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键盘上的生活点滴 - 用心生活,用脑子工作。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为人父母,特别是养育第一个孩子,大都是没有培训和经验的“无证上岗”。孩子长大伴随着的是父母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的成长过程,我们就常戏称老大是我们育儿的‘实验品’。囧途中就不乏囧事,记录一下自嘲吧。 早期的囧事 山儿是在北京出生,小学二年级才随我们到英国。那时候我这当妈的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坚信小孩子不用提前学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2)
尽管公历新年已经快过去一个月了,咱还得把中国的新年当回事,所以年终也得回顾一下。想想我在文学城里混这几个月,我都看见什么啦?其实时不时进城逛逛已经有日子了,但毕竟那时候是城外人。注册登记成为城里人,感觉还是不一样的,起码对城门、城墙、各家宝地开始多少有一些了解了。我就想,来个‘literaturereview’吧。当然不能当论文来做,咱也就是一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2)
(2022-01-25 10:30:30)
最近城里很热闹,名博菲儿和晓青筹划的过年活动带出了一盘又一盘的美食,隔着屏幕解馋的同时,想着咱也得继续努力写博。因为老大山儿从医、水儿也在申请医学院ing,趁着记忆还在或者被激活,最近打算写写跟学医有关的经历/看法。 年轻人报考大学、选专业,我基本赞成要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和让他们自己决定,可不得不承认,在他们的选择成型过程中,父母潜移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7)
前阵子读到茶轩的为版主写的‘从文化走廊到品茶小轩’系列,那么多侠客义士、剪不断理还乱的前尘往事,为版娓娓道来,把我这城中新人看得那个眼花缭乱:原来这是一个如此精彩纷呈的网上江湖! 惊叹之余,这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有想就我的ID写一篇博文的冲动,只是一直没顾得上。今天在亮妈的新年第一博文那承蒙美丽的亮妈鼓励,说喜欢我的ID。感谢城中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最近在协助水儿准备剑桥医学院的面试。这一路陪考(希望后面能有时间把期间的经历和感受完整写出来),不得不佩服这些大学的选拔制度设计。尽管也是各种考,但的确就是一步步地逼近你的真实(潜)能力,到最后,最好的策略就只能是‘beyourself’。 泛泛地、无关痛痒地这么说的时候,‘beyourself’,说着听着都感觉很有道理、高屋建瓴又接地气,但真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说起写作,常常会被误认为这只对喜爱文学或者至少是人文科学的孩子相关。这一误区(至少在我看来是误区)结出的恶果常常在我接触的读硕士、甚至博士的孩子身上都能观察到。常常的,读商科的硕士生不知道学术小论文和案例分析报告的不同,对正式和非正式的文风完全没有概念,不知道何为辩证思维(criticalthinking),对语句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意识、、、 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开博的初衷是想要记录和孩子的点滴,可写着写着好像是忘了初心了,七七八八的,把正事给忘了,赶紧把自己给拽回来。 我就是一个记性极不好的人。山儿和水儿差了11岁,在对水儿的各种成长经历还有鲜活的记忆的时候,对山儿的就模糊了。我有没有像陪伴水儿一样的陪伴过山儿?这个疑问出来的时候,我像一个失忆的人,没有办法从记忆中找出点滴的痕迹来证明自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11-03 09:10:59)
水儿不喜欢吃蔬菜,每每做素菜的时候总是要特别上心一点,好让他多吃。那天小炒豆角,老家叫四季豆的。那是儿子不反对吃的蔬菜之一。我努力地想要炒出一种记忆中的味道:老妈是小学老师,记得大概是上初中的时候,我跟着住在小学的宿舍。那天在食堂吃完晚饭后,一个学生家长送来了一把自己种的四季豆。我妈在烧水、取暖的煤炉子上炒了,我从食堂拿来一钵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是15岁多上的大学,懵懵懂懂的离开家,离开家乡小镇。是中国文化的关系,也是我自己掉入大世界的懵懂,很长时间都不懂得该如何表达感谢、珍惜情谊。 记得那年在英国读书,公公婆婆也过来玩。圣诞节的时候,参加一个不记得是什么机构组织的活动,蒙一家英国人接待,我们一家五口到他们家过圣诞节。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何等样友爱的一家人哦!那时候不懂事,没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曾几何时,咱骨感,还咋吃咋不胖;晚上倒床就着,打雷都吵不醒–在朋友眼里简直是天理不容。那时候常有人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女人啦,要胖一点好看,肚子上要有点肉肉。看着自己扁平平的小肚肚,(感谢各种文胸,胸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讨论),惶恐呀,真心地自惭形秽,好像对不起谁了似的。 终于到某一年,发现衣码大了一两个号,得全面更新衣柜了。等等,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