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照镜子的男人
文章来源: 平凡往事2011-01-01 14:40:31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我从小就不喜欢照镜子,原因不知道,可能是源于自卑吧。那时,在外人眼里我是个臭名昭著的淘气鬼,大人们都叫我"小二黑"。尤其是老婆,至从结婚后,她总是感慨自己命运悲惨,为何找了个全天下最丑的男人做丈夫;而我最亲的人(妈妈),也说生我时,当听说又是个秃小子,看也没看一眼就让护士小姐把我抱到一边去了。当然我不怪她,却不能不恨自己的模样太不争气。这就够了,我即多余,又奇丑无比,如此一来,就用丑男人的标签,给自己盖棺定论了。记得第一次从镜子里看自己,就有了丑的概念,就像第一次吃羊肉时,哥哥对我说羊肉太膻,于是什么是膻味就根深蒂固的在我的头脑中扎了根,从此避而远之,惟恐让膻味肮脏了胃口。既然是丑,就怕看到自己,就从心理抗拒照镜子,久而久之,竟然似患了恐镜症般地畏镜堪比畏虎。由此还影响到我的行为和心理,该出头时,却常常英雄气短。凡需要抛头露面时,总会心生怯意,畏缩不前。上小学时,不敢举手发言;上中学了,没胆正视同桌的女孩;在大学校园中,见到心议的女生就落荒而逃,狼狈不堪。工作了,同学的孩子都能上街打酱油了,我才见了第一个对象。只有当逞能打架时才暂时忘记心中的疤痛,还是会一往无前的。

人们认识事物的初级阶段,有许多东西是通过先知们给出的概念和定义来了解和识别的,而不是从书本上和自身的社会实践中得出的。由此自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偏见和真理两种因素,而这种汲取知识的方法,往往会影响人的一时,甚至一生,即便是错误的,这就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过程。因此谁也不能说自己绝对正确,或者绝对的不正确。开始每个人的知识结构都是残缺的,只有经过反复社会实践和求证才能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不断完善和充实。但人的生命毕竟有限,因此许多偏见会伴随我们一生。
 
 
直到出国后的某一天,一次朋友们在翻看我的照片时,才对我的长相给予平反昭雪,结论是还算周正。当时我虽心中窃喜,但仍然半信半疑,因为让我背负半生的包袱,怎好凭那人的一句戏言就轻易放下呢? 我还是不敢对镜自赏,只是渐渐地在心理对美丑的概念进行了一场不算彻底的小革命。
 
我酷爱拍照,但我手中的镜头只朝向自然和他人,从来不反向对己,就因为相形见绌。
 
前几天圣诞聚会,朋友们都说结婚照上的我很帅。她们走后,我悄悄地问夫人,她们所言可当真否? 夫人一脸严肃:
 
"别人的恭维你还当真? 真是越老越糊涂。" 晴天霹雳,晴天霹雳啊!
 
我一下就瘪了茄子,没电了。老婆的话才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罢了,罢了,临老临老,还指望着祖坟冒出轻烟,接济一下我悲悯的情怀,岂非痴心妄想?!
 
丑就丑吧,以后还是不照镜子,不照就可以自欺欺人;少见人,因为人的眼睛都是移动的镜子,贼亮贼亮。
 
 
你们说说长的丑也真的不好,多影响情绪,多糟蹋心气,多妨碍进步啊!呜乎哀哉!阿弥陀佛!
 
我是一个不照镜子的男人!
 
讨酒喝
寂寞思老娘
梦里冰凉寒到肉
新年将就隔夜汤
点滴灌饥肠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男人照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