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奇石

职业: 外科医生 业余爱好: 旅游, 文学, 京剧, 工作之余喜欢写些怀旧散文, 随笔
博文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我们那个人们称作转水墩的地方建起了一所对外声称是療养院的麻疯病医院。因为麻疯病人须隔离治療,并且不能让他门与外界接触,所以就挑选了这野猫不拉屎的地方。这儿地处两县交界,三面环水,只有一条小路通向外面,方圆有三百多亩,里面河汊纵横,因远离村庄,这些地一直荒芜着,偶然有邻近的农民驾着小船来河里张网捕鱼,夏天会有人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20-09-25 09:33:01)
我自很小的时候,就爱看京戏,每年春节期间,戏班子来镇上演戏,往往要演好多天,戏台就搭在庙场上,四乡的农民都来看戏,那请戏班的钱都由我们家出。在戏班子演出的日子里,有时也会请一些角儿来我们家中唱堂会,也因此,我还结交了戏班子里六七岁的小戏子。长大后,到城里唸书,有时父亲也会带我去戏园子里看戏,不过好景不长,家里经济一下就拮据起来,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09-18 09:42:47)
程派青衣有一出代表剧目“锁麟囊”,剧情内容是富家女薛湘灵与一贫家女趙守贞于同一天出嫁,避雨相逢于春秋亭。因趙女无妆奁在花桥内啼哭,当薛女得知是因家贫之故,即慷慨将其母给她的藏满金银珠宝的锁麟囊相赠,当时也不肯留下名姓,只有那势利的梅香丫头无意中说出姓薛。后薛夫家遭洪水淹没,薛女沦落到卢员外家为小少爷当保姆,这卢员外就是赵女夫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现在的年轻人估计看到过水车的不多,要么去到现今时兴的乡村旅游景点,那里会装模作样地按上一台水车。这水车虽然名为车,实则与车根本不沾边,因为它不是为行路用的,也没有轮子。在我的童年时代,农村里小车可还是相当重要的农具,每当夏季,若是久旱无雨,此时又是稻田里要水的时候,于是田野里到处就响起了吱吱嘎嘎的水车车水的声音,伴随着这声响的是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09-04 10:07:28)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对于我们这些远离故乡的游子们,故乡的山山水水,故乡的前踪旧迹,总是萦绕在心中,挥之不去,特别是童年时留下的记忆,在月白风清之夜,总会不时的在脑海中浮现,泛起阵阵涟漪。故乡是座小小的山城,青山隐隐绿水环绕,城虽小,历史倒也颇久,可上溯至春秋,甚至还要早些,所以城中留下之古迹也就不少。各条通衢大道之名称也带些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当年,我的故乡民风淳厚,社会安定,除了枪毙反革命份子外,很少刑事案件发生,至于杀人越货之事更是少之又少,别说是现今社会习以为常听说过的分尸人命案了。因此当年在我故乡发生的这起案子曾轰动一时,直至多年后有人提起还令人毛骨耸然。说起此事,还得先提及一个与此案有些关联的一个人。此人是我父亲同学,当年我父亲在上海上学,因化钱似流水,被上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20-08-21 09:30:44)
这几天,从家乡亲友们发来的信息与语音中,总是离不开三个字:热煞哉!因此不由得想起童年时晚间乘涼的情景。最早对乘涼(我们家乡把乘涼称作“吹风涼”,那吹还被读作“嗤”音)留下的印象仅是老保姆大生倌娘娘(在我们家乡的发音中大发作杜音,关于这位好心的老保姆,若读者有兴,可看拙作”垂柳依依“一文)一边摇着芭蕉扇为我打扇一边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人类大概自打有了财产私有制后,就开始为财产争夺不休,而人们对财产的积聚又是没有止境,直至到死亦不肯放手。红楼梦“好了歌”中唱道“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身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巴尔扎克笔下那位葛朗台死前那句“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他与“儒林外史”中那位为了两根灯草不肯咽气的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去年十月间,回了一次国内,本想早早就回来,却因后来国内发生了新冠疫情,中美之间断航,于是只得在家乡多耽了些日子,直至后来航班恢复,这样一来,在国内就耽了八个月。刚回去那些日子直到春节前,在家闲着无事,就常应老同学与老同事之邀喝茶聊天。除疫情防控比较紧张的那两个月外,基本每周都要相聚。老同学有的就在故乡工作,有的退休后也回到故乡安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去年我回到国内,高中老同学俞君听说我回来后,很高兴,带了些家乡的茶叶来看我,两人就山南海北的闲扯。他告诉我,他巳有三年没回国内了,因为他一个儿子在加拿大,一个女儿在美国,都巳结婚,他们的子女也都在上大学了。他与老伴两人轮流在儿子和女儿处各耽半年,以前还每年回国一次,看望看望亲戚朋友,最近几年因老伴身体少好,所以不常回来,这次他一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