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家》《探病》《卡拉OK》
文章来源: 风中秋叶2007-11-02 07:58:25

2007祖国行1》


       
       

 
2007
中秋节前,我,北美文学城的风中秋叶,乘着白云之舟从美国南卡州飘回了梦魂深处的故乡,回到了生他养他的五羊城,饱览了越秀山下的秀色,珠江河畔的楼影,白鹅潭周的船棹,还游了奇山胜地张家界!当然绝少不了和亲朋戚友欢聚言情,饮茶共宴,把酒话旧。短短一个月,许多熟悉的记忆得到了刷新,更多新鲜的影像留下了深深记忆。如果,祖国的山河景色是平面的图,那么,和亲友的言情交往便是立体的画。当我,用文字奉献平面,当我,用诗语讴歌立体。请不要讪笑我的笔拙,更要宽容我的语笨,因为我只以真诚真实作出奉献。

一,云舟飞渡早还家


九月二十一日,青城(
GREENVILLE)的早晨祥和平静,暖暖的阳光照着绿青,诉着秋日的温绚与多情,握别妻子笑说始了三秋的见证,缓步上了西北航机的舷梯,安坐机内只待银鹰出征。机务员却用播音转告:底特律大雾,飞机延迟起飞,乘员都需离机等候。无奈中我和其他乘客都离机候飞。所幸,十五分钟后,我们便能再次如愿登机启程。


透过机窗,见秋日温文,阳光明媚,蓝天白云,和谐相伴,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我眯起眼睛,遥想家乡风情,童年趣事,更期盼飞机加速,航程变短,早抵故土,早见亲朋。。。朦胧间又想起十几年来将要第一次和家人分贺中秋,莲蓉月饼不能共品,八月十五也只能电话贺月了。。。半思半睡间,我突诗心泛起,扬起绝鞭,赶起了一首仄韵五言:


青城一拥别,两地三秋始。明月水云间,花飞花信驰。


不到两小时(
1小时50分),底特律机场已踏在脚下。我穿过了红蓝绿闪烁的音乐隧道,在机场另侧,会合了马里兰州巴尔迪莫的学友,辉和莲,互诉了数月后再会的喜悦,乘着兴奋,怡然让客麦拉留下了机场重逢的那一刻。

转乘大型波音747 客机,开始了飞往日本东京的漫长航程。邻座为澳门客美的善言女士,她不仅热心健谈,更见多识广,谈宗教,说政治,评社会,诉人生,一路不乏话题,尤其是她把有里程亲笔签字《游子吟-永恒在召唤》送了给我,令我有幸读了这一文笔颇佳的宗教手册,更多的了解了基督和《圣经》,使这13小时15分的航路平添了些些乐趣,亦算是一次富有意义的机旅人生吧。


安抵东京成田机场后,我和学友利用两个多小时的转乘空差,溜达了机场的免费商场。我尤感兴趣的是日本的中秋饼食,琳琅满目的精美点心,用各种装饰点缀得富有秋韵,颇令顾客流连不舍,慷慨解囊。五年前我到日本旅游就体会到日本人一流的生意头脑,每种食品都搞得小巧细致,精美异常,味美而不饱人,令你食过返寻味。往年我每在成田机场逗留都会解囊进货,此次我立意不解悭囊,留着有限的资源用在广州,因为家乡的月饼对我更有吸引力啊!呵呵


晚上
655,中型波音NW9呼啸而起,飞向夜空。。。五小时后,广州的华灯已遥遥可见。机窗外越来越近的灯影也吸引着我的眼球,看着夜空下高大的建筑披挂着五光十色的灯彩,到处繁灯点点,霓彩辉映,似乎在描绘着广州的繁荣辉煌,也诉说着祖国建设的日新月异。虽然每年都飞回祖国,但每次将要踏上祖国的大地我都会进入莫名的兴奋。这次也不例外,作为游子回到母亲的怀里,我的心感到小小异样的律动。。。


我回来了,踩着故乡的土地,夜风如此惬意。搭上亲人的小车,驶抵金沙洲家中,已是九月二十三日凌晨一点,
我在经历近32小时旅程后和久侯的姐妹们一一拥握,毫无倦意,于谈笑风生中欣然入席,吃上久违的石螺芋头花生粥,白切鸡,清蒸鱼,炒菜心。。。香在嘴里,笑在心里。还是家乡好啊!

