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忆旧
文章来源: 苗青青2007-03-08 11:14:41

在欧洲读国际法时, 有一次学期结束, 法理教授组织了一场辩论, 题目是 Is there a universal value of human right. 每个班自愿报名参加。 人权对中国人来说是个政治上敏感的概念,辩论也不是课程的内容,我自然没有参加的念头,只想做个听众。 不巧, 我们班上报了名的一个日本同学那几天生病发烧,无法上阵,临时找我代他参加辩论。 看他真诚急切的样子, 我没法不答应他, 于是赶紧跑图书馆查资料做准备。

我们采用的是剑桥式辩论模式, 因为这位教授本人毕业于剑桥, 执教之时, 他还是议会的成员,组织辩论, 经验非常丰富。

每队有三个辩论员,每人有几分钟的陈述时间, 和更长的时间回答对方的问题。 两队队员轮流陈述, 和回答对方提问。 剑桥式辩论的独特之处在于, 15 个评委在辩论之前先匿名投票表决,看支持正反方观点的各有几人,辩论结束后再匿名投票,看支持正反方的人数有什么变化。 通过辩论赢得了比辨论之前更多的评委支持的那一方,就是获胜方。

当时我们是反方,观点是 there is no universal value on human right 。这个题目是联合国会议上各国众说纷纭,经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话题。支持双方论点的材料都有很多。讲理论,哪种听着都合理,无论用什么理论 说服人都会很难。 于是我把时间用在具体例子上,找一些因为文化,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不同社会对具体人权的承认有差异的实例, 来说明人权价值不是普世适用的。

我举了两个例子,古罗马时,拥有奴隶是合法的, 奴隶和贵族,平民的权利不一致当时是正常现象,时代发展了,今天奴隶制到处都禁止, 说明人权观念随时代而演变。另一个例子,今天的荷兰,每个人都有社会保障和失业救济, 这种社会救济成了失业公民的基本人权之一,但非洲穷国的公民,就无法获得这种基本经济权利保障, 因为那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足以给它的公民提供这样的人权,这说明人权和经济发展水平紧紧相联。 还有,因为文化宗教传统的不同也会导致人权内容的不同。

人应该有很多种权利, 但一个政府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需要选择,给公民的哪些权利提供保障, 哪些权利无法保障。 也可能优先保障公民的经济权利,滞后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不同的政府可能会做不同的选择,这也是当今世界的现实。

这些是我当时的大致观点。 最后,我们班赢得了辩论, 因为辨前, 9 名评委支持 there is a universal value on human right, 6 名评委反对, 辨后票数到过来, 6 人支持这个观点, 9 人反对。 我们的观点说服了一些评委转变观点。

我记得辨论结束后, 对方队伍中有个印度女生非常伤心,她问我,你真的认为 there is no universal value on human right? 你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为这个事业终生努力吗 ? 我忘了当时怎样回答她的了,大概是说 I believe what I just said is true too. 离开会场的时候, 我看到她神色黯然,流下了眼泪。 我心里有些为她难过,但没觉得做错了什么。

今天,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 想起这件事来,心里别是一番滋味。 我要向那位女声真城地道个歉,即使她看不见。 请她原谅我的态度与无知,我们当时的辩论用现实的残酷打击了她的理想。 她流下的眼泪,说不定是为我伤心。 做为妇女与发展专业研究生的她,今天很可能正在印度的穷乡僻壤为了低层妇女的福利而辛苦奔忙着。

我希望也祝福她是个坚强的人, 不会因为似是而非的唱反调的论点而动摇了她对保护人权事业的热诚。 她的热诚,她的良心才是最终能使穷人, 卑微者真正受益的源泉。这是我这么多年以后才弄明白的道理。

记得美丽心灵电影里, 数学家纳什在获得诺贝尔奖时说过,数学的成无非就是逻辑上的成功, 但那逻辑背后更高的主宰, 是爱, 爱心高于一切! 没有纳什夫人的不懈的爱心,耐心,就没有纳什取得的一切成就。

我想告诉这位女同学的是,对于真实生活了解的越多,我对当时那个论题的观点改变也就越多, 对她的理解也就越多。

借节日之机,祝这位女同学以及所有为了穷人妇女利益而辛劳的姐妹们节日快乐!

没有你们天使般的爱心, 多少人会失去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