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第九章  陆远征三年以前升任蓝钢公司副总经理,他从一个小小的冷轧厂副厂长(对于蓝钢这样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来说,这个岗位相当于车间副主任)一下子进入总公司领导班子,是火箭般的蹿升,羡煞多少同辈。蓝钢总公司下面有若干二级公司,比如轧钢公司、炼钢炼铁公司、矿山公司、焦化公司、机修公司、电力公司、运输公司、建设公司,等等,冷轧厂即是轧钢公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8-14 18:44:53)
第八章  这一年秋天,全国的大乱仍在继续,每一个省份,每一个城市都形成两派三派的对峙,开始“武斗”。清华的红卫兵也分成两派,一派叫“井冈山”,另一派叫“414”。陆远征受华子衿之邀,参加一个对于史学界反动思想的批判,在中央音乐学院住了一段时间。当时的学生就是这样,要么参加帮派斗争,要么参加各式各样的大批判组,总之找点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七章  陆远征第一次见到段干玉翎在22年前,那是黑暗时代混乱年头的寒冷冬天。  他是清华大学机械系工业自动化专业一年级学生。从幼儿园起他就生活在北京,这里是他的家乡。1967年2月,大革命已经进行了八个月,天下大乱。陆远征是年级最低年龄最小的大学生,从1966年9月开始,他与同学们到全国各地“串联”。所谓“串联”,即北京的学生到全国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第六章陆远征在省城开了两天会,回到蓝屿。下午三点钟,他没有回办公室,而是去华子衿家,他知道华子衿总是在家的。华子衿的家在蓝屿市中山区同泰街,一幢50年代建造的俄国式三层公寓楼。华子衿住一楼,房子虽然老旧,面积也只一百二十平米,却有着80年代蓝屿市最漂亮的客厅。这幢房子是当年少有的框架结构,华子衿打掉一堵墙,在客厅和书房之间安一个推拉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第五章 柳叶备好车,送陆远征去和平区的大陆小学。他们在学校门口站了几分钟,孩子们放学了。前一天陆远征给前妻符珊打过电话,所以蒙蒙立刻找到陆远征。蒙蒙上四年级,三个月不见,长高了许多。三个月前陆远征带蒙蒙去北京看爷爷奶奶,从铁宁新建的桃花机场上飞机,叫蒙蒙第一次坐飞机。蒙蒙叫一声“爸爸”,像个小大人似的,双手插在校服的裤兜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四章 陆远征生活的城市蓝屿,是一座中国北方著名的工业城市兼旅游城市。蓝屿三面环海一面依山,矿产丰饶风光秀丽。这座城市最初的历史是殖民地史,它先后是俄国人和日本人的殖民地,俄国人规划了城市,修建了基础设施、老城区和海港,日本人修建了新城区,开发了黑色冶金和重化工工业。陆远征所在的蓝屿钢铁公司即70年以前由日本人兴建,在中苏友好时期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第三章 段干玉翎除夕夜给陆远征打过电话就后悔了,以后她再没有给陆远征打电话,对方来电话她不接,或叫小韩接,说主人不在家,立即挂断。也不知道拒接了陆远征多少通电话,直到有一天翁欣欣打来电话: “玉翎我的少奶奶,远征到处找你呢!给我打好几个电话,嘻嘻,他似乎觉得机会来了。” “混账东西!你告诉他,一丁点机会也没有!”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二章 段干玉翎无论如何没有想到,嫁到纽约八年,婚姻竟然发生了问题。嫁人那年她28岁,如今呢,有了一个五岁的儿子。她的丈夫卢人谦毕业于朱利亚音乐学院,一个青年作曲家,当今说法是“独立音乐人”。卢家60年代从香港移民过来,家道殷实,卢人谦的父亲卢俊工在香港有产业,在纽约也有产业。卢人谦和玉翎的儿子小华,英文名字Tom,长得清秀可爱。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第一章 瘦高的长着鹰钩鼻子的段干钺坐在自家的堂屋里,坐在一把高背黄花梨木明式太师椅上,那是一把祖传的相当漂亮的椅子,加了绿色蝙蝠图案的厚厚的靠垫。他的三五根头发嵌在几条黑色沟豁的头皮上,他的面庞正如他的姓氏一般,是一截锯开带皮的山榆树干,而他站立的姿势恰如一只高原上的秃鹫。他的泛黄而突兀的眼睛带着几分孤傲,带着一丝凶狠,不是耄耋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跋邓荫柯《爱之殇》是胡小胡的新作,是一部超越了自己也超越了时代局限的杰作,比之于他的几部相当不错的小说《蓝城》、《太阳雪》、《寻找郁达夫》,都不在一个层面上,达到一个嶄新的高度。当年我在北大上新闻写作课时,曾经聆听戈扬老师的讲课,那种犀利飞扬的风采令人难忘。戈扬被打成右派后,辽宁省委宣传部长、宽厚善良的安波同志将包括戈扬的几位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