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重置
文章来源: 明亮2007-11-04 16:47:25

(一)


在我的职场生涯阶段,因为各种原因,我需要不停的换工作。开始大多是我自强不息的追逐新技术和高薪,当然到最后,是公司自强不息的追逐更新更快更便宜的人材。在这点上,我和资本家的目标空前地一致,就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
 

我于是非常熟悉这个离职去新公司的程序。一般我最快乐的时候是新旧公司交替阶段,我会特意把去新公司报道时间往后推,而却告诉旧公司我很快就要去新地方上班。这样旧公司不派活给我,一般让我做交接。此时我可以很逍遥地在旧公司一遍又一遍地吃送行饭,不需要做任何工作。当然有件事要做的是,回顾在这个公司做过的东西,看看有没有有用的存档需要永久保存。 

我属于保守的,看着这些文件,看着这些辛苦的代码,觉得一样都不能丢。于是,每次换公司,我都会抱回一个沉沉的箱子,里面有我觉得以后一定会需要的文件,比如那篇画着无数计算机,数据库,信息桥梁的图,我看着它,感觉就和某个县的县长,在看着他们县的宏伟蓝图。还有那个厚厚的项目招标书,看看这英文写的,那样的严谨美丽,以后我得用这个去换些项目挣些银两。当然,这些箱子里面还有我喝水的水杯,一大把公司的圆珠笔,上面写着我每天工作问题的笔记本,通讯录等等的零碎,还有很多盘,上面存着我的一些很高级的代码,比如那个做密码的程序。 

可这些箱子和软盘的下场和选入宫内受冷落的宫女是一样的,它们一个摞一个的在我家车库安家,蒙了厚厚的灰。再也没见过天日。我下个新工作,从来也用不到这些我视为珍宝的数据。 

(二)

最近我的手电,就是绝代双电之一的手提电脑,表现非常不好。我策划了很久,终于决定给他重新装一遍操作系统。这电脑重装意味着很多电脑上的数据,会消失。所以我需要一个大硬盘,先把这些我视为珍宝的数据,照片,文字,程序,小电影等等都要先搬运到这个大硬盘上,就像我当初离开公司,把那些文件存在箱子里面。我每个目录每个目录的看过去,挑选我认为珍贵的珍珠们,结果是我把这台电脑上,大约35G的数据,都存放到这个硬盘里面了。我竟然有这么大的数据,也难怪我的手电表现得如同老牛,干件走路的小事情都累得气喘吁吁。 

然后,我就着手做这件重装电脑的事情。我这台电脑,是IBM他们家的。设计还挺好,有的按钮,进去还有全套的Rescue and Recovery程序,界面清楚好用。上面画着个救生圈,让我觉得我在那个撞上了冰山的Titanic上,生存机会就靠这个救生圈了。 

救生圈在救我的时候,反复问我,你确信你要重新来过?我确信我确信,我不厌其烦地回答点击这些问题。终于,电脑自己开始给自己重装了。它默默地清洗着自己,清洗着我在他身上装得无数软件,清洗着不洁的数据,不知过了多久,他长叹一声,开始重启。而启动以后,我看见我的手电,和那年我头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一模一样。 

真是一模一样,连电脑桌面的背景图都是一样的。而且打开目录,里面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这样一个干净整洁的裸机,就像一张最新最美的白纸,我激动万分,又可以随便在上面涂画了。当然我又第一百次的告诫自己,这次一定要好好善待这个手电,存放文件要整齐不要乱装没用的软件。一定让他如此干净整齐到永远。 

我真是很兴奋,这相当于我没有用买新电脑的钱,就有了一台新电脑。而且,我干净的删掉了过去。 

这些过去,都和我那些从公司带回来的纸箱子一样,会在这个巨大的硬盘里面长眠。也许,也许有一天,我会想起来,去找这些文件来看,但从我那些纸箱子里面文件的命运来预测,这个硬盘,我也不会去动的。只不过电子的东西,他们不会蒙上灰。

(三)

忘了哪个电视剧里面的笑话了,两个单身男人,看着零落不堪的公寓,一边把一块吃剩的pizza从沙发缝里面揪出来,一边说,“已经这么乱了,我们是不是又该搬家了?” 

过乱了就搬家,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决定啊。我们尽可以把过去乱七八糟的东西,该扔掉的统统扔掉,不喜欢的插个牌子Yard Sale,或者干脆摆出来,送给邻居。我们把那些膨胀那些多余都在搬家过程中缩减再缩减,而到了新房子,新地方,我们再重新选择我们喜欢的窗帘,喜欢的桌布,喜欢的画。当打开厨房的壁橱,里面空空的而不是塞满了各种不知名堂的瓶瓶罐罐,这种纯洁一新的感觉,大概和男人们看到处女地感觉相似吧。 

搬家,换新工作,换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都有这样的清零重置的功效。也还像换个老婆或者老公,“眼前新妇新儿女,已是人生第二回。”而且,你可以选择,是不是还留着你不愿撒手的过去,或者,就像FBI的那些证人保护项目一样,连Identity都统统换过,我虽然是我的身体,可我已经和我,我过去的生活,没有一丝一毫的联系了。 

看着IBM都设计了这样美好简单的Rescue and Recovery, 我也在我全身也搜索了一遍,想看看上帝在造我的时候,有没有也给我安装了这样一个按钮。这样,我一按下去,就会有菜单显示,“请问您想restore到哪一个年代?您有以下几个选择,A,初中时代,B,高中时代,C大学时代,。。。。。”
 

当然,困难的地方是,我去哪里找个硬盘,来backup我这些年混乱糊涂却我自认为珍贵的数据,要万一万一我要用它们呢?虽然用到它们的这个概率真是很小逼近于零的。 

如果这个Restore我自己的程序,再多问我几次,我一定不会那么勇敢的回答Yes。就像那个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我是不会去选择消除记忆的。我大抵知道,再混乱也需要自己把现有的问题好好解决,Restore的人生,怕是还不如现在这一个的,因为重回那些无知纯洁时代,未必躲得开那些暗礁,也许还不如现在的。 

所以如果换公司,我还会抱着沉沉的箱子回来,把它们摞在已经堆积很高的箱子上面。我还会买巨大容量的硬盘,来存放我这些语无伦次的数据文字照片。而且,我没有看见上帝在我身上安装了那个自动Rescure/Restore的程序,我也只好拖着沉重的过去,做现在的自己,然后希望或者假装,我仍旧是一张洁白的纸,接着在今后的岁月中,涂抹着五彩的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