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为“开拓团”立碑事件真相追踪zt
文章来源: 玉洁冰清2011-08-07 21:32:45
作者:哈尔滨市经济研究所 旅游及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分析师 高振凌

注:如果当初方正县政府能够更多地倾听专家、上级部门的声音,从“中日友好园林”在中日国家层面承担的实际历史功能出发,在“日本人公墓”前直接建造“抗日战争时期日方失踪人员名册”这样称谓的名单墙,而不是从方正县以一县之力与日本官方民间有30年交流史的历史出发,将名单墙匆忙命名为“方正开拓团逝者碑”,在碑文的书写上能更多地体现中国民间声音。可能就不会在后来引起这么大的争议,还能也就没有后来媒体炒作的空间了,这场风波也完全可以掐死在萌芽中! 当我们重新发现“方正”,用“方正视角”而不是“中国某县视角”看待方正历史以及整个“方正开拓团逝者碑事件”,我们会发现“方正”特殊政治地缘格局的形成原来由来已久!

    如果不是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日本访问期间在日本国会提及日本战争遗孤为方正养父母在“中日友好园林”树立“养父母碑”,方正这座人口区区数十万的小县城可能永远也不会进入公共媒体视野。如果不是时任日本驻华全权大使宫本雄二旋即来到方正,参观“中日友好园林”内的“日本人公墓”,随后日本政府又对“日本人公墓”拨款修复,可能围绕方正的中日外交博弈并不能形成基本的博弈面。

   “日本人公墓”和“养父母之墓”同在一园——中日友好园林,但呈现在中日双方政治家视角中,其解读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断面。大家请先倾听中日高层对于“中日友好园林”不同的声音,借此初步了解“方正”的不凡之处,继而走进方正这座地缘政治特色十分某县的东北小城。

    温总理对于方正的描述是这样的“中日邦交正常后,中国政府为这些遗孤寻亲提供了极大之帮助。至今已有2513名日本遗孤返日定居。他们当中许多人回国后,自发成立了诸如“中国养父母谢恩会”等民间团体,并在中国捐建了养父母公墓和“感谢中国养父母碑”,其中一个碑文这样写道:“我们对中国养父母之人道精神和慈爱之心深深地感激,此恩永世不忘……”。温总理对于方正连同葫芦岛之大遣返是这样看待的:“中国政府和人民历来坚持向前看,一贯主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强调以史为鉴,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日本政府和日本领导人多次在历史问题上表明态度,公开承认侵略并对受害国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对此,中国政府和人民给予积极评价。我们衷心希望,日方以实际行动体现有关表态和承诺。中日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实现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完全符合历史潮流和两国人民愿望,也是亚洲和国际社会之殷切期盼。”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QwMzg4NDA=.html

    宫本雄二在温总理发表演讲后,火速赶往方正考察,在视察过方正后,旋即发表讲话。他提及了战争遗孤问题,也谈到了方正。他说道:“日本有个年轻的女孩子,三十几岁,是日本孤儿的女儿,写的一本书《我的父亲是在中国的孤儿》写的很好,写的是她的父亲很少说话,对在中国的经历很少说话,但是平常却用中国话通电话,和中国的养父母通电话,孩子小时,不懂汉语,大学后,开始关心,是怎么回事。后来,到长春上大学,吉林大学留学,放假时查资料,查父亲的朋友和亲戚,知道了那段历史,后来汉语越来越好,沟通的越来越多,了解到很多事情,回去后开始和她父亲谈,把历史写下来,把自己的感想和对今后的展望都写了下来。日本的很多报纸都介绍了这本书,我相信更多的日本人开始关心过去的那段历史了。温总理在访问时说,战争刚结束,中国人民对战争的仇恨最长的时候,中国人民这么(怎么)对待日本人民,也就是代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他(温总理)在日本国会提到这件事情,希望更多的中国朋友也了解那段中国的老前辈所作的事情,我相信,温总理用意不仅是向日本群众,也是向中国群众。”

