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
文章来源: 北美君子2013-06-15 17:51:35

在经历了人生中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的教育,相处了无数个同学之后,到现在为止,影响最深,来往最密切的是医学院同学,而且是全班所有36位同窗,男的,女的,老的,少的。

我是文革结束后的第一届77级的医疗系大学生。我们医学院医疗系77级共有8个班,每班36人。 我们班有20名男生,16名女生。在那时,和理工农林专业比,30多人一个班有16个女生,有点奢侈了。

由于文革10年没正规招大学生了,所以77级和78级允许任何年龄,任何学历的人报考。我们那个班年龄跨度为16-30岁,有一老三届的同学已结婚有三个孩子。 学历中大部分为高中生,也有几位是初中学历。我入校那时是20岁,算是同学中的“中年“人。

在这里,我必须说一句,我们所有7778级的同学直到现在可能都会深深感谢邓小平,感谢他恢复了高考,使得我们能够跨入大学之门, 接受高等教育。如靠推荐,我们中绝大部分人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根据统计,77级的复试录取比例是大约4%,即25个复试考生中录取一人。至于初试录取比例,没见到统计,也可能没法统计,因为那规模就像今天考电影学院的第一次海选一样。

因为大家都经历过文革,又经过了两次出生入死的选拔,知晓上大学来之不易,尤其是老三届的“老”学生,那个学习真是叫个刻苦。直到现在, 如谈起我们那两届学生,现在还健在的老师都会动容地说,“那是我所见到的最刻苦,最懂事的学生”。写到这里,回想起当年那些往事,我也不禁为之动容。

之所以被称赞为“最懂事的学生”是因为绝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都工作了一至几年,有工作经验,又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所以很讨老师们的欢喜。

一个宿舍有4张上下铺的床,住8个学生,但不知怎么,现在回想起来也没觉着怎么拥挤。那时,没有电脑和手机,也没觉着生活单调。早上7点起床,做早操后,去食堂吃早饭,8点上课,4节课后12点大家已饥肠辘辘,赶着往食堂吃中饭。午睡一会儿,下午两点半上两堂课。下课后,打打球,或者去教室自习。6点半去食堂吃晚饭,晚饭后又去自习直至9点半回宿舍睡觉。  10点睡觉时要吹熄灯哨子。入睡前,8个人自然要说说今天学校的新闻或天南地北胡吹海聊几分钟才入睡。这样的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日复一日, 可大家都觉着挺快乐,毫无枯燥的感觉。 时至今日,说起那5年时光,都有着异常亲切留念之感。

一个班有正副班长各一名,下设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劳动委员及三名小组长。 另外还有班团委书记和党小组长。 那时同学之间的关系要比现在单纯的多,当然矛盾还是有的,也存在谁和谁的关系特别好,及谁和谁不太对劲这些现象。 每个年级配备2名年级老师。如有些事在班内不能解决,就上报到年纪老师来解决。我那时在班上和几乎每个男女同学都相处很好,直到现在都是这样。

7778级大部分同学入学时已到了谈情说爱的年龄,再经过两年的学习, 彼此已都很熟悉, 因此尽管大家都集中精力在学习上,但男女同学谈恋爱这样的事是难免的,尤其是在女生较多的学校,如我所在的医学院的77级, 每班都有。不幸的是,那时学校对于此类事件采取的是压制措施。 发现后,首先年级老师找当事人谈话劝导,如已造成学习下降的则将一方调到另一班强行拆开。屡劝不改的或造成较大影响的同学甚至会被给以处分,这在今天可能会被现在大学生看成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在那时的大学内,公开的谈情说爱不是件光彩的事,要有也都是偷偷摸摸的在暗地里进行,生怕被同学以至年级老师知晓。 现在回想起来,感觉既好笑又悲哀。到毕业时,我们那一级的同学有的班成了1-2对,有的班一对也没有。我所在的班有两对牵手。

那时的医学院医疗系是四年理论课,一年实习。毕业时不像现在自己找工作,而是由学校分配到各地医院。我们那一届的分配原则是哪里来哪里去。当然也有例外,如成绩特别好的外地学生会被选择留在附属医院,在校期间和年级老师配合很好的几个班干部被选择留校当政工干部培养。

这次毕业30周年聚会,我也特地赶回去参加了。 全年级288人到了180人左右,包括从国外回去的。我们班36人到了28人。 见面后,大家唏嘘不已,百感交集,沧桑和年轮都写在了大部分同学的脸上,头发颜色和言谈举止中,只是每个人的脾气性格还基本没变。同学中,很多人都是各医学领域的专家教授,科主任院长也不少。短短的两天,老同学们意犹未尽,声声道别中注满了每个同学的真情和不舍。

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同学的关系是人生中最重要,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在有些场合有些情况下甚至比兄弟姐妹的关系还亲。大家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同学之间的帮忙,只要力所能及一定会尽心尽力去办,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而且根本就不会想到回报。在异国他乡,若遇到同学,甚至不是同一届的校友,都感觉分外亲切。

同学间特殊的亲密关系存在于各个领域,如公司企业,政府机关,军队,甚至在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层有时都能看到这样的关系。用同学做伙伴或助手,是最放心不过的了。当然,同学和校友关系的这种优势在美国也处处可见,不足为奇。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庆幸的是同学这个字眼仍然能带给我们清新和温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