2007-10-31

《探病联谊两相宜》2007-11-05 12:06:06

2007祖国行2》
二,探病联谊两相宜

在美国,听说了学友大哥梁脑血管出血(中风),经抢救后,生命虽救了回来,却失语且不能自我行动,令我唏嘘不已。早就暗自下了决心,回国后第一件事就是探望大哥梁,不仅要善言长久以来我对他的敬意,更要鼓励他积极战胜疾病,重新站起来,再展大哥雄风。


到穗后次日,约了四个好友同行。途中,学友向我讲述了大哥得病的概况:近年来,贵为多间公司总经理的梁不仅事业有成,且交游广阔,朋结天下,上下得宜,内外通畅,虽不能呼风唤雨,却可以左右逢迎,真可谓人中蛟龙。然而交际频密,每天不歇上下酒楼,每晚不尽大杯细杯,每餐不停鸡鸭鱼肉,看似风光无限,内里暗藏的酒肉隐患却不言自明。梁虽努力自爱,勤加锻练,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饭局交际,日日不停。每晚
11点能回家,很早了;12点到家,极正常;凌晨1点才归家,不见异。如此生活,焉能善哉?今年四月三十日凌晨病发,家人发现他倒地不省人事,急送医院开颅做手术,经十二天昏迷,仍能醒转过来,可谓奇迹!如今虽未能言语行走,但日渐好转,尚有希望恢复语言功能及基本行动,真属不幸中的万幸。


甫一踏入梁的住房,骤见卧床不起的学友一副中风病人的面容,往日雄赳赳,气昂昂,仪表万千的大哥影子已随风远逝,我心内不由慨叹:人的生命如此脆弱,若不善自珍重,即使你是铁打的汉子,也难保不被疾病击倒!所幸,梁为人生性开朗,豁达豪爽,乐观坚强,见到我们来访,即努力在其妹的搀扶下坐了起来。和梁相拥相握良久,我内心的感觉难以言表。。。一年前的梁是何等豪迈?但有人邀,举杯一仰,概然不让;酒入衷肠,豪语高歌,声震横梁;风云雨雪,闲然笑唱,舍他无两!如今病发,此俱往矣,岂不伤怀?不!大哥没有颓唐,大哥不作悲伤,大哥坦然面对,大哥还是大哥!看得出,梁身临病境依然精神振作,他对学友的到访异常高兴,除了用简单发音和手势与我们交谈之外,还不时用左手写字协助交流。


我努力用平和的心情表达了学友对他的关爱和期待后,又教他发音,并试图让他分别喊出同学的名字。当他试了多次后,终于比较准确发出“秀红”两字,学友们不由自主地鼓掌鼓贺。我注意到梁的右则身体特别容易出汗,就试图为他抹汗,却在不经意中拉动了他的右手,梁发出了痛苦得“呀呀。。。”声,这一意外,令我尴尬非常,连忙为我的鲁莽道歉。我明白梁是左侧颅内出血,以至右侧运动障碍,当他的右手痛觉恢复后,遇到外力扯动就会有疼痛反应,当然这于中风病人来说也是一个好的信号。梁没有怪我,他很快就平静下来和大家继续交流。我理解梁是坚强的,即使他不能用语言表达他坦然的态度,他平易的神情亦足以显示他的坚强与乐观。


为了增加欢乐的气氛,我努力扮演了大哥梁平素喜欢谐言的“施光南”角色,不断“作词又作曲”,用搅笑的语言诱导他的欢乐,他的家人和学友亦努力配合,使气氛逐渐走向欢快。我深知大哥梁一向能歌善唱,犹喜音域广阔的歌曲,遂起音:“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梁闻声,即精神振奋,竟能用高昂的音调接唱,令人惊讶不已。需知他讲话尚只能发极不准确的单字,唱歌却能连句并接近准确,若不是他体内富有音乐细胞,而细胞内的音乐元素又极之活跃,安能如此?大家闻歌亦为之一振,随之共同和唱《好人一生平安》《打靶归来》。。。一歌刚罢,一歌又起,真是此落彼起,气氛极致热烈。此时,能歌善舞的继红恰到好处地展示了她动人的魅力,她摆动婀娜的身姿,以欢快的舞步,优美的舞姿,全情的投入,随着大家的歌声上下舞动,如此优美的舞蹈,宛如蝶飞蝶舞,令梁完全进入欢乐的世界,我相信那一刻,他已忘了自己是个病人。


探病犹如学友联谊,没有伤感,只有欢情,病者开心,家人愉悦,学友欢快。我作为“施光南”不仅“作词又作曲”,还当了近一小时的全场总导演,能不开心吗?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开场”到结束都沉浸在联谊的欢乐中啊!探病能若此,不能不说是一种另类开心吧?临别前,我送给大哥一个红包,求的
 是“利利事事”,盼的是“顺顺利利”。我心真诚:愿梁哥身体早日康复!


