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读书--家庭,走婚
文章来源: 明亮2007-03-15 19:27:58


图是云南的泸沽湖。


这两天还在看书,这书看得慢,不过,我还是很快被有些好玩的事情所吸引。大道理没有记住,零七八碎的记了不少。

比如,这段关于家庭,书上说,“人类基本的需要是温饱与爱抚,因此社会组织基本的功能就是经济与生物的各样维护。”“在较低级的动物里对子孙是没有照顾的;结果,蛋生了一大堆,大部被吃掉或破坏,仅少数能幸存。”

好玩的是这个,“在新几内亚东部的Trobriand岛上的人认为怀孕并不是由于两性的交合,而是由于有个Baloma(鬼怪物)进入了妇人体内的缘故。通常是妇女们在洗澡时,鬼就进入体内。有个女孩说,“有一条鱼咬过我。”波兰籍美国人类学家Bronislaw K说,“当我问她谁时这私生子的父亲,只有一个答案,没有父亲。因为这女孩子未结婚。假使我以极平和的语气再问:“谁是在生理上所谓的父亲”,这问题不会有答案――――因为可能是这样的回答:“是baloma给她的孩子。”这些居民有这样奇怪的想法,以为baloma会格外喜爱进入与男人关系放浪的女孩子体内。为了避孕,女孩们宁愿在高水位去洗澡,也不避免与男人发生关系。“

“所有原始时代里的母亲,很少有人问她孩子的父亲,孩子是属于她的,而她并不属于丈夫,但属于她的父亲,或她的兄弟以及她的家族。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经常是比丈夫与妻子之间要强些。”

这些让我想起云南的走婚。现在泸沽湖已经开发成热闹的旅游地方,好奇的人们纷纷到那里参观。晚上,点了篝火,男女青年一起围着篝火跳舞唱歌,看对眼的,互相在手心里勾一勾,晚上就可以享尽良宵了。

这个对于男人来讲,简直是天大的喜讯。意味着可以享受欢乐,而没有义务责任和累赘。还有,和去烟花买醉又不一样,那个商业金钱,是一方对一方的服务。而这个是你情我愿,还可以有孩子,浪漫脱俗的梦幻。少有男人不乐意尝试一次这样回到原始母系社会的婚恋。摩梭女的异域风情,湖广山色的美丽,男人到了那里,就像宝玉进了太虚幻境,

很多原始民族都变成了一夫一妻,而摩梭走婚一直延续下来了。有人说,有五个原因使其流传下来,一是摩梭人的母系社会尚未完全瓦解,而外界的影响又还软弱;二是社会生产力落后,尚未形成个体私有制,而以家庭集体所有制为主;三是妇女仍然充当谋取生活资料的主力;四是血缘纽结关系使传统的观念很深蒂固;五是上层土司不反对。

我那年游云南时候,一路车开过去,太阳照耀下的农田地间干活的全是瘦弱的妇女。导游说,这里的男人每天都在家里闲着,喝茶,聊天。地里忙碌的,都是妇女。我不知道,干活的妇女回家后,男人是不是会端上一杯茶。那么男人的自尊和地位,在家庭里又如何摆呢?我想那里的男人一定习惯了,而且也不在乎。

在国内旅游很有意思,风情民俗全然不同。有时应该感谢这些村落的自然封闭,才保留下来这么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景致。是活的历史。厌倦了工业资本社会到处都一样的刻板和效率。到了这样的村落,就那么在太阳底下,老婆婆眯缝着眼睛打盹,男人女人蹲在自家门口,大海碗里青菜白米饭,唠叨着闲话,孩子在乱跑,几只鸡跺过来跺过去。这种闲暇的生活,有着自己悠然的节奏。

人类这样一圈一圈的进步着,可怎样就算是真正的对我们自己好呢?从整体来讲,人类是更文明了,而从个体来讲,生活因为竞争反而弄得更疲惫和困惑了。我也一直被那种闲适的生活所吸引,但同时又丢不开这些文明社会的便利。

等着退休了。那时会有更多的自由,选择自己爱做的事情。盼着早点儿可以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