    方正的抗日战争史一开始就不同于中国内地其他城市。方正的历史不是以1945年8月15日战争终结为节点,我们熟悉的“侵略与反侵略史”,而是经由两国国民共同参与,1931——至今的“宏观战争史”。要用东北亚视野看方正,而不能仅仅用惯常的中国视野看待它。在东北亚视野下,方正战争遗孤是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孩子,战争遗孤们对亲生父母及养父母纠结的情愫,遗孤们复杂的个人命运,反应在中日国家博弈层面,已经不独属于自己。可以这样讲,如果不是有众多心系中日两国人民、数量众多的战争遗孤存在、2007年温家宝总理日本国会提及方正养父母墓、2008年宫本雄二大使来访方正,方正一个县的历史不可能因其如此牵动中日两国人民、政治家、主流媒体的心。这是2010年在东北发现的200多张日本广播协会录制的录音带的节选,大家可以听听当年开拓团员都有哪些故事: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9051863i53640861.html 

    此番所谓立碑事件,媒体一开始就错位了概念。公众熟悉的以1945年为结点的“抗日战争史”和经由战争遗孤、养父母事件而时段明显拉长、略显复杂的方正独有的“宏观战争史”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媒体不顾及二者之本质差异,用“侵略史”视角,在事实还未掌握清楚澄清的前提下,不顾及方正的地缘政治特点,用这样神似西方反华媒体炒作新闻的惯常手法,炮制出了“中国某县为日本侵略者立碑”这样的“眼球新闻”。在“中国某县为日本侵略者立碑”这样强势新闻报道引导下,任何就事论事的声音都被迅速淹没了,“民愤”被迅速点燃,而方正独特的地缘政治完全被掩盖了,并且根本没有任何澄清的机会,“方正信息”得不到报告和传递,于是乎,在抛离“事件真相”本身的强烈质疑中,原本是为二战期间日方失踪人员树立名单墙真相被一炒再炒。方正也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了新闻传播的牺牲品!

    既然颇受争议的“碑”已经倒掉,那么我们不妨看看这块所谓的“碑”以及这块“碑”所在的“中日友好园林”到底是在什么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借此,我们可以梳理清楚“方正视角”与媒体主导的“中国某县为侵略者立碑”的强势声音之间到底存在哪些误读与重叠。

    史料记载:1963年5月4日,经周恩来总理批示,方正县在吉兴村水库西侧建立“方正地区日本人公墓”。1975年经省政府批准,将公墓迁到现在的炮台山北麓。1984年,9月18日,经过黑龙江省外事办领事处专家与日方商定,将鸡西市麻山西大坡530余名集体自杀的开拓团难民的遗骨,由日方护送送到方正县。1986年6月5日,日本友好访问团又将海伦县开拓团难民的残骸迁到方正,至此,方正将北满地区所有客死异乡的难民残骸集中于此,此为中日友好园林。”看过美国大兵从阿富汗空运尸体回国的朋友都知道,按照国际惯例,当战争双方终止战争后,参战双方有权利去寻找失踪人员、收回己方人员遗骸。从这段材料不难看出,将北满的几个“日本人公墓”集中,并安葬,建成中日友好园林,是在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之初,由中日外事部门主导(注:在中日关系正常化之前,中日友好协会事实行使日本外事部门的职能)的常规性一般官方行为。由此可以看到:在《国际法》视域内,这些死者的人的性质从他们进入中日友好园林的那天起其就定性了。

    中日友好园林意义重大。现在大家已经知道,在方正滞留的日本遗孤众多,1950年代,就陆续有在方正的日本遗孤通过中日友协和中国外事部门努力,陆续回国,到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以后,随着“战争遗孤归国潮”的展开,“方正”开始被日本社会熟知。现在还有很多当年反映这段历史的记录片存世。而几乎所有纪录片方正都是必到之处。1972年以后,中日两国外事部门在方正有很多互动,在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至今中日友好园林里面,还有一个藤原长作先生墓,这个老先生就是因为看到日本媒体对方正的报道,特意来中国,无偿推广水稻技术,最后葬在方正。还有日本遗孤远藤勇先生为了报答中国养父母养育之恩,代表几位曾经在方正的战争遗孤,建立了“养父母之墓”。

     日本人公墓、养父母之墓、日本开团名逝者碑同在省级重点文保单位——中日友好园林。宏观“战争史”视角下,1945年二战结束的“方正开拓团历史”的历史与2002年轰动日本的“战争遗孤事件”一脉相承。不仅如此,“方正抗联历史”也有“方正开拓团历史”“养父母历史”“藤原长作”历史协同展示。要知道正如笔者前文所述,方正抗联遗址众多,在宏观战争史视角下,如果规划得当,方正县可以加大投入力度,整合专家学者的学术智慧,复原方正历史遗迹,那么抗联遗址以及开拓团残害中国人的遗址进行修缮可以完整反映日本侵华史;“养父母之墓”体现的“以德报怨”精神。“抗联文化”与“开拓团文化”“养父母文化”可以得到系统整合。

