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湿’了(不得不说的话)
文章来源: 平凡往事2013-02-23 09:43:56




醉眼秋风窈窕, 趁夜高论横斜, 当花前弄巧。 惆怅旧欢, 回首俱非, 憔悴应恨红豆。 残月临帐人孤寝, 相思苦、君可知否。梦回处,霜染东窗已晓。


我最近发表的[教授女儿的婚事]。从读者们的反映上看还算成功。纵观现在已经发表过的53集的读者群,每集聚集了平均三万多读者,最多一集竟有跟读者多达五万六千之众,充分体现了广大读者对我的宽容和错爱,在此请允许我表达由衷的谢意!


这里我要说的却是另一回事,当然和我这篇小说有关。读者不难发现,我在婚事的50多集故事中,每集都在篇首和篇尾冠以旧体诗词和现代诗。其实我对诗词的了解就是一知半解,更谈不上精通和有所造诣了。但我看到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文化界和我们的生活中,都普遍存在一种重文轻诗词的现象。我真担心这种曾经让所有炎黄子孙引以为荣,造就了何止成千上万的历史名人的文化载体,会因为我们这代人或我们下一代,下下一代人的浮躁,自大,疏忽和自私而像其它历史文物一样被束之高阁了。我这样说绝非危言耸听,你们只要稍微留意一下现在的文艺形式,社会上各流行类刊物和国内外个大网站就不难看到这一令人痛心疾首的文化现象了。我愿意以螳臂当车的精神和位卑不敢忘忧国的满腔热忱,以身犯险。也许有人会嘲笑我自不量力,但我就是要这么做,以求问心无愧。
 

也许有的读者认为我把诗词放在文章中,是为了哗众取宠,标新立异或是在模仿古人。我不得不说的是有这种想法的朋友,你们都错了。我之所以不惜冒读者因为它而不喜欢看我文章的风险,就是因为我有上面提到的私心。往小里说是心喜欢,说大点就是真想宏扬祖国文化,让人们不要忘记,我们老祖宗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承袭传统。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篇首用古诗,篇尾用现代诗的用意了,希望我之良苦用心能有些许作用。但从目前读者的反映上看,我的目的基本实现了,因此我感到十分欣慰。 但愿我这点肤浅之见,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我们每个华夏子孙都有一颗赤子之心,报效之情。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诗词一定会在华夏的文化大地上仍能占有一席之地,继续发扬光大,代代相承。





[静夜思]



这夜
是多么的宁静
连眉宇间
也结起了疲惫的弧线
只有心底
还此起彼伏着
一个缠绵的呼唤
你听到了吗
我的回答
就像高山和流水的共鸣
夜莺的宛转
这夜
一点都不寂静
思想就像脱缰的野马
自由驰骋


虽然我没去
你的梦里叨扰
但想和你说的话儿啊
就像那漫天的繁星
说也说不完
只有渐生的白发
默默地见证
它的真实和存在

你就这样忽视了夜
和挣扎的我
连月光都知道我的思念
在湖水里
安一个家
来陪伴我那颗滚烫
却又受伤的心
不是说心有灵犀吗
我怎么就看不到
那曲处的幽径
可让我借着一点微曦
去牵动你灵里的触角
用你流淌的思想
去灌溉我枯萎的心田
虽然你没有知觉
在万物沉睡的夜里
却有一颗醒着的心
在黑暗中
惊奇地张望
还带着揣揣不安的崇拜
和敬仰
------------------------------------------------------------------------------------------------



民以食为天,我以食为乐

昨天在中国城开饭店的朋友告诉我,芝加哥开了家新自助,号称第一。哈哈,听他一说,肚子就开始翻江倒海的不消停了。因为还在上班,走不了,却又不甘心,那种欲罢不能的情结折腾的我浑身上下都怏怏不爽。我这混混,别的嗜好没有,平时烟酒不沾. 得空时除了喜欢码几个字解闷,就是约上几个哥们,下馆子吃它个昏天黑地。民以食为天,我以食为乐,在我身上就是最好的体现。你们说,就我这种人,听到有新馆子开张,怎能不跃跃欲试?

