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文章来源: 纳兰红豆2012-02-13 00:34:33


又到了报税的日子了。

给曾经的国内同事打电话,问今年如何给她报税。

朋友4年多前登陆加国,在我家盘桓半月。回国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期间都是我们为她报税,有什么事情,一直也是我们为她办。

问到他们是否还来,这该是最后的期限了,如果不来,就等于放弃了来加国的机会。

同事说不来了。

但我听出她的失落和难受。

做出这个决定,真够难为他们的。

如果是20多岁,这个决定并不难做,可是,现在都不年轻了,拖家带口的,这个决定还真难下。

记得当初同事问我:带20万加币够用吗?

我说:这真不好说,看你怎么生活了。

同事两口子和我同在一个研究室里大概有3年,俩人属于办公室恋情。

 我和女同事是一届的

所里单身青年不少,家在外地的,就住所里的青年公寓。

家在北京的,所里不给宿舍,就必须跑通勤了。

两个人的家离上班的地方都远,需要坐所里的班车回去。

我们中午休息时都回家吃饭,唯有离家远的就在所食堂吃。

吃完饭,中午没事,他们就打打乒乓球啥的,一来二去的就产生了感情。

结婚后,双双调到离家近的电力系统。

我和同事的关系一直不错,所以从没断了联系,直到现在。

我说不来也好,这么大年纪了,没有必要了。

 到时如果愿意,让孩子出来留学就可以了。

同事说:孩子的压力还是很大的,要学很多东西。周围同事朋友的孩子,能出去的,都送出去上大学了。100多万的钱是省不下来的,只是早花晚花的问题。

俺这人头脑简单,很少考虑问题,不禁说:

孩子能有多大的压力啊,咱们原来的同事不都住150平米以上的房子了。

她说:能一样吗,那都是单位分的呀。北京市里的房子,50多平米没有150万下不来,孩子们怎么买的起呢。

都说北京房子贵,但俺真没切身的体会,自然也不能体会到没房子的酸甜苦辣。

 
一个没有根基的外地年轻人,想在北京混,还真难啊。

同事这几年一直纠结于来还是不来,这次终于下定决心,不来了。

 
在国内,他们有稳定的工作,房子都是单位分的。

除了吃穿,还有孩子的学习费用,基本没有什么花销。

所以生活可说是没有压力。

孩子自有孩子要走的路,不能单纯为了孩子就选择出国。


其实,放弃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