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奶追杀令
文章来源: wumiao2008-07-17 13:50:10

最近看到有人贴了两张照片,一张是一闫姓教授和新妻抱儿幸福照,一张是十几年前这教授和前妻滕女的结婚照。人说:看上去真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前妻长的太丑了,还是“小三”和教授般配。那“小三”长的也真是高鼻明目,一副良家妇女模样;那大奶则一幅福薄之相,虽然那教授依旧长相贫寒,但因为已经到了“兽”的级别,好象应该更换“配置”,于是这二人从照片上就博取了某些同情。

人还是以“貌”和“帽”取人的。

好奇之后上网去看了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是因为这大奶前妻发起了追杀令,使得这位在美国挣大钱却被小三扣着不给前妻和孩子抚养费的教授,只好回国躲避“债务”,这位大奶在隐忍五年之后把写给国内大学领导控诉前夫背信弃义的信件公布到网上,从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更可笑的是小三是“鸡舍”出身,因其“鸡腿”让教授流连忘返,最后终于抛弃黄脸发妻,把在上海做鸡的小三运输出国,另筑“爱巢”。

大奶说自己含辛茹苦十多年支持丈夫读书学成,在就要得到丰收的大苹果的时候,果园易主,自己被前夫和小三设计“黑”在美国,教授离家之前把所有存款都取走,并开走了车,断了家里的水电,让这大奶弱母幼子两个几次濒临绝境。仇恨如星星之火,逐渐生成燎原之势。现在小三已经登上主位,并生了两个孩子固其基础,大奶已无可能再主旧园,索性撕破脸开杀。这杀气大约已经绵延了很长时间,据说大奶曾经受到威胁,遭遇过一次所谓的“车祸”。大奶忍无可忍,干脆直接把男女二“人肉”的资料公布于网上,说为的是怕国内那大学给“闫教授”的科研基金,会被教授裹卷而逃。

接着是两个女人在网上大开“杀戒”,互扇耳光。

再看,原来这场“厮杀”是在大家经常“出入”的文学城里开始的。国内天涯等网站大户也开始蜂拥跟贴,一帖子《震惊!留美教授欲抛妻杀子!!》,已足够让人震惊。

看多了这种陈世美潘金莲的故事,身边也有类似已经上演或准备上演的“戏剧”,总觉得已无新意。但不知为什么,断断续续地看了众人的评价之后,对这位相貌身世都挺可怜的大奶却渐渐地敬佩起来。

如果说这些年来更多地接受着这世上不争的事实:大奶屡屡被小三挫败,小三把金钱地位绿卡等等具体情况避开不谈,唯独把“爱情”旗帜越举越高,而那些所谓的“教授”越来越可称之为“交兽”的现实生活,很多是看到象国内的“三三七七”的嚣张,退居二线的大奶淡然不理,或是那位想不开一跃跳楼的叫姜岩的大奶摔死自己让亲人伤心,前夫、小三若无其事继续“恩爱”等等故事,让人着实郁闷不堪,不知道社会的正义在何处,这种事情法律也无权过问,所以只有看着那些丢失了“果园”的女人在园外一隅眼泪婆娑、忍气吞声。

现在终于看到有敢于维护自己和孩子利益,站出来大声“讨伐”的大奶,也看到有人写了这样一段话:“滕真的很坚强,我想换了别人,被前夫和有心计的贱人弄到在异国他乡没有身份没有钱的地步,都做不到她这样。”
  这话还说:“但我觉得,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不能完全称之为是报仇。上面记者采访时闫叫兽不是也说自作自受吗。不要提爱情,不要糟蹋这个愈加珍稀的词汇了。什么爱情会在qq上聊天一听说对方可以拿绿卡就发裸照,什么爱情会明知人家有妻有子还不停打电话不停叫哥哥回国来看自己,什么爱情会怂恿对方提取共同财产开走车隐瞒收入来逃避给亲生儿子的抚养费。
  如果每一次原配都是完败,甚至像姜岩一样,那么那些贱小三就根本不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有规则有禁忌有公理有人 性,她们只需练好108式或者109式就无敌了。btw,当然这个叫兽的水准确实低到一定程度,连妓女行业都混不下去长的粗黑的一个失败者的大腿,都让某人销魂到做出抛妻弃子的行为的地步,真是没见识。我还是觉得这个小三的妓女行业转移了很多人的关注点。
  所以,藤女士现在站起来了,支持她讨还公道的举动,有多少原配有这样的机会啊。就算把闫叫兽弄到身败名裂又算什么过分,无非就是有些拿绿卡的鸡不能开宝马而已,而且那种人还配堂堂正正教书育人吗。和当年他们能逼人至死的狠毒相比,这其实算得了什么呢。
  想想当年藤女士在穷苦日子里为他为家的付出,想想藤女士那五年的艰辛屈辱,就算被打回原形,他也好过太多。”