这不,今天一下班,就和朋友一家驱车前往这家名叫银坐的自助。

到此一看,馆子面积虽然不大,但装璜尚算雅致,而且中西食客满座,每位26美元。食物品种少而精,就说蒜茸龙虾吧,竟然可以任由食客敞开了吃,这样的大手笔,就连我这吃遍山山水水的食客,混混,也瞠目结舌,闻所未闻。

不满你们说,我今天吃了三整只龙虾,肉在手里一抓一条,我的吃相难看,但很过瘾。如果老板见了,定会心疼的彻夜未眠呢。哈哈,我这叫小人嘴脸吧。


有了龙虾,帝王蟹却无人问津了。其实那甜甜的葱姜蟹肉,不知比龙虾鲜美多少,可惜世人有爱慕虚名的下意识,让我有独享蟹肉的机缘。于是我当仁不让,吃了满满一大盘。而那颇遭冷遇的烤鸭也是一绝,尤其是鸭腿,吃起来简直是香酥滑嫩,口齿生津。

想想几个月前,一位国内朋友来访,一直念叨着想吃龙虾。让我一时不禁成人之美的念头泛滥,立即约了朋友来我家试鲜,并当场定下吉日。那天我在中国城买了两只2磅半重的龙虾和一只三磅重的帝王蟹,当着朋友的给龙虾面放尿,清洗,清蒸,葱姜暴炒。一顿忙活,站在一旁观看的朋友,虽富贾一方,却没见过如此做法,吃法,目瞪口呆,还边吃边大呼过瘾。尤其是那清蒸的蟹黄,鸡蛋糕一样,嫩滑不腻,鲜味绵绵,更让他赞不绝口。

这个朋友和我很像,也是以美味佳肴为天的主,可惜今天他不在场,下次来美,请他吃东西,哈哈,就这了!

想想老老年前,我每次看[列宁在1918]时,就会被那个吃烧鸡士兵的镜头搞得神魂颠倒,连晚上做梦都想着有朝一日要独享一鸡。哈哈,当下算是美梦成真,而且有过之无不及。你们说哈,现在的日子,真是神仙都心慕手追的啊!你们说吧,如今吃啥没有? 穿啥不着? 人到了我这把年纪,还需要什么? 丰衣足食,毫无压力的生活就是人间仙境了。

感谢老天,我这混混,知足矣。



平凡往事 评论于:2013-02-27 13:25:18 [回复评论]删除








ronggang 评论于:2013-02-23 10:24:12 [回复评论]删除
小说目前写到53集,我如饥似渴的全看了,写的好不好,已经不是某个人说了算,这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关于小说里面的诗歌,我感觉和小说一样有故事情节,而且一样的精彩,小说好像主餐,诗歌好像饭后的甜点,每一集的小说看完总觉得还少点什么,赏读完了诗歌,才感觉每一集小说才丰满充实和过瘾,这是我个人对往事小说里面出现的诗歌,一点点感受吧。

旭原 评论于:2013-02-23 19:46:30 [回复评论]删除
如果说小说是生活的缩影,散文是情续的写真,哲言是思想的精髓,我以为,诗词是精神的升华。

以凝炼优美的文字,好诗好词所能传达的意之深,境之美,情之浓,非任何其它文学载体能及。诗词的简约又使它可能产生抽像派油画的朦胧,读者可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去解译去欣赏。

婚事“每章以古诗词开篇,现代诗收尾,时而微婉温柔,时而恢宏奔放,时而写情,时而写意,为小说所增美感和风采不言而喻。如有疑义到也不为怪,因为此实是创举!

我的疑问在于,网上按章逐步发布,读着可因兴趣各取所需;以书出版,若买者是为小说而来,这么多优美的诗篇可能难以实现其欣赏价值,小说故事的引人入胜,可能更让读者无暇静心欣赏诗词。所以,除了包含诗词的小说版之外,我想还应作为专集出版诗词,专供诗词爱好者欣赏。
137019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