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月亮和银狐狸

游走江湖,记录我思我想
博文

科学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另一个视角。不同于形而上的哲学,从一开初,科学不讨论世界本源和本质的问题,而只关心于具体事物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科学的知识由人类具体的实践和相关的具体问题而产生,例如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在这里,我要说明这两项原理不只是简单的观察和感知,而是伟大的科学发现是因为他们所具有的等比例关系。另外数学独立于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伟大的文艺复兴就是欧洲人回归到古希腊的自由人文精神,对中世纪以来以王权神权为基础的社会进行重建的开始和过程。因为技术的提升,人对自然,自身和社会的认识更加广泛,也更加深刻。这时候的哲学也从认识和知识的获得开始。笛卡尔以怀疑的态度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梳理。他反对亚里士多德的经验方法论,认为人的理性才是知识的基础。欧几里得的几何学是他的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历上最后一位通才和第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从他流传下来的众多著作中看到,亚里士多德做知识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他把纯粹哲学称为形而上学,把有关自然的知识称为自然哲学,也就是以后所说的科学。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不仅包揽当时希腊哲人的认识,也有他自己的见解和思想。他的自然哲学思想和方法对近现代的科学影响深远。许多的名词和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巴门尼德认为世界就是像元气论一样的连续统。物质存在于空间的每一处。因为物质的运动意谓着要有空的空间,所以充实整个空间的物质不可能运动。由此巴门尼德认为世界是静止的。这个结论明显不同于我们感知的世界。巴门尼德由而得到一个独立于我们感知的存在。这个“一”的存在需要由我们的理性来认知。运动是我们感官感知到的幻象。巴门尼德从而创立了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灵魂的哀伤吟游·克林姆特篇之四》从旅馆走到国家歌剧院街对面,搭上D线有轨电车,往东南方五站路就到了美景宫。这是欧根亲王在十七世纪末开建的林园住所。在山的斜坡上有上下两座巴洛克风格的宫殿。1898年弗兰兹·约瑟夫皇帝将上美景宫赐给王储费迪南大公爵做别墅。1914年大公爵遇刺身亡后,上美景宫改为一个美术馆,收藏有克林姆特最多的作品。早上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灵魂的哀伤吟游·克林姆特篇之三》 在为维也纳大学绘制天顶画的时候,克林姆特和维也纳艺术圈建制派的关系出现了裂痕。他不满奥地利艺术学院的腐朽和守旧,窒息新兴现代主义艺术的生长。1896年底,当保守的学院院长费里克斯再次当选后,克林姆特退出艺术学院,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奥地利艺术家联合会,也就是如今为人熟知的维也纳分离派(Vienna[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灵魂的哀伤吟游·克林姆特篇之二》 1890年前后在环城路上竣工的还有艺术史博物馆。那里其实是一个博物馆群。自然史博物馆正向对应着艺术史博物馆,中间的广场上矗立着奥地利国母特蕾莎女皇的塑像。艺术史博物馆曾经是奥匈帝国的荣耀和骄傲,有着无比珍贵的藏品。除了众数古典大师的作品,我非常着迷那些精致绝伦的象牙雕刻。2003年的一次金像盗窃案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灵魂的哀伤吟游·克林姆特篇之一》 到达维也纳机场的时候已是晚上。即使搭错了进城的地铁,仍感觉到维也纳地面交通的便利。下车再换线,没有几站就到了旅馆。整趟行程没用到三十分钟。旅馆就在老城的环城路上。自1858年起的三十多年里,奥地利皇帝弗兰兹·约瑟夫一世扩建城区,将中世纪的残墙推倒,改成这条林荫道,再在路的两边改建新建了维也纳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灵魂的哀伤吟游·莱顿篇之三》 大概在1879年,一位名叫艾达的女子进入莱顿的生活。艾达中等身高,有着白皙的面庞和卷曲的金发。她出生贫苦,渴望着成为一名演员,平时只能做绘画模特。那天,二十岁的艾达身着黑衣,正要叩打一间画室的门。莱顿住在对过,恰好看见。艾达正是他一直在寻找的最为理想的希腊古典主义的形象。莱顿忙着跑过去,介绍自己。艾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灵魂的哀伤吟游·莱顿篇之二》 回国不久莱顿就加入艺术家步枪团。他以后还会晋升到指挥官的级别,直到1883年退役。莱顿一生中为是一位自愿战士而自豪。1864年,莱顿入选为皇家学院的联合会员。参选的作品中就有这幅《流亡中的但丁》。莱顿不太描绘这位佛罗伦萨的诗人。但丁只在《圣列的行进》中作为契马布埃的跟随出现过。这幅画是具有舞台戏剧效果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