这段话比较解气。总的看来还是那个先出轨的不对。究竟谁该为这场追杀令负责?是小三还是教授,或者就是原配自己,都不是。我想这件事会延伸下去,因为还有三个在爱和痛恨中挣扎求生的孩子,将来还会有争执。所以当看到那位叫兽说因为不爱前妻大奶了就要摔死亲生大儿子,也觉得他很“明白”,只有那样他才能斩了前妻的草除了自己的根,因为他的二奶已经给他又生了新根了。这个人真不是人,真叫“兽”。

这个“兽”隐瞒收入,减少或不付给前母子赡养费,这一切都应该是鸡零狗碎的小三背后所为。过去那些所谓的“窃国大盗”,登上高位,赋予头衔,实际上有多少牛黄狗宝,他心里肯定清楚,大家也都明白。现在这种小三,可谓“窃家小贼”,当然没有内鬼引不来外贼,那男人就是外貌是人的“内鬼”。不管怎样,小三已经盗取了原配的一切,就该大度一些,人家儿子的钱总该给,自己也是母亲了,本来那可怜的孩子应得的一切都夺取给了自己的孩子,还不该稍稍大方些让那孩子活命吗?

所以大奶追杀,也是为孩子去讨“债”。这财务上的债还可以清还,心灵上的债恐怕还要延续到下一代。

爱与被爱,不爱与施爱,强爱和痛爱,都无可厚非,难过的是什么原因逼迫着要去追杀。这是一个人的问题吗?实在不能同意。巴掌是两只手拍响的,如果实在要追究原因,就问是谁先挥的手。

同时也看到有人在说一个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故事,来反证大奶写告状信的可恨,觉得这种不分好歹的文章很有些落井下石的味道:说是一个女人向丈夫的学校请求不让丈夫深造,怕其夫成功后抛弃自己,结果丈夫果然没有成为科学家,但后来却成了一名县长,最后“小蜜成群”。他老婆按照医生的“嘱咐”呆在家里休养。保镖因公不让她进入县委豪华大楼,还在楼前专门挂上了“县委重地闲人免进”的大牌子。她要是没写那封信呢,他们会来美国。他当个科学家,反而没有那么多小蜜在身边了。”

所以那位曾想把这个没眼光的老婆杀了的楼主下结论说:“干什么事都不要太绝,结果与初衷的异化是时常发生的。”

国外的科学家就没有小蜜了?难说,你看这位闫教授不也被称为科学家吗?这故事也有破绽:当县长却在县委上班,说明写帖的人还不明白政府和县委的区别。更别说那个“县委重地闲人免进”的大牌子,恐怕在看不到这样的标语牌。更何况当了政客的男人,对正妻应该是恭敬的,和美国一样,中国的政客也注重形象。有小蜜恐怕也要藏着掖着,保住家中的“红旗”,才能让自己的江山旗帜不倒。

因为中国政客的大奶们往往会有更绝的“追杀令”。

不负责任,甚至对自己亲生的孩子也想杀之而后快,这样的人不该征讨之?如果天下有男人都是以母亲这样的追杀才得以生存下来,不该感谢那些发出“追杀令”的母亲?不信这世上萎缩的诚信能无耻到这种地步。既然已经没有了感情,那就公正清白地分开,不要这么阴暗地苟合之后,再卷走一切,做假、不负责任,还在被“追杀”后逃回国内,但小三仍旧留在美国保住绿卡身份,等待公民。宁可分居也不付那点赡养费,不知道什么叫“得不偿失”。

“干什么事都不要太绝,结果与初衷的异化是时常发生的。”这句话真对,该让所有正在“做事”的人都惊醒一下,将来免被“追杀”。

据说金庸的大奶被抛弃后也是相当的悲惨,最后穷困而死。虽然那个大奶很有文化素养,并帮助金庸成就了事业。但后来金大侠还是另外找了个年轻的招待做老婆。男人们的心很有意思,他们不是喜欢没文化,而是更喜欢年轻。

还是中国那句老话:“悔教夫婿觅封侯”,叹出了所有最先帮助丈夫立业的女人的心声。但过去不管怎样还有一句“糟糠之妻不下堂”,现在一夫一妻,不下堂也要下堂,可喜的是女人下堂之后另有他“堂”可登。只是有孩子的女人比较难罢了,也是因为很多中国男人比较自私,他们明确表示不愿养别人的孩子,所以有些女人只好带着孩子“投入”外国男人的怀抱。

总觉得,如果女人有了孩子,意志就会变得非常坚强,虽然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拖累捆绑了女人,但更在无形之中,让女人的责任心和爱心如火山迸发,所以母亲造就了孩子,孩子更成就了母亲。

追杀令,最好更多依靠法律的武器,愿天下所有的需要帮助的人都有“追杀令”在手,去追讨那些“负债”之人。不只为自己,更为孩子,因为基本上家庭的破裂是孩子大部分的利益和情感被夺取。

        滕女士“追杀令”之举,很赞赏。愿天下有公正心的人,共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