨禅寺背靠佛顶山而建,主殿圆通宝殿为金陵(南京)明故宫拆移至此,重建而成,因此气势宏大,具有皇家风范。全寺殿宇六重,在第四层有通往 佛顶山的香道。出了法雨禅寺,我沿依山而建的香道拾阶而上,登上佛顶山。这里是普陀的最高点,也是著名的慧济禅寺所在。
有别于普济和法雨两寺,备受皇家恩宠。慧济禅寺则从未受过皇家资助,虽位居普陀第三大寺院,但规模不大。然该寺得佛顶山地理之优,成为进山朝拜者最理想的寺庙,有不到佛顶山,不算拜完佛之说。佛顶山风光秀美,普陀的海天佛国之誉,上了山顶才能真正体味。
游罢三大寺院,天已渐晚,我乘索道从佛顶山一路下来,中途可见在半山腰又有一更大规模的寺院在建设中。劈山叠石,工程巨大,远非普济和法雨两寺可比。近年来各地佛事日盛,建筑空前。每逢佛日,香客云集,景象非凡。我虽不信教,但对国人的宗教情怀颇感兴趣。中国的儒、道、佛三教,历经兴衰,此消彼长,但这外来的佛教总是要较土生土长的道教来的兴旺,为什么呢?我的理解是,儒教其实是官教,为官之道;佛教是民教,百姓之道;而道教是士教,(玩世不恭的)知识分子之道也。中国的道教总是和采药者、隐士相连。他们是由一群有知识、有抱负,但悠悠不得志者组成,它当然争不过统治者之儒教,也争不过黎民百姓之佛教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