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难中国左右
文章来源: 谢盛友2013-01-01 13:36:30



谢盛友:为难中国左右

中国极权的维护者才是名副其实的“右派”

读了高天阔海的《美国政坛无左派》一文后,很有启发。该文结尾,或至少是尾声:“为什么美国政坛只存在两个选项:要么是有责任感的中偏右人士,要么是野蛮的民族主义极端分子?过去不是这样的。虽然社会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在哀叹美国政坛不存在社会主义流派,但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间的美国民主党曾经和西欧的任何一个社会民主党派一样进步。即便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共和党的德怀特•艾森豪威尔(Dwight Eisenhower)延续了罗斯福的新政改革,包括一个对最富有者90%的边际税率。”

事实上,或者不幸的是,中国早就不存在社会主义流派了。

左派和右派,是相针对的两类政治派别的称呼,有时也分别称为左翼和右翼。由于历史与国家文化等,这两个名词并没有清晰和准确的定义,在不同地区和历史阶段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在现实中,多数人和政党的政治主张左右都有,很难清晰地划分一个人是左派还是右派。

左派右派之概念的来源

1789年6月,法国大革命的制宪会议上,教士、贵族、大资产阶级坐在议会右边的席位上;城市平民、工人和农民则坐在左边。左派代表的是穷人利益;右派代表的是富人利益。两者从来都处于敌对斗争之中。

往往,“右派”或“右翼”成为保守派、反对社会变革的代名词,而“左派”或“左翼”则支持自由主义和革命,有时也指激进派。

但是,用保守或变革来划分左右,在历史实际中也是变化的,一旦变革或激进的主张实现后,原来保守的主张反而要求改变现状,但左右的称谓却依然保留下来。

左翼,其核心力量,即左派,是中国共产党人和跟中国共产党同行的民主爱国进步人士,如最为著名的是以鲁迅为代表的“左联”,即受中共中宣部文委领导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当年就对“新月派”、“自由人”、“第三种人”等的资产阶级观点,进行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左翼的外延,则是广大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他们认定了共产党,义无反顾地跟着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闹革命、打江山,成为共产党发展壮大、最后赢得人民政权的最强大的社会基础。  

右翼,其核心力量,即右派,是国民党派、蒋家王朝、大地主、大资本家。

中国共产党“推翻了旧的世界与制度”后,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左派认为,政权、国家是人民的家长,政权迭换不可思议,因为家长不能换。右派认为,国家、政府是人民的仆从,换个政权,与换个仆人一样,没什么区别,觉得不好就应该换。因为左派比较相信集体的力量,认为强大的集体能给个人带来最大的公平和保障;右派则相信个人的力量,认为强大的个人能让集体更加自由和进步。

如今,中国左右两派在大是大非的根本问题上,还是持完全对立的观点。右派否定毛泽东,推崇西方民主,坚挺私有化;左派坚挺毛泽东,反对西方民主,反对私有化。  
真正的左派的目的是,获得经济上无差别的公正。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和背景各不相同,要压制每个人的个性寻求公正,就必须实行极权。这样,尽管每个人在经济上基本“平等”,但极权会造成权力的不平等。位高权重的,呼风唤雨,无所不为。地位卑贱的,连性命都无法保障。在权力倾轧中被淘汰下来的,往往境遇悲惨。

结尾,或至少是尾声:如今的中国事实真相,极权的维护者才是名副其实的“右派”,因为他们代表了富人的利益;那些维权者和主张改革的有志人士,才是名副其实的“左派”,因为他们代表了穷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