(此后我两次看望了大哥梁,眼见他日渐好转,我相信梁哥的努力锻炼,家人的悉心照顾,医生的高超医术定可以合力转化为梁的康复,仅以真诚期盼神的眷顾!)

2007-11-4

《祝福学友》

心牵学友意殷勤,淡墨浓情弄语欣。保重一声清似月,祝福千句涌如云。

休言病鬼缠身久,自信神医妙手分。拍岸惊涛回首处,轻舟踏浪破夕曛。


《疾风不毁劲草》
 

相隔几个月不见,与梁见面竟是在他的卧床上。当我和妻子踏入梁的房间,梁正仰卧于床,似乎是刚刚醒来。得知我们进入,梁即转过面,投来略带惊愕却饱含热情的目光,继而伸起左手,用他那依旧沉实的手腕与我们紧紧相握,小臂因兴奋而有节奏地摇动着,紧握着的两只手久久不忍松脱。我含笑轻唤着久别的梁兄,他有所反应,嘴唇嗫嚅着颤动了两下,却又欲言难语,只发出了“哦、哦”的两声单音。

尽管之前我已初步了解了梁的身体现状,知道他因中风而失去自如行动和发声的能力,早有心理准备。而当真的见到眼前情景,目睹熟悉的体貌对于平常人轻而易举的行为却变得如此的窘迫无奈,也禁不住吹嘘不已。

离上次见面仅隔四个月。四个月前,梁展现于人前是何等的威武:宽阔饱满的天庭,滚圆透亮的双眸,虎背熊腰的体形,潇洒飘逸的气质,周身俱显示其强者之气慨。酒宴上,昂然举杯邀饮,斗酒十千量惊四座;逢兴致,勃然引吭高歌,声如洪钟震裂垣梁。其交际能力堪称豪强,与高层政要、社会名流结交,举重若轻,结广交深,路路通神,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能耐。然而,梁却又极重旧情,“只有情永在”是梁的口头禅,与昔日同窗,不论尊卑,不分穷达,同视为友,有求力应,不少同窗都曾得他相助。

望着我尊敬的大哥梁,我满腹的衷肠语唯化作几声问候。我们的情感交流虽受到语言的障碍,但梁还有用白板写字的法宝,而不至于形成交流死结。梁在行动不便的情形下仍惦记着寻问我儿子的状况,令我心怀感动。当妻子说出我前段时间因患上鼻咽癌而不能随其他同学来探望他时,梁现出了不可置信的神情,一双铜铃般的眼睛凝视着我,当得到我颔首证实后,梁禁不住喟然长叹,像是在感叹人生的莫测,又像是在嗟怨苍天的无情。而就我们对他病情的询问,他已无能力一一作答,他极力想用手势表达自己的心语,但我们对其手势往往难以理解,好在他的妹在旁,可代为解答,使我能更详尽地了解梁的发病过程。梁于530日在周门的家突然晕厥,即送市二人民医院抢救,在重症监护室昏迷十二天不醒,后找到该院最负盛名的教授为梁动了脑部手术,得以起死回生。据主治医生说,梁昏迷十二天还能抢救过来真是万幸!是神医妙手加上梁健壮的体质救了他的命,神医妙手的高明医术是外力,梁长期坚持健身具有健硕的体魄是内力,里应外合创造了医疗奇迹。在其后的康复治疗中,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相结合,患者与医者相协作,促成了身体的快速康复。在我探望梁的期间,年轻的女按摩医师上门为梁作按摩,她告诉我们,梁的肢体活动算是恢复得较快,像梁中风深度昏迷者一般要半年以上才能恢复到梁现时的活动能力水平,而梁毕竟才过了四五个月,他现在右手还未能活动,但右脚已能自觉抬起。是良好的康复护理和梁的坚强意志帮助他更快地复原,我今天见到女按摩师认真细致地为梁按摩超过一个半小时,听说一会还有另一个医师要来,俩医师共同扶掖梁学步,当天要在所住楼宇五楼会所的花园走五圈(此前是走四圈,逐步加码)。梁本人一向意志坚韧不拔,以前长期坚持冬泳、跑步,现在长年不断健身,为创展事业不辞驰驱之艰辛,虽身兼数职而无烦赘之羁绊,其意志力超乎常人。

