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补钙的误区
文章来源: MayHappeninBabe2006-12-26 16:20:30

在新西兰的超市和药店里,有很多单方的和复方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口服制剂。钙只是其中的一个品种,没有人会认为它比其它的微量元素更重要,也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每天服用了多元矿物质之后,还需要另外补钙。但是,在中国,电视广告上各种商品名称下的钙剂铺天盖地,人们不知受了谁的唆使,只要有点啥毛病或想服用点儿保健品,马上会想到——补钙。中国人更容易缺钙吗?中国的食物结构含有的钙太少吗?有人说,缺钙是因为缺维生素D,导致钙不吸收。中国人比别的民族缺维生素D吗?

 

看看中国食物结构,我们会发现中国人可能是少有的进食高钙食物人群。首先,中国的水质含有的“水锈”颇高。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得经验,新买的水壶用几个月后,就结满了水垢。水锈和水垢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喝这种水还缺钙,世界上喝处理精细的水的民族还不都得上软骨病才怪。其次,中国是豆腐及其它豆制品的消耗大国,常言道:卤水点豆腐。卤水的化学成分是——氯化钙。中国人缺维生素D?维生素D能在皮肤细胞里合成,日照能促进合成。作为大部分国土地处北温带的国家,谁相信中国的日照时间比别处少?中国人有着不黑不白的肤色,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绝对不是最差的。

 

中国人总的来看是绝对不缺钙的,在中国第一被滥用的是抗生素,第二被滥用的当属钙剂。我们看不到中国的医药界商家踏踏实实地做过任何科研,有过什么确凿结论。但是,钙剂应该是自然界里最容易得到的资源,因而生产钙剂的成本相当低,于是药业公司的主要花销就剩下做市场了。用医生的话也好,电影演员的表演也罢,总之告诉人们“你们缺钙”就是促销的前提。多年来中国的教育系统以背下来课本,应付各种考试为目标,很少有人对写进课本的东西问问为什么,所以当媒体以排山倒海之势宣传“应该补钙”时,没有人问问“我咋就缺钙了?我到底需要多少钙呀?现在我缺多少啊?”

 

补钙可能浪费消费者的医疗资金,但不会出人命。钙的副作用很低,除了点“喝了生水”的胃肠不适,基本没有其它症状。但是,骨质疏松的老人,单用钙剂不但不能改善骨质,增加钙化还可能让骨头更加减少柔韧性。处在青春期的少年,补钙所引起的骨质生发区过早钙化,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减少其身材的应有高度。所以,那些想让孩子长大个儿,却给他们补钙的家长们,其实是在帮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