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文化是让孩子保持汉语的唯一途径
文章来源: mikecwu2009-12-23 13:57:16
让孩子不忘中文是很多家长的愿望, 但在美国长大的中国孩子能够保持良好中文水平的不多. 是不是在异国他乡要保持双语不可能? 其实不然, 比如在东南亚的华人都可以保持很好的中文水平,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 在美国的西班牙裔, 在加拿大的法国裔都很好的保持自己的语言. 其原因很简单, 是因为汉文化在美国社会比较弱.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必须要有一个相对强大的文化来支持才能保持和发扬. 目前在美国的中国孩子只有在家庭里面和父母说汉语的机会, 而家庭以外的汉语环境几乎为零. 中国人其实喜欢在一起搞活动, 但没有注重在活动中加强汉语和汉文化的教育. 比如中国人常去的华人教会, 给孩子们讲经都是用英语讲, 带领孩子们活动的老师, 虽然都是中国人, 确不用汉语指导孩子的活动.

如果我们刻意加强汉语和汉文化的活动, 我们就可以逐渐形成比较强大的汉语环境, 吸引孩子来学汉语. 强迫的方式, 比如逼孩子在家说汉语, 强调孩子不能忘本等等的方式不可取, 因为如果孩子们觉得英语是比汉语高贵的语言, 中国文化相对西方是低等的文化, 那么强迫只能加深孩子对汉语的反感. 让孩子唯一有兴趣学汉语, 不忘本的最好方法, 就是我们一起创造一个更强大更灿烂的文化, 吸引孩子们过来, 让他们自己觉得汉语是对自己将来, 对自己人生有帮助的.

最好的方式, 就是从各种群体活动开始, 用汉语做语言指导孩子. 教会可以用汉语讲圣经, 中国人集体组织兴趣班, 可以用汉语教钢琴舞蹈, 等等. 更好的方式, 是组织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活动, 比如学习武术, 舞龙舞狮的兴趣班, 组织学习中国历史文学, 当代哲学之类活动, 比学习西方钢琴芭蕾,基督教更容易加强汉语和汉文化的稳固和发展.

掌握一门外语不难, 欧洲所有小国家的人都会两种甚至更多语言. 掌握一门外语, 多了解一个文化, 对个人的充实, 对个人见识和人格的成长带来的好处, 远远超过学一门乐器等兴趣爱好. 同时, 多员文化对我们的生活, 对美国的社会有极大好处. 设想,如果美国只有英国后裔, 那么美国除了汉堡包和热狗肠就没用其它东西吃了, 除了professional sports 就没有其它娱乐活动了, 生活该多么乏味.

并不是每个中国孩子都一定要学汉语, 我们只是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灿烂的汉文化环境, 让每个孩子自己做决定. 民间组织比如天下协会,在努力振兴汉文化,他们定期在网上会谈,讨论具体事宜.本月在12/26晚西海岸8点: http://tianx.org. Registration Invitation code is 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