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留
文章来源: work&family2013-02-04 14:54:39
家里来了个小留,我们都很高兴。孩子们小的时候,每次回国这个哥哥都带他们玩,那时候孩子就说要请哥哥到美国来玩,虽然哥哥上高中以后,对小萝卜头们不感兴趣了。

小留哥哥去年高考分数不高,据说只能进二类本科里较差的学校,他的父母一跺脚,咱不上了,送你到美国去!随即去北京上新东方强化英语,中介再一包装,小留就和其他几十个中国孩子一起,被流水线送往美国中部的一个小学校。

我给小留订机票,让他先来我家住几天,熟悉情况。小留半夜到家,为他做的饭菜已准备好。家里还有熬好的鸡汤和下好的方便面,我想要不要给他下一碗热呼呼的鸡汤面。再一想,到美国第一顿吃的是方便面,要是被国内人知道了,一定会争相传告、遗臭万年,遂作罢。

带小留去中国餐馆吃饭,问他,你想吃哪个风味的餐馆,湖南风味的还是广东风味的?小留问,还有别的选择吗?我忍不住笑了,抱歉地说,没有了,我们美国乡下只有这两种风味。在家里吃饭,我早就想好了,要招待他龙虾,因为国内龙虾贵,不太吃得到。买了游水龙虾回来,剁成块后,用面拖蟹的方法烹饪,博得群众的好评。为了让小留早饭吃得舒心,我一大早爬起来熬稀粥,热包子,结果小留起床之后,吃麦片圈圈加冷牛奶。不怪年轻人西化,是我的脑筋僵化呀。

小留在国内就用苹果手机,来了以后,按两国对等条例也办一苹果手机。又带他去开了银行帐户,脚踏实地,喜气洋洋。前期准备都做好了,小留飞去学校。

小留边上语言学校边修一门课,开始我和他短信电邮密切来往,比热恋中的情人都热乎。比如,我叫他不要错过了学校注册和取消课程的日期,半夜12点以后,他短信来问,"这些日期在哪里?我在学校网上找不到。"我已经把他学校的各类信息读得成竹于胸,对这类问题对答如流。一大早,嘟的一声,短信又来,"银行星期天不开门吧?"我本来想回答,不开。再一想,不能老给他送鱼,要教他钓鱼。就回答,你自己古狗吧。现在,他似乎已渐入佳境,不太有声息了。

尽管我是长辈,小留给我写电子邮件,一贯没有称呼、落款,也没有请、谢谢这些字。不知是不是他觉得我反正是家人就不用客套了,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不象美国人礼貌用语用得多,中美两国肯定有文化和习惯的差别。小留是亲人的孩子,每次在国内见到,他都是温和听话的好孩子。从父母承担一切、从来没有集体生活过,到一下子要自己选课、独立生活,也真是个挑战。再一想,要是我家孩子现在到中国留学,他能自己看懂长达124页的中文课程目录吗?他能做到对长辈礼貌周到吗?对小留,咱不能要求太高了。不久前,小留第一次用了"谢谢"两字,我看了可高兴了,要在美国学习生活,早点学会这里的方式对他肯定会有好处。

小留的家境一般,妈妈身体不好不上班,爸爸在研究所工作,家里要供他在美国上大学,经济压力很大。前两天给小留的妈妈打电话,提到为什么一定要把他送到美国来上大学,小留妈妈说是他爸爸的主意,因为同事纷纷送小孩出国,歪瓜裂枣都出去了,我们孩子还比他们的强,为什么不出国?我问,但是那些裂枣到了国外后变成好枣了吗?电话那边扑嗤一笑,"还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