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境心影录

一个乡下读书人,恋乡土,爱读书……
博文

作者:史遇春(一)说起陈蔡之厄,世人大约会出于两种情怀而对孔子产生悲悯之情。这两种情怀,一种是因敬仰先生的师范之风、圣贤之行而生的不忍;一种是以己度人因害怕穷困饥饿、安全不保而产生的同情。但是,处于彼时彼地的孔子,是否真的可怜、是否真的痛苦,似乎并不见得。至少,从那些记载此事的文字中,我看到了先生的善于因材施教、因人引导,看到了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史遇春人生之中,充满着大大小小的矛盾;饱含着许许多多的无奈。生在俗世之中,必然会被万丈红尘缠绕,十之八九由不得自己。当你想安然隐居泉边林下的时候,你那颗报效君国的心,让你常常有入世之想。当你身居高高的庙堂的时候,你那颗无法施展才华、处处被压制、时时受牵绊的心,让你暗暗生退隐之思;当你向往自由、随心任性的时候,你那颗为父母荣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史遇春太阳早已收起了灼人的辉光,天色在夜幕的包裹中变得深沉。在纷扰与繁杂之后,这一天又归入了惯常的宁静。各种鸟儿,在这个时候,大约都已经还巢休息。清晨间那种欢快的鸣唱,在这个时候,也很难听到了。就连归家最晚的乌鹊,在这个时候,也找不到它们的影踪。想来,它们也已经在美美地休眠了。夜空清朗,那长长的银河,众星闪耀,连成一片,在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史遇春《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辛弃疾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9-07 19:23:24)

作者:史遇春到过的城市也算不少了。我是秦人,西安自不必说。陕南的汉中是我读书的地方,在那里呆了四年。所能记得的,有出产美女褒姒的褒城、有常常沿其岸边散缓而行的褒河、有学校后面的连城山、有无事便去游荡的河东店。陕北的延安是在那一年的夏天随团参访的。宝塔山、延河水已在脑中模糊。所能记得的,是喜欢上了团里的一位少女,胖胖的,面容已无法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作者:史遇春(一)杂说《半路夫妻》是在那个号称“不见天”的地方看的。那时,我处于毕业之后工作还没有找到之前的无业状态。那时,除了上网投简历、在一个叫做花城的地方看人、听海之外,便是和一位老兄在那黑洞洞、不见天日、仅可容身的逼仄小屋中看电视度日了。那段日子里,半完不整地看了两部电视剧:一部是《血色残阳》,后来写了《电视剧〈血色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9-05 18:21:36)

作者:史遇春《旧京琐记》是夏仁虎所做的风俗、掌故类笔记。这本笔记里面,对前清的许多事情做了记述。因为夏氏身在旧京数十载,他又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了前清的很多事体,所以,他的记述能道人所未闻,能所述有据,能使人信服。今天先讲《旧京琐记》卷七《时变》中的一小段,以飨读者。后续,会把愚以为有趣、有味,可读、可观的部分一一整理,让读者一睹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9-04 17:56:25)

作者:史遇春1、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是有真正的爱情,是有幸福的婚姻的。2、真正的爱情,源出于对爱的“赤子之心”,对世俗的实物计较很少,对自我的利害计较很少。3、我相信有所谓的“一见钟情”。但是,大多数的“一见钟情”实质是“一见钟脸”。因为仅仅只有“脸”,是不足以支撑长久的爱情的,所以,大多数的“一见钟脸&r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史遇春(晚上八点入睡,凌晨一点半钟半睡不醒中,忽有闪光浮过脑际。)苍白不是我,还有梦,在沉睡的时候清醒……苍白不是我,梦的背景陆离斑斓:翩跹的蝶彩,跳跃的蛙声,莲叶上滑落的露珠,敲碎了湖面的完整。风,吹散了温软的密语,雨,淋湿了缠绵的背影,莎鸡振羽的轻柔,喧哗了天籁的安宁。花,在白天失意时枯槁,心,在深夜灵动时开放。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史遇春(一)终于,可以坐下来拨弄文字了。这一阵子很忙,闲下来时,也只是想着好好休息。平日间那些个所谓的愁呀、恨呀,情呀、怨呀……的“劳什子”,也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看来,那些个闲愁都是没事人才会有的;看来,那些个幽恨皆是无聊者才会生的。改不了习气,虽然没有捉笔,心里多少总是牵念着的。思绪很乱,没有新的涌动,也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