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恋歌

以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为时代背景,以晋惠帝皇后羊献容为中心, 从她出生到去世的传奇经历和当皇后的五立五废、忽荣忽辱为主线,描写了围绕着她的一些 英雄剑客侠义恋情及悲欢离合。(根据邓永瑞先生遗稿《九剑一魂》整理,谢绝转载)
博文
白莲圣母向王篪、大巫娘等招手,大巫娘举手作答。三个采莲女划出三只小舟,请王篪等一人一舟,向湖心石坛划去。按王篪等人的轻功,踏着湖石上坛是不成问题的,但客随主便,是一种谦虚,主人以舟载客,是一种礼敬。在荷叶莲花清香中,到达石坛。白莲圣母请三人坐在石墩上,自己对面相陪,身后站着两位十五六岁的贞女。大巫娘秋云对白莲圣母说:“这次奉教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王篪有了一个小兄弟说说话,只称他大哥而不称殿下,平等相交,心中无比高兴。近来,王篪日渐感到不适,算算日期已到候玄所说一个月。开始感到全身乏力,无精打采,渐感全身难受,甚至鼻涕眼泪流出,也控制不住,浑身如蚂蚁乱爬,搔痒难熬,不思茶饭,也睡不安枕。大巫娘给他按摩推拿,甚至通宵陪护,略觉好些。这天到了月中,秋云来领他同去素界山,朝拜白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练这两种内功同时,王篪也学‘莲花八剑’,张昌让秋云和千锤与王篪喂招。云娘用剑,招招到位、身形飘逸、姿式很美。千锤小小孩儿,天生神力,喜用重兵器,左手使一把48斤短柄生铁瓜皮锤,舞动有风雨之声,十分威猛。张昌在弘农,除两天接见访问教民外,一直陪王篪论文练武,两人谈论,颇为投契,成忘年交。张昌待了15天,这天告别王篪要走,临走时说:&l[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云娘捧着一剑,千锤提一铁锤。张昌先抽出云娘手中宝剑起舞,意态从容、舒展大方,如行云流水,丝毫无烟火暴戾气。张昌说:“剑如君子,是礼仪之兵,非杀人之器。君子佩宝剑、读诗书、持礼仪、行仁侠,是为剑客。剑术虽是武技,更是文化。适才所示,为莲花八剑,应如出于淤泥而不染的红莲白蕖。”王篪觉得此论新鲜,从未听过,深以为然。张昌又演示了两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天,他遇到一个老道士,说他有仙根,收为弟子,上山修道。这老道士是太平道张鲁、张角等传下来的第九代教祖,在‘羽化’前,令他改名张昌字天然,立为第十代教祖。他改太平道为天师道,以鲜卑族为主,并收其他胡人和汉人,在宗教掩盖下,民族特征不明显。并融合民间巫教杂教迷信,逐渐发扬光大,得到迅速传播。现在教旨是:应天顺人,教友皆兄弟姐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张昌汉化很深,但也能辨出是鲜卑人,自有一种威严和雍容的气派,他说话不多,几人在他面前似也无拘无束,但他一开口说话,其他人立即恭听,显然有一种很高的威望,受手下人崇拜。四天师中可能杜韬是汉人,但王篪深思后,觉得纯种的汉人或胡人,已经不多了。云娘更是一双爱慕的眼光,简直离不开张昌。他说的话,都是一些悲天悯人的事,简单地向王篪谈了谈荆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且说王篪走了一转,觉得酒沉,云娘送他回到寝宫,宽去礼服,躺在床上,云娘为他按摩。外面仍是欢呼饮酒、彼此酬酢之声。王篪说:“秋云姐,你太辛苦了,还没吃饭,你请便,我略一息即可,”云娘说:“殿下千万不要同我客气,云儿为殿下、为杨家做点事理所应当。民心所向,殿下还看不出吗?”王篪忙说:“这是杨家多年遗泽,却与我无关。”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二天,一同商量找狐月的事。春娘说:“她无别处安身,只可能回匈奴部落她父母家中,我怕刘渊可能再找她麻烦,一定要把她接回来。”刘昆说春娘身体不便,最好他一人去。春娘笑说:“你一人去能把她接回吗?再说,我一人在此,你放心吗,不怕李特寻来?你一人去接狐月,一定不安好心,孤男寡女,我也得看着点呀。”刘昆想想也是,舍不得离开春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再回头说刘昆和春娘,两人辞别大清等人,向北而行,两人来到给刘昆吃饭的老妇家,送上十两银子,双双给老妇磕了一个头,感谢当时救援刘昆之德。一日,穿过秦岭,来到刘昆当龙泉宝剑、救羯人石勒的镇甸,寻店住下。刘昆讲了当时的事,两人来到那家当铺,果见刘昆宝剑高挂,标价一万两银出售。刘昆对朝奉说:“这剑我还能赎回吗?”朝奉倒还认识刘昆,却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他是儒家弟子,敬鬼神而远之,不信宗教。走了一段,王篪又问:“教主现在何处?”玉瓶说常在总坛传道,也云游四方,两月才到弘农一次,算来可能在半月后来弘农。王篪问这座王府何日修成的。玉瓶说是一年前完成。约两年前,张教主说这里龙脉吐白气,要出贵人,令速造王府。所有在道人众赶造,不下数万人,一年就建成了,但金字匾额“弘农王府”,却是王篪来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