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丹佛(二)
文章来源: 明亮2007-06-05 19:37:54

山路盘旋而下,我们到了山脚下。说是山脚,其实是到了一个相对低的平原。不再有山上的那种逼人的凌厉和狭窄,那时开车好像车子一半都悬在空中,绕着云朵穿行。下来之后,由急入缓,满眼绿色,到了一个小镇,是Grand Lake。

小镇上有一条Main Street,两边多数是依山的小店,饭馆和旅馆。街不长,可非常有味道,原木的结构,镶嵌在绿树山石当中,有着扑面而来的纯朴。去的时候,刚刚好赶上小镇的集市,绿色的草地上搭满了白色的帐篷,大家卖着拿手的物品。有别致新颖的珠串首饰,有绚丽的玻璃花瓶,还有自制的蜂蜜果酱,艺术家们的油画,摄影。大家牵了自己的狗出来,一个个小店的逛。还记得有一副很漂亮的摄影,拍的是这个山上的白桦。那种金色的透明的绿,占了整个画面,亮得逼人眼。在这里做艺术家真是得天独厚,随便一个角度,就是绝美的图画。即使不画什么,不做什么,这个地方本身的氛围,那些深深浅浅的绿,那些响彻不停的哗哗的小溪流水,那样平静泛着涟漪的清澈湖水,那些看护着它们静默伟岸的大山,会把呆在这里人,整个拎起来重新洗涤一遍,五脏六腑都干干净净,自然纯粹。那些浮躁去了,人和自然,相看两不厌的和谐。




我们住的一家店,真是我喜欢的。两层木结构,外面有回廊,刚好看见一条喧腾的河流,河对岸是挺拔葱郁的松林。你站在河流边上,看那水流不知疲倦冲击着那些零乱的石头,虽然不用“逝者如斯夫”的感叹,也会多少惊叹那些河流的力量,那欢腾中水流和顽石的永恒的对抗。清晨推开房门,不光放进喧哗的水声,而那松林的香气,也是一下就驱赶了所有疲倦。异常的舒展清新。

这个小木屋,是有两间卧室。一个厅和厨房,里面不光微波炉,冰箱,烤箱都齐备,拉开抽屉,里面盘碗刀叉甚至连打蛋器都有。看得我无比兴奋,和同伴说,要是知道,就带来面粉包饺子吃了,甚至就要去街上找卖这些的杂货店。他们笑说,还是省省吧,别看见厨房就这样激动。其实,我是想起小时候学过的课文,驿路梨花。其他都模糊了,可是他们进了山林里的一个小屋,“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

在这样的美景里,可以生火做饭,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我不知是因为我馋,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总觉得美景,美食是连带的,精神愉悦的时候,肠胃也要舒服,而且单单是生火做饭,那种简单劳动的日常,我觉得一定是要有,才压得住那些极美的仙境的感觉,才可以拉回人间,有种快乐俗气的踏实。



虽然没找到辣子,让我实践这个山林中野炊的趣味。好在楼下的餐厅一流。我们晚上去那里靠窗而坐,望着河流弯曲向前,桌上有明灭的蜡烛,餐厅里还有一个瘦高的男人在弹琴,是Beatles的音乐,纯真质朴又忧伤。食物很精美,烤的鸭子皮脆肉香,非常好吃。我们聊些过去的时光,大家童年的事情。我的小表妹,已经是丰满美丽的少妇了,我的印象中,她永远瘦弱单薄的,提着小桶拿着小铲子,眼巴巴的看着她妈妈,问能不能出去挖土玩。时光就是那样,象这条河流一样,喧嚣欢腾的流着,不停地流着,留也留不住。

天黑时候,河边升起了火。那是类似烧烤的笼子一样的,里面有炭,火苗上下跳动。河边虽然入夜开始凉了,那炭火傍边却烧得异常温暖。有情深的夫妇,年纪大了,互相搀携着,坐在那里,看炭火,听水声。看着他们真好真踏实。

一夜睡去,梦里全是白云,绿色和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