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键盘上的生活点滴 - 用心生活,用脑子工作。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自从2018年同游苏格兰高地后,几个好朋友说了那么久的后续,在我今年六月份回国的时候才终于成行。我把自己交给了国内的姐妹们,告诉她们我在国内的时间段和护照号码,然后就一切行动听指挥了。最终被决定了去云南,很大程度上受那个‘有风的地方’(电视剧)影响。尽管我们并没去‘有风的地方’,倒意外的撞上了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节目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2)
(2023-09-15 03:18:02)

N年的爱情长跑,儿子决定要结婚了。原本计划2022年婚礼,但因为疫情导致许多人的婚礼延迟,他们心仪的酒店不能在他们想要的日子让他们包场,所以就延到了2023年。我们因为这一延期蒙福:不再受疫情政策影响,国内的亲友团得以成行来参加婚礼。 婚礼在阳光明媚的6月1日,在英国南部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中的城堡酒店举行。这是酒店的入口和外景: 多了一年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0)

出门打了几天球,回城发现我博客名字后面多了一个红尾巴:“(热”。啥意思?咱热门博主了?仔细一看果然城头“文学城名博”栏里有蘑菇的名字。哈哈,这么重要的事情,文学城的城管就悄没声的把印章盖下了,也没给送个喜报,给我一个说谢谢的机会?毕竟只见一个热字,我还是又给城管发了个悄悄话,确认那个热字的确是热门博主的印章。这时候才深觉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5)

好久没有叨叨孩子了,正好最近在家暑假的小儿子跟朋友上欧洲转悠去了(下图:先发一张他给我们看的布达佩斯照片),我就唠叨一下他吧,看他会不会打喷嚏-我们老家的说法,打喷嚏就会说“谁又在说我了?” 今年复活节期间,上大一的水儿回家住了差不多一个月,复习准备5月份的年终考试。假期前他们有一次模拟考试,水儿说他得了80多分(百分制,英国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1)

回国2023(1):签证、电话卡、电信诈骗、大数据... 回国2023(2)五味杂陈的香港印象 回国2023(3)外乡客眼中的上海 曾经在博友‘人参花’博文下留言,说这次回国探亲是‘近乡情怯’,在见家人之前,我在香港开会,跟朋友去西双版纳玩了几天,然后又在长沙的酒店盘桓数日,这才终于踏上真正的探亲之路。 长沙朋友诚意邀我去住家里,或者给我钥匙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4)

从小到大,什么都有第一次。从婴幼儿时期让父母激动的第一次咿呀学语叫妈妈(有叫爸爸的吗?),到自己慢慢长大要经历的或兴奋或忐忑的人生诸多第一次:上学、考试、约会、、、到现在越过生命顶峰,遭遇仍然陌生却大都不受欢迎、甚至恐惧惊慌的第一次。我终于有了第一次的救护车经历,值得记录一下。 那个周五发完“外乡客眼中的上海”一文后,周六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7)

回国见闻(1):签证、电话卡、电信诈骗、大数据... 回国(2023)五味杂陈的香港印象 视北京为第二故乡,上海于我没有特别的情感联系。尽管去过几次,真正的印象反倒是来自于城里几位上海博主的介绍更多一些,特别是疫后‘菲儿天地’和‘雅佳园’等博主都有回上海的精彩分享,‘蓝山清风’博主最近的浪漫咖啡篇也唤起大家以上海为中心的怀旧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5)

时隔四年再踏上家乡的大地,感慨万千。因为有各样事务安排、也因为潜在的近乡情更怯,我在外面兜兜转转两三周才回老家,也因此得访一线、二线和三线城镇。感慨国内交通的方便、吃住行都不贵(上海除外)。尽管新冠疫情封控才放开几个月,所到之处从表象看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习惯了英国的安静,国内的人流于我已称得上熙熙攘攘了,只是后来才意识到外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5)

空巢期(1)综合症 空巢期(2)新冠/带状孢疹/忧郁,三驾战车的辗压之下 空巢期(3)独自旅行,人在旅途的感觉 很久没有独自旅行了,行前竟有诸多忐忑,疫情的确是让人变迟钝了。直到一大早到达熙熙攘攘的机场,在Pret买上一杯茶,找个角落坐下来,在不知道什么调的背景音乐中打开电脑,那份人在旅途的自在感才悄然回归。 2023年5月底,去芬兰的赫尔辛基(He[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0)

我标上括号里的小标题,以免误导读者。今年六月份去香港开会,然后回国,是时隔四年再次踏上探亲之路。之前每年至少一次去中国,都是探望父母,是‘回家’。对家园,就难免多一层期盼、多一份关心,感受就会主观化和情绪化。这次,我决定要给自己定位为游客,尽可能的从一个客观和独立的立场,以一个游客的身份去体验我到访的每一个地方,如同我去其他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3)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