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危机中国是否该出手相救,如何救?
文章来源: 渊潭2008-10-13 12:58:42


7000亿美元救市虽被美国国会批准,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救市所需金钱肯定不止这个数目。美国资金短缺,为了筹集资金必定会大量发行国债。可是钱从哪来?

在美国缺乏资金的同时,中国外汇储备2008年已逾万亿美元。中国有如此巨大的外汇储备,让美国及有些受金融危机困扰的国家眼红。一时间中国是否为美国提供资金救市的争论不绝于耳。什么中国应该抄底或只应闷头搞好自己的建设,不要陷入美国的泥潭等说法不一而足。

俺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中国应帮美国,但用外汇储备买美国国债却为下下之策。

至今年七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余额已经达到5187亿美元,仅次于日本的5934亿美元,占外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余额五分之一。如果再用外汇储备买美国国债,假如美国的救市方案成功,经济好转,中国有可能赚上一笔美元。但是万一美国经济短时期内不见起色,中国就会上了美国的贼船,手中握有大量的美国国债将会无法脱手,受累于美国。而且即使赚了,手中握有大量美元,花不出去看着美元一天天贬值更是件头疼的事情。

中国自从加入WTO后,对外贸依存度一直明显偏高,有关测算甚至高达80%。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有大量的外贸顺差,今年9月份中国贸易顺差再创新高。中美的贸易一直是一个巨大市场,其在中国的外贸收入中占很大比例,而且一直存在大量贸易顺差。如果美国消费需求由于经济危机持续降低,势必影响世界经济,中国未来对美国或其它外国的出口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而连累国内的制造业。

中美的贸易顺差其实很大程度来源于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限制。2007年6月份美国最新的高科技出口管制名单限制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其限制涉及20个大类、31个条款。这20类产品包括:航空器及航空发动机、惯性导航系统、激光器、光学纤维、贫铀、水下摄像机及推进系统、先进复合材料以及高科技通信器材等等。这些限制造成了美国许多企业的大量损失。以2001年至2006年占中国高科技进口产品总额中的比例为例,2001年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当年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口总额的18.3%,而这一比例到2006年降到9.1%。6年间,美国总共因出口限制损失了700多亿美元的贸易额。

尽管以微软和波音为首的24家美国企业团体(微软、波音、通用电气以及英特尔等都在发起公司之列)联名向美国商务部写信,要求当局放松对华出口管制。但美国出于所谓国家安全的考虑,仍是限制美国高科技对中国的出口。

在这美国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的机遇中,中国决不能坐失良机无所作为。俺认为中国应利用此次机会联合美国各大公司给美国政府施压,尽量要求美国放松对华的高科技出口限制。这样既有利于中国花掉一些贬值的美元,又由于高科技产品的进口,将会使中国从简单的来料加工,世界加工厂的地位加快向科技创新方面转型。而美国由于大量科技商品的出口必然会给美国带来大量美元的收入,促进那些出口商品公司的兴旺,也会直接或间接带动其它相关行业,有利于经济复苏。

所以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应好好儿利用自己的巨额外汇储备,使其既能增强自己的国力,又可帮助美国,避免美国滑向大萧条的深渊从而拖累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些资料和数据来源于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