    具体而言:方正县应认真检讨,借助此次方正立碑事件,注重历史元素与现代元素的有机结合,打造核心景观及线路,集中力量新建和修复一批反映日本开拓团民同样承受战争创伤的遗址、遗迹和博物馆,系统展示宏观战争史:

1.反映“以德报怨”“怨”之由来,即反映日本开拓团作为日本关东军预备军实质,反映日本侵华历史的景观有这些:(开拓团当年团部洪部生活遗址,关东军青年团军营、方正两千“内置开拓团” 受难地(被日本人占有土地后,强行赶入山中的中国老百姓),关东军飞机场,开拓团残忍苏军被俘飞行员遗址)

2.反映战争对两国民众带来深重灾难的景观(开拓团员自杀地、伊汉通码头、吉兴村开拓团受阻之地、水库)

3.开掘反映以德报怨”“德”之体现,即反映方正人民对于日本战争遗孤给予人道援助的景观(养父母鲁万福家、战争遗孤远藤勇家、吉兴村开拓团妇孺受助地)

    方正县是整个黑龙江地区开拓团难民的汇集之地,又作为部分1947年之前成功归国的开拓团员的必经之地,因此可以与佳木斯、鹤岗、哈尔滨、旅顺相关历史资源的有效衔接。打造以下三条线路:

①以凭吊为主题的线路:中日友好园林——抗联烈士公墓——李小花村(鬼子营自杀地)——伊汉通码头、吉兴村(开拓团妇孺滞留地)——双龙山(抗联营地)——双凤湖(原荣军疗养院)——大罗密抗联遗址

②以“宏观战争史”视角,展现开拓团来华及70年代战争遗孤返日本为主题的线路:关东军飞机场(展示开拓团军事化特征)——内置开拓团遇难地、吉兴村洪部所在地(展示开拓团对方正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开拓团杀害苏联飞行员地点(展示苏联红军围剿、阻止开拓团回国的历史背景)——日本人公墓原址、养父母鲁万福家、战争遗孤远藤勇家、吉兴村开拓团妇孺受助地(中国人民照顾日本二战难民的博大胸怀)——中日友好园林、日本援华项目、藤田长作故居、华侨工业园区(体现日本政府及民间、战争遗孤不忘中国养父母养育之恩,不忘方正人民照顾日本战争难民的感人故事)

③开拓团溃败逃亡路线:黑河、麻山、鹤岗、佳木斯、依兰(原开拓团据点)——开拓团杀害苏联飞行员地——伊汉通码头——吉兴村(滞留地)——哈尔滨(火车站、码头)——旅顺(百万日侨归国码头)

    现在这面引发风波的“碑”已经拆除了,但是风波还在继续。昨天还有网友因日方抓捕两名中国船长而去中日友好园林门前焚烧日本国旗,这勉强可以说的过去。但如果明天以后还有网友表示要继续跑到方正,向中日友好园林进发,那么这件事情就非同一般了。中日友好园林不比日本驻华领事馆,世界上还没有民众到死者陵园表达对现实国际间外事争端抗议的案例!!!

    现在碑已经没有了,但方正的新闻并没有平息,希望各位放弃“中国某县政府为开拓团立碑”这样的新闻视角,用自己的眼睛和理性,走进方正这个在中日近代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政治外交意义的小县城,重新“发现方正”,重新看一看媒体主导下“方正开拓团逝者碑”事件的真相!

    笔者建议:鉴于“方正开拓团碑”在国内外造成的重大影响,中日两国高层应拿出诚意,抓住机遇,积极协商,从三十余年来“中日友好园林”所承担的历史功能出发,放大中日业已取得的共识,还原这面“二战时期日方失踪人员名册墙”的真相。中日两国政府高层也可以本着“面向未来,深化两国睦邻友好”的态度,在中日“战略友好伙伴关系”框架下,帮助方正从稀缺性和完整性角度深度培植方正历史之一中日两国共同的文化资源,立足于服务国家外交战略, 将方正打造成为中日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