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坚信国家社会主义
文章来源: 谢盛友2015-04-01 12:49:35





俾斯麦坚信国家社会主义



2015年4月1日 ,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1815-1898)200周年诞辰

中国是社会主义,医疗和教育最不应该产业化,而平民出身的朱镕基执政时,做了。

俾斯麦贵族出身,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总理),人称“铁血宰相”。 当时的德意志是贵族的天下,贵族完全可以将医疗和教育产业化,而贵族出身的俾斯麦没有这样做。

朱镕基,俾斯麦,一正一反,到底为什么?

俾斯麦于1815年4月1日在普鲁士的一个名为兴奥森的小镇(今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出生。其家族为传统容克,拥有很多土地及庄园。俾斯麦父 亲,斐迪南•冯•俾斯麦(Ferdinand von Bismarck)是一位地主和退休军官,终日只与友人打猎,并以35岁之龄娶了17岁的妻子,即俾斯麦的母亲。俾斯麦的母亲与其父亲的出生背景大为不 同,自小生活在资产阶级的家庭,并且长居市区,因而有着较为开放、先进的思想,而不像其父般保守、守旧。俾斯麦有一个比他年长5岁的哥哥及一个妹妹。俾斯 麦父亲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军人,为国尽忠。但是其母则希望他成为政治家,在政界大显光芒,虽然其双亲的期望大为不同,但最后俾斯麦同时达成了。

俾斯麦是一个胶片冲印师,他把普鲁士放大,却从未想过要拆散德意志大厦;朱镕基同样是一个胶片冲印师,他把中国放大,却想重新组装中国大厦。

俾斯麦是一个建筑设计师,深知帝国大厦的稳固在于底层的坚实,他心中充满着贵族的荣誉与责任,以对国家的忠诚与贵族的荣誉创建了国家的上层,使 得容克和军队成为国家的支柱,他又以贵族的责任心深知,保卫自已领地上农民的小康与安全是自已的责任和义务,于是他将这责任放大,成为国家的福利,俾斯麦 通过立法建立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障法》编织了一张巨大的网,罩住了千千万万的贫困者,浇筑了一块雷打不动的坚实基础, 把巨人炼成了钢筋铁骨。

俾斯麦用“铁和血”为德意志创造了这套制度,1871年以来的德国,依靠这套制度而发展和巩固,超越他国。

俾斯麦推行的“铁血政策”,向右打击天主教中央党,向左打击社会民主党,却把双方保护劳工主张收归他名下。在他执政最后时期,签署了6000余条法令,从工伤保护到医疗保险,事无巨细,全由王朝强令推行。

俾斯麦说:“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 国王对俾斯麦说:“我很清楚结局,他们会在歌剧广场、我的窗前砍下你的头,过些时候再砍下朕的头。”而俾斯麦则回应道:“既然迟早要死,为何死得不体面一 些?……无论是死在绞架上抑或死在战场上,这之间是没有区别的……必须抗争到底!”从此,国王和他的首相间形成了十分特别的牢固关系。

俾斯麦的“帝国社会主义”因社会福利,而提高了劳动力价格,却迫使德国工业向新兴科技索要生产力。50年内,德国科技拔得欧洲头筹,工业起飞,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实体,有实力向工业革命的鼻祖英国挑战。

俾斯麦的社会福利从王朝而来,共同体大家长成为近代德意志的国家认同。依赖国家进行二次分配,共同义务压倒个人竞争与责任,几乎成全民共识。

俾斯麦1891年曾这样说:“既然军队士兵残废了,可以领抚恤金,为什么劳工不能?再过不久,这种见解将被大众承认。我坚信国家社会主义一定会行得通。凡是要实行这种政策的政治家,都将崭露头角。”

德意志历史和今天的现实,都被俾斯麦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