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与孝道
文章来源: 我说话我活着2019-04-08 12:33:31

母亲赵美兰在世时,父亲苏大强一直忍气吞声,唯老婆之命是从,不敢说半个”不”字。直至妻子去世,他便觉有了出头之日,轮到他耍威风了。于是,他极尽所能,口口声声”你们不能不管我”,这时可轮到三个子女该忍气吞声了,甚至不顾自己小家庭也要去孝敬这位太上皇似的父亲。更为离谱的是,小女儿明玉从小怨父母不公,十八岁便愤而出走,与家人断绝来往,导演却在最后安排她在风华正茂时辞去许多人望而不及的职位,心甘情愿地去照顾她这位如此不堪的父亲。导演难道不为她可惜吗?而且家庭矛盾已激化到大打出手,甚至到了对簿公堂的程度,这样的转折合乎逻辑吗?我以为,该剧正是要通过这种强烈的反差对比,来宣扬当今中国社会在家庭伦理方面的一个主流意识形态,即孝道。

无疑,子女尊重并关心长辈,这是常理。但如今,孝道似乎走入了邪道,演变成了家庭关系的一大乱源。首先,孝道被建设成了一条单行道,它只要求小辈单方面对长辈的“孝”和“顺”,即孝顺,因此长辈们可以蛮不讲理,任意消费小辈们的艰辛。其次,媒体影视等的造神运动让许多长辈们真把自己当回事了,因此稍有不满,就埋怨子女不孝。再次,我们的父母对生殖活动的功利心,即养儿防老,“含辛茹苦把你养大”,就是为了日后的回报。这还不仅仅是简单的回报,而且是道德绑架式的“报恩”,因此他们对小辈的期望值爆表。这成了套在子女头上的紧箍咒,兄弟相阋、姐妹反目,种种家庭纠纷,大多由此而起。

孝道绑架了做子女的,也造成了家庭关系的紧张。我斗胆提出要重视对老年人(应该说部分老年人)的教育问题,首先向他们科普一下(不管他们爱不爱听): 生育,即”生”和“育”,是生物本能。前者是性爱的结果,这原本是一件很欢乐的事情,与高尚和伟大沾不上边;后者是保证人类这个物种不至消亡的天生本能,动物也有舔犊的天性,而且在某些方面不比人类做得差,它们却没有养崽防老的观念。其次,我再斗胆一下,将孝道改成双行道,乃至四通八达的通衢大道。这也需要教育那些老年人,要有怜悯心,体谅子女的艰辛,并树立科学、理性、善良的养老观。人人爱我,我爱人人,这就是“博爱“的至高境界。对了,“博爱”,社会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