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春游岁月稠
文章来源: 明亮2007-04-30 15:44:48





这两个周末都去春游了。一路上和现在的朋友聊起以前小时候的春游。

 

当年,每年桃红柳绿的时候,在懵懂的生活中,会有两件亮眼刺激的大事发生,一个是运动会,一个是春游。

 

运动会一般是就着北京的风沙,吹得满头满脸,在看台上呆一天,给那些运动健将加油,外带写宣传稿。一般都是,“三年二班的某某同学,真是非常勇敢,轻伤不下火线,让我们为他加油加油加油。” 如此稿件,换几个形容词,加些景物描写,比如蓝天白云,小朋友们热情的笑脸等等。有时还会加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主题描写。但是运动会一般出风头的就那么几个,他们跑完了短跑跑长跑,跳高过后去跳沙坑,力气大的扔完铅球扔手榴弹。其他小朋友开始都还兴奋的喊加油,到后来,就无所谓了,互相交换彼此带的小人书,零食,然后爬上爬下的到处乱串,进行交际活动。这个毕竟活动场地有限,所以最盼望的还是春游。

 

春游一般是要找车。一般老师会特早就跟所有小朋友打好招呼,你们的家长谁有车,或者谁有能力找到车,大家就可以春游去了。当时小朋友中,父母在车队工作或者是会开车的,绝对是英雄。他们的孩子,很多都是班上最调皮的,每当此时,也挺起了胸脯,拍拍说,“找车的事情包在我身上。” 这时,家里都是没能力的默默耕耘的知识分子的孩子,就会羞愧万分同时又很羡慕的望着他们。读书无用论,在此时有的已经悄悄的扎根在有些幼小的心灵中。事实证明,后来这些调皮的孩子,家里有门路的,在社会上混得相当如鱼得水。我记得我长大以后,去找一个这样的同学求一件我觉得非常难以企口的事情,支支吾吾提到童年的友谊,是“我当年去你家,给你家长送过老师请你父母到学校的纸条,走了好远的路,这个你还记得吗?”

 

不管怎样,在春游的车联系好了之后,大家就欢欣雀跃的准备吃的了。当年食物有限。一般是面包,香肠为主打。面包是那种蛋黄面包,一碰就跟施了化骨粉一样,到处是面包渣。香肠也是粉做的,但总算是有肉味的。还有榨菜。那个是佐餐最佳。浩浩荡荡出游那天,小朋友们叽叽喳喳,老师们头都大了,但还是毫不气馁的把小朋友们硬赛到不多的车里。那些英雄小朋友们经常打折扣,比如说好了来5辆车,最后只能调出3辆。这时已经来不及了,反正小孩子挤一挤不怕的。于是,车如同沙丁鱼罐头,赛得满满当当。在一路喧嚣中出发了。小朋友们的身体彼此最大限度接触,好在没有发育,顶多互相看着头发和眼睫毛,不会上演儿童不宜的画面。只是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一般会有两三个小朋友脸儿蜡黄,开始吐。我下了车,虽然也腿脚不稳,看着被挤瘪了的蛋黄面包十分狼狈,但有了晕车小朋友悲惨命运的对比,我还是觉得非常庆幸。再加上远远望见了颐和园的白玉兰,就顾不得许多了蛋黄面包的命运了。

 

春游的高潮在午饭那一顿,大家都把吃的摆出来,互相交换着吃。此时绿色塑料水壶里的水,已经被晒得温乎,喝一口,还带塑料味道。那些背铁壳的军用水壶的,可是神气多了。不光衣服上不会有漏水渗水事件发生,而且水还是凉丝丝的,甜美之极。我还记得我很喜欢吃一个小朋友带的咸菜。她妈妈放了些油,葱花,把咸菜翻炒了一下,也许还放了几个肉丁。这对我们平时见不到荤腥的小朋友来讲,简直是天上美味。一般就空口抢着吃。她妈妈每次都惊讶一满瓶的咸菜,怎么会尸骨无存。其实小朋友们都有这个毛病,别人碗里的香。看见自己带的吃的有人喜欢,就跟现在写博客的看见有人路过叫个好一样,得意非凡。所以,看花看水看树木,还在其次。这个盛大的午餐,欢乐的交流,阳光下恣意的撒欢,才是春游的最大享受。好歹不用在屋子里,昏昏欲睡的听那些课,总结什么中心思想。

 

最难的是回来写作文。我还好,一般走哪里就掏出个皱皱的本子记到哪里,北海白塔下面记年代,石坊傍边也有碑文可以抄。回来按时间顺序记一下,把沿途的景致写一写,“白塔始建于某年某月,用了多长时间。” 呵呵,千篇一律的有知识有品味。

 

当年春游,小朋友们还手拉着手,无忧无虑的。一晃那么多年就过去了。不知和我当年拉手的小朋友们都在哪里了。而我快乐无忧的童年,也散落在故乡的那些美丽公园里面。如今,颐和园的白玉兰早该开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