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守候
文章来源: 平凡往事2008-08-11 06:21:33


小时候,每当黄昏来临我都会收敛起一天的野性,站在家门口,怀揣着殷殷的希望,等待着母亲的归来。当依稀看到远处出现母亲的身影时,我就会像刮风一样跑着迎上前去。在我眼里,母亲就像下凡的王母娘娘,总是带着她那特有微笑,满载着慈祥的母爱,翩翩飘落在我的期盼之中。当母亲快到我身边时,我总是紧跑两步,迎上前去,殷勤地摘下母亲挂在自行车把上的旧皮包,就像刚刚缴获的战利品一样紧紧的护在胸前 (我必需赶在哥哥妹妹之前拿的它),好像如果不这样就会有人从我的手中把它夺走似的,然后挺起胸脯和母亲一起向家的方向走去。

每每此刻,在我纯真无邪的童心里都会萌发出自豪,踏实,得意和满足的情绪来。由于母亲的归来,不但将会有一顿美餐可以添饱我早已咕咕乱叫的肚皮,最重要的是期待她还能为我们带回什么意外的惊喜。

进了家门的母亲,首先是去厨房操持全家人的晚饭,而我就一个人拿着母亲的皮包,躲在没人的角落里,尽情的翻个遍。在那个年代,不知为什么,我们很少开口向家里要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欲望,在我的内心深处仍然希望大人们会主动买些什么,比如玩具,小人书或是糖果什么的。妈妈仿佛早已洞悉了我们的心思,总是尽最大的努力,有时候带回一些糖块,有时候是点心 (绿豆糕,姜米条,鱼皮豆。。。) ,有时候会带回一本儿童画报来。每到这个时候,总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即便是什么都没有,我们也很高兴,因为妈回家了。妈妈就是家庭的中心,因为妈妈在家里,屋子仿佛都会亮了许多,温暖了许多。

有的时候,我会为包里没有什么新鲜的事物而感到些许的失望,但在心里从没有怨过母亲,因为我从未认为那是大人们应该为我们做的。我每天依旧还是满怀着憧憬和希望,就像一个赌输的小赌徒似的,在失望中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我们那年个代的很多人都是如此,在失望和希望的交替中慢慢的长大,却很少主动把心中的希望直接说出来。一方面条件不允许,另一方面欲望也不是很强烈。更加宝贵的是因为我们都守候着同一个朴素的信念: 大人没买的东西就不属于我们,要想得到,要必须靠自身的努力,就像我们所有的玩具都是自制品一样。有时遇到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也只是在心里想想,或许在梦里能有片刻的满足。

现在的年轻人肯定不会理解我们那个年代人的情感,就像我们不能够理解他们一样。





回忆中的经典中国动画片!


00:19 / 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