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园梦--鱼池篇》 (图)
文章来源: 风中秋叶2008-10-27 10:57:41



《我的家园梦--鱼池篇》


秋寒催促,秋色入梦。斜阳下,秋叶一如酒高喝了,醉红着微笑,陶陶于人们的欣赏。我,平生爱秋色,喜欢秋叶云霞融一体,红黄绿彩共夕阳的自然美,也喜欢秋叶随风轻起舞,闲然四野任飘飞的自由美。其实,更喜欢的是秋叶环我家园、拥我家人、给我的家园美。

我家后院,红立柱白格顶的六角凉亭,独立于秋之三色,不谦不卑,随和自静,构成一幅柔和画境;筠华园,树荫边掩映,林光斜洒,落叶轻围,透着无尽恬淡;小桥处,鱼池边,朵朵秋菊迎霜怒放,就着秋风,散发清芬,提示人们这秋的家园。望秋庭,踏秋径,心胸惬意飘然,这莫不就是我心所追:家在园中,院在家中?十几年了,十几年的心血倾注在这小小家园,她拥有我多少心血,多少光阴,多少梦?!想当初,这还是一片浓荫坡地,门前屋后,两人合抱的橡树,一如卫士,守我家园,散宜人绿荫,任想象无垠,更有如氧吧提供清新。可过于浓密的叶子,却使房子略显阴暗;过于粗大的身子,使院子空间缩窄;尤晚秋来临,铺天盖地的落叶,让打扫人难免抱怨。砍树,成了无奈的选择。

树木清走了,房子透亮了,后院开阔了,太太孩子都乐了,我也忙开了。腾出足够的空间,实施心中的蓝图,着手在房子不远处建造儿时的心港。还记得当日,我和三位朋友趁周末,一早就动手开挖鱼池。在谈天说地,铲起铲落之间,半日时间竟就挖出一个长约两米,宽约一米,呈鹅蛋型的鱼池雏形。我把池底夯实,铺上铁丝细网,倒入拌好的水泥砂石,再在池边砌上砖块,鱼池也就似模似样了。随后,我独自用优质水泥给池底边周都涂上一层光滑的表面,“工程”就基本完工了。朋友们看着已经成型的鱼池自豪又不无骄傲的说:“中国人就是实干,能干!”是啊,我们这群人虽说都是知识分子,但在国内那个大革命年代,谁没经过学工学农的锤炼,又谁没有搞水利,挖防空洞,战天斗地的一番经历呢?实干能干都是练出来的,那可不是虚话。而今,一天把鱼池建成,也算是一个旁证吧。可我暗自偷看掌上血泡却不禁心澜漾动:小小鱼池也不易,如没有朋友挥洒的汗水,辛勤的劳动,无私的奉献。若不是人多力量大,我还不知道要多花几天功夫呢?一天建成鱼池又从何谈起? 那一刻,心底泛起了谭咏麟《无言感激》:“每分信念藏于心内感激千千百句”感谢您-朋友!

数周后,我往鱼池里灌满了水,加入荷花,假荠菇,水浮莲等多种水生植物。再倾入朋友送来的百十尾金鱼。霎时:一池碧水迎人绿,百尾金鱼向日红。那时那刻,有努力,有成果,心如秋日丰收,真的一片灿然。孩子欢快地在池边拍照留念;妻带着笑意在池周清理打扫;而心急的我还忙着在池边栽花添草,似乎明天就有贵宾来临。一家人各自沉浸在欢乐之中:说文学诗话,看着,新添的庭院景观,心湖里的人,正随着秋波脉动,幸福荡起双浆……若写旧体诗词当是:池中添绿意,心里尽怡然,不问陶公句,南山在此篇。

凝神金鱼,儿时的情愫油然而生。少时家贫,虽然喜欢鱼,却无法养得起鱼。两餐尚且不饱,父母哪有闲钱让孩子养鱼呢?偏偏对门的一个刻图章的老人邵伯,喜欢金鱼,他利用房屋倒塌后形成的后院养了一缸突眼金鱼。慈祥的老伯闲时会让我欣赏他的金鱼:鲜红色的金鱼突着鼓鼓的泡泡眼,扭动着窄窄的腰肢,绕摆着长裙子般的尾巴在水浮莲边游动,它们闲闲然的样子常常给我幼小的心灵以平静与安宁。稍大以后,我自己也造了个鱼缸,养了各种热带鱼如红剑,黑么,孔雀等等。每当母鱼要产子,我都会耐心地围着鱼缸观察,等到小鱼产出后就马上把小鱼捞到小杯里让它们免受伤害。我视小鱼儿为我的家人,对它们百般珍爱。总之,我喜欢鱼,我相信鱼和我有缘!

十几年下来,鱼池成了我的每日观点,每天下班,我靠近鱼池,群鱼欢动,款款向我游来,摇着头,张着嘴,向人问安。我把鱼食轻撒水中,鱼儿欢欣泳动,妩媚娇态。大的金鱼,尤显优雅,悠悠然取食,尽展娴雅雍容。中小鱼群,泳姿优雅,水中婆裟起舞,宛如水中泳动的花朵,风韵百媚,令我遐想无限。此时,虽没有“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气磅礴,但我的心灵已得净化,安宁平静的感觉怡然全身,一身的疲惫也悄然卸下。我感谢金鱼,因为金鱼是我心灵的按摩师。我热爱金鱼,因为金鱼是我生活中无言的朋友。啊,恕我笔拙,鱼的乐趣于我真是无法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