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到1961年, 中国多大的官买肉不要肉票?
文章来源: 华府采菊人2021-01-17 12:55:04

“贵”党历来讲究级别, 啥都按官品来分配。

那三年之所以有特供,是因为物资供应不够了,人人都有份的话, 岂不成“平均”主义?有些人可以得到比普通阿狗阿猫多一些的东西, 特别是食品, 符合社会主义阶段的分配原则, 这个原则文字上是“按劳”, 但级别高“劳”一定大, 所以得多分些吃的, 他们吃多点就可以“劳”得更多些,普通”劳“动人民, 那时没意见, 但几年后有机会表示不满了,这是另一个问题。

按照大家们公认的一个说法,干部(包括比照干部的知识分子, 其他他们也是干部), 也就是俗话中说的”双高“--高级干部高级知识分子, 国家给与一定的配给, 鱼肉糖烟油等等, 虽说这些东西普通市民(不包括农民)都有, 但数量差别很大。

知道上海的所谓”特供“, 17级(或相当于17级的)以上, 每月三斤黄豆, 就此而已;13级(相当于13级), 黄豆之外还有点肉油糖烟啥的。再高的干部, 详情不知,有一个少将的孩子(当时其父为某军军长)对我说, 他家一样啥都得凭票, 有些特供(应该比13点级干部还多), 但挡不住他家男孩多, 半大小子吃垮老子,弄得老娘成天也是焦头烂额发愁,好在军长本人可以经常去军部借开会为由吃会议伙食, 好像还是需要交粮票和钞票(不多), 但特供那部分就省下来给几个小兔崽子吃了。

至于中将(相当于, 正省部级?)以上的干部, 就不清楚了, 估计有什么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或办公室等机构帮他们特殊张罗, 那应该是党内机密。

后来上山下乡, 接触到县地级干部及其子弟, 又听说了一些不同的故事, 县官不如现管。

按规定, 县太爷应该有17-13级之间的特供, 地级领导则可享受13级以上的待遇,但是, 人一饿起来, 脸就不要了,尤其是为了党的事业自己饿一饿倒也罢了, 要他们把孩子的肚子及健康贡献出来,恐怕连老婆都要和他打离婚了。 因此, 买肉该要票还是得要票, 不过他们的票是”公“的,别人一斤肉票买一斤肉, 他们的肉票就可以买一”公斤“,甚至以一”公尺“等于”三市尺“的换算原则都是可能的。

另外, 基层干部想进步, 挪一挪位子,进贡些农副产品也属正常, 那么这些不够17级的基层干部的东西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还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压榨“就不动声色了。

说回前面提到的事, 四清, 以清理基层干部, 能够搞到那个份上, 恐怕也是和几年前的事情分不开的。 在后面的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 街上的阿狗阿猫小人物, 还没忘记五六年前的事, 以致斗起县里干部地区干部, 格局都很大, 十分给力, 前几年没吃到被斗者能吃的”公“制食品,或许也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