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属于金庸
文章来源: 楚天碧霭2006-11-18 07:58:11

    外出晚饭后回到家中,发现地上放着一整套书,一瞥之下心里不由暗喜:我的金庸全集回来了。
    这是套三联口袋版的迷你全集。说它口袋版,是因为这套书比较袖珍,比通常的书籍要小一些,64开还是32开我一向没有概念,不过很像书店里那种pocket book,懒得去查确切的说法,故称为口袋版。
    和这套书阔别逾一年,原以为再没有缘份,没成想我终究还是做回它的主人了。
    喜不自禁。

    晚上一顿火锅,烧得我肠胃有点冒烟,大量饮水灭火之余,上来灌点水聊聊武侠。

    曾经在一篇草草写就粗评古龙的小文章里提到,武侠书翻过不少,入门应该是相当早。而在我推崇的三个半人的武侠书籍里,金庸的小说世界让我完全折服。另两位半当然就是古龙、梁羽生、还有半个温瑞安。其余的一众武侠写手们只能算是高手,而不能称为大侠,这些人和作品我就不多述。再则,我是个外行看热闹的主儿,謦令哐啷一阵打之后,没有什么余味的,我一概记不住。除了还能依稀回味一点萧逸《马鸣风萧萧》的怅然之外,大约能记得的其余人,就全靠他们那些江湖味很重的笔名了。

    古龙的剑胆,梁羽生的琴心,温瑞安的江湖,在金庸那儿却生生多出了情怀和风月,他笔下的幻灭和住空,非余子能比。
    这么推崇金大侠,实在有点从众的味道。然而,喜欢就是喜欢了,做不得半分假。纵然旁人已有一千个理由,我只需拥有我的一份,其他的九百九十九个自然就是锦上添花了。

    很久未翻金庸著作,本人又从来不是过目不忘的聪明人,所以在温习之前,先凭残缺的记忆聊聊自己喜欢的部分。
    最早看的金庸书是《书剑恩仇录》。最晚看的是《天龙八部》和《鹿鼎记》。
    都有些原因。

    印象中这套《书剑》是刚上市我就看了,应该是金庸的书初入大陆时候的事。虽然才念中学,然而一读之下无法释手,几乎是一气读完。就像李沅芷看到了陆高止的金针打苍蝇从此踏上江湖路,那时的我虽然已经有梁羽生的《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什么的打了底,还是一头栽进了金大侠一手打造的方寸天地,从此一路往下不知回头。

    最晚看的这两部其实有个小小的共同点,都是人物庞杂,男主人公花心一片。《天龙八部》这部书从高中开始,一直到我出国的这十几年,拿起放下,放下拿起不知多少回,就是没有好好地读完。那些太过经典的已经都在眼底,这种稍稍挑剔一下的行为也是可以原谅的。出国之后,文字饥渴侵袭下的我终于好好地读完《天龙八部》。而收尾的大部头便是经典《鹿鼎记》。
   
    说也奇怪,这几部书的男主角我都不太感冒。无论陈家洛,段誉,韦小宝,统统感觉so so,就连萧峰也是。虽然说他做朋友挺好,然而他终究也是有些心机的人,想想也是有点心寒的。当然,也就更敬佩金庸的这支笔。
    
    用女人的眼光和心思读武侠,和男人们的一定有很多不同。且说说我喜欢的。
    最喜欢的一部书是《笑傲江湖》。理由么,因为令狐冲。
    最接近常人心性的令狐冲,至情至性,恩仇并重,爱恨交织的冲突下,他的一切磨难和曲折,继而峰回路转得独孤九剑成为睥睨天下的大剑客的过程,非常符合我心目中那条传统的审美线路。而他对岳灵珊深入骨髓的爱慕,对任盈盈识尽美人香的怜惜都证明了他是一个一等一的有情有义的大情圣。及至他做上峨嵋掌门,洒脱的赤子之举,亦是众多大侠名士所不能企及。
    把他当个真人来夸,着实有点走远,可谁让金庸笔下的这个人物深入我心。

    说完最喜欢的男性侠客,那再转头来说说我最喜欢的女侠。
    也怪,我独独喜欢郭襄。金庸对郭襄着墨不多,《神雕侠侣》的后半段,还有《倚天屠龙记》的一个开头。然而,对她的喜欢无法言尽。尽管金庸惜墨如金,可是这寥寥数段文字,写尽这个奇女子的侠骨柔情。直至今日,带着模糊的小说记忆来叙述对她的喜欢,心里兀自有一种淡淡的感伤之情,竟或我如她一般,感同身受地品尝着那种舍弃一切跳下绝情谷的纵身一跃。
    这一跃,凭空为她添了某种淡然的决绝,某种极至的放手。于是,有了那句走到哪儿我都无法相忘的偈语: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郭襄的大勇和大智却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唠叨写这点东西,竟仿佛那些人物都栩栩如生地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能做到这样的神通,金庸的书怎么样都是值得收藏的。
    于是,和我的那本早已插在书架上的《三剑楼随笔》一起,今晚,我的武侠书们全部归家了。
   
    今晚就属于金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