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细腻 雍正粉彩(图)
文章来源: 回家路2013-11-12 15:32:48

回家路最近研究上了清雍正粉彩外销瓷, 白白的瓷,红红的胭脂红没骨画法,令人着迷!

此两件清雍正粉彩花卉红铜包盘曾为回家路所收藏,为外销瓷,已至少有250年的历史。这种铜包法非常少见,可能当时瓷盘边缘破损,把边磨掉,底部用红铜镶好固定,于是就有了意外的不错的效果。色白釉润洁,画笔清秀细腻,设色淡雅逸丽,更有各色花朵鲜艳绽放,纹饰刻画清晰,粉质感强,鲜嫩璀璨,意趣盎然。请注意红红的花瓣,为无骨画法。由于不像想象的结实就退了回去。回家路有一篇博客:《讲述一个瓷器主人的故事》讲的也是清雍正粉彩外销瓷,也是胭脂红没骨画法。









精巧细腻 雍正粉彩zt


中国古代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先是由原始瓷器发展到成熟的青瓷,后又创制白瓷,而当彩瓷出现时,瓷苑便宣告结束漫长的“南青北白”的一统局面,前后约二千年之久。从此,百花盛开绚丽多姿。

粉彩创制于康熙晚期,为景德镇传统彩绘瓷品种之一,是我国瓷器釉上彩绘的一种独特装饰方法。当时,受到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在五彩瓷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釉上彩新品种———粉彩,最初较为粗简,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珐琅彩中所见到的胭脂红,其它色彩大多仍沿用五彩的做法。随着技术日趋成熟,到雍正时,无论造型、用釉还是彩绘方面都得到了空前进步,粉彩瓷达到了极盛。

与康熙相比,雍正粉彩瓷器所用材料要更加精细,胎质也更为洁白且轻薄,达到了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的地步。彩料运用浓淡自然,使所绘纹饰颜色鲜而雅,粉而柔。清《陶雅》上说:“康熙硬彩,雍正软彩。”又有民国《饮流斋说瓷》解释:“硬彩者彩色甚浓,釉付其上,微微凸起。软彩者又名粉彩,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

雍正粉彩瓷器风格独特,素以精巧细腻著称于世,并往往体现出高贵、华丽、艳而不俗、细而不繁的美感。色彩上更为柔和且丰富多变,皴染层次较多,色泽明亮瑰丽。《陶雅》赞道“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夺目”。

文转自苏州古玩城
图:回家路

P.S.

类似的一对盘子<清雍正 粉彩花篮盘 (一对)>于2007年在国内雅昌艺术网拍卖流排,不知去处如何。见图。

http://auction.artron.net/paimai-art8391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