接下来的见闻使我确信梁具有恢复语言的极大潜力。在我们谈话期间,有三位被唤作“处长”的领导来探望梁,以往他们相聚时常喜欢唱革命老歌,提起唱歌,兴致勃发,立即找来已印刷好的歌页,其中一位探病者引吭而歌,梁即随着节拍张口附和。梁的语言系统虽然滞涩,但体内的音乐细胞似乎并未寂灭,唱起歌来居然能咬出连贯字音,而且咬音比说话时清晰许多。我们由此引发出奇想,利用唱歌来学习发声,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我相信凭借钢筋铁骨金刚意志,配合现代的医疗技术,梁不仅能迈过鬼门关,而且定能重新站起来,重新迈开脚步往前走。

风虽烈,但劲草是始终不折的。

由此,我忆起了梁兄原居室中的一幅书法作品,篇中的行书刚劲有力,内容是蒲松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同学们都同怀斯心,祈望梁兄早日康复!

但愿“风”过后,“草”依然劲。byLJQ 

2007/9/12

卡拉OK自在乐2007-11-19 09:11:56

2007祖国行3》 

三,卡拉OK自在乐 

卡拉OK是早几年在中国流行得火热的玩意,如今已渐趋冷落。可是,我们在广州的旧日同学仍然喜欢唱K。我想,莫不是唱K的空间可以延续怀旧的情怀?或者可以自娱自乐宣泄寂寞的心声?大概更多的还是有一个学友联谊的机会吧?这次回穗,我也相约学友唱K,算是入乡随俗。 

K的地方叫“东山大少”,是近来新开的“K点”,名字也颇新潮,猜是应“西关小姐”,取之“东山大少”。蒙“的哥”殷勤把我带见“大少”。脚刚着地,已然记得这“大少”就是旧时的东山饭店。文革时在此就餐的一幕竟跃然脑际:餐前众皆手捧红宝书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林永远健康。。。其后才可就餐。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可那个年代的事情,却总也不能忘。呵呵。。。往事未能忘,想来却荒唐啊! 

K歌?我可以K些什么歌?”“不就是那个火红年代的歌!一句话就是旧歌嘛”哈哈,那就来个“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在座的爱国同胞们竟一起同唱,热烈,响亮,铿锵的歌声响彻了K房,啊!久违了,热血沸腾的齐唱,开心不已的自娱,竟是这么自然而然,发自心底。接着“九九艳阳天。。。”同学们独唱,对唱,双人唱,小组唱,大合唱,一歌接一歌,歌声接笑声。没有人说你唱得不好,唱得好时,自有几声掌声。不要嫌掌声疏落啊,业余水平攒得几掌声,也算不错啦!可惜,我们那激情洋溢,声震横梁的第一号歌手,大哥梁不能前来和我们一起共乐,遗憾之余我亦不忘借着麦克风发出我心底的祝福:梁哥,祝你早日康复! 

歌声之外,更多的是无尽的细语,是昨天的故事,还是今日的情怀?是社会的新闻,还是股市的升跌?无管话题如何,总是心声交流。你喜欢轻诉?让流水自然轻淌,淌过心河,淌出天地。你热爱高歌?让歌风尽情飘飞,飞到云间,飞至日月。说吧,唱吧!欢乐的世界在你的心底也在你自己手里。 

饿了吗?各式的食物早已准备。歌飞歌扬之间,我们鱼贯而出,寻找自己心头的食物,酸甜苦辣,蒸炒焖局;鸡鸭鱼肉,虾蟹蚬蚌;粉面粥汤,点心小食;五花八门,一应俱全。哇!现代新潮的卡拉OK把唱歌和饭局巧妙结合,随员落座,或歌或语,唱得开心,说得随意。放下手中咪,随意吃,摆低手中筷,高声唱。那是自在的吃,随兴的唱。这就是K歌! 

快乐不知时间过,饭吃饱了,歌唱好了,相照过了,还有什么忘了?相拥相握说开心,改日再玩别忘了!相约,在握别之间。 

200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