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玉米穗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钱谦益,姚志卓等人精心策划的会师长江战役,结果却无疾而终令人失望,原因在于西南和福建的抗清主力都没有出动。就西南方面看,孙可望让姚志卓带回的信息是许下了从长江中游东下的诺言。当时,他同李定国之间的嫌隙已经比较深,李定国率兵向广东推进,另行开辟战场。孙可望直接指挥的军队驻扎在贵州和湖南西部的少数州县,孙可望一方面想在抗清战场上取得辉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鲁监国朱以海自舟山失守以后南下福建厦门。当时他手下兵将还留有不少,郑成功把鲁监国的兵败来会,看成是建立自己独霸东南沿海局面的良机。郑成功自从起兵以来基本上是按照其父郑芝龙的老路子走,就是以闽海为根据地,对浙江以北,广东以西沿海武装不管是属明还是属清,一概视为异己力量,千方百计加以兼并。鲁监国政权既然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基地,漂泊无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李定国在1653,1654年(顺治十年,十一年)制定了攻取广东的计划,他梦寐以求与郑成功东西夹攻,迈出收复广东,重整山河的第一步。然而这只是李定国的一厢情愿,郑成功并不这样想。原因不是他看不到会师广东是南明中兴的关键棋,而是郑成功把以他自己为首的郑氏集团利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郑成功是具有大志的人,在明,清对峙,国土分裂的情形下,他鉴于自身力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李定国在肇庆战役失利后,并未气馁和放弃。他总结了第一次入粤作战的经验教训,确认东西夹攻,恢复广东是南明中兴的最佳战略。他再次酝酿发动广东战役,又多次派出使者前往厦门联络郑成功,详尽商讨战役部署和出兵时间。就当时形势而言,李定国收复广东的计划是正确和必要的。当时孙可望,李定国控制的云,贵,广西以及郑成功控制的闽浙沿海岛屿都是生产比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0-24 08:53:34)
四十来年前,我在国内某学校工作。某日我的一个要好朋友借给我一个新买的随身听和一盒磁带,我休息时一人在办公室,便拿出那盒磁带来听,一边看磁带上的歌手相片和简短的介绍。那歌手是成方圆,当时十九岁,是东方歌舞团最年轻的歌手(稍后又出了个更年轻的程琳),相片上的成方圆怀抱着一把吉他,眼神有点迷离,好像有点忧郁,是那种视线没有具体焦点的眼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自从海澄县易手之后,郑成功的兵力尽管还相当强盛,但控制的地盘差不多仅限于金门,厦门,南澳等沿海岛屿。为了解决兵饷来源和扩大影响,郑成功除了通过各种渠道开展海外贸易,还亲自统领军队进攻福建省会福州。1656年(顺治十三年)七月,郑军攻克闽安镇,沿着鼓山一线进军福州,被守城清军击败;郑军固守闽安镇长达一年之久,到次年(1657年)九月才为清军收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清廷与郑成功的和谈由于双方条件南辕北辙而告破裂。之后,郑成功为了加强实力,做好迎战准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654年(顺治十一年,永历八年)冬,清漳州府城守门千总刘国轩,守备魏标派人来同郑成功接洽,表示愿意充当内应,献城投降。郑成功派大将洪旭,甘辉等带领军队于十二月初一日夜间进抵城下,刘国轩果然如约在城头接应,一举多得漳州。清新任漳州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清廷官员多人上疏指摘郑成功虚与委蛇耍花招并不真心归顺,连原本积极主张招抚并充当保人的浙闽总督刘清泰都上密奏说:“抚局之变,不可不防,则剿局之备,不可不早”。诸多大臣力主要“厉兵秣马以应变”。在一片讨伐声中,身居虎穴的郑芝龙深感恐慌,他知道自己的生死荣辱取决于能否帮着清廷招安儿子郑成功。他上疏清廷一面斥责郑成功“索求不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顺治九年孔有德在桂林兵败自杀,同年十一月尼堪在衡阳阵亡,打破了清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之后,清廷满洲贵族集团经过缜密商议,决定任命大学士洪承畴为五省经略,“选调堪战将兵以期剿抚奏效”。清廷赋予洪承畴很大的权力:“巡抚,提督,总兵以下悉听节制,兵马粮饷悉听调发,文官五品以下,武官副将以下有违命者听以军法从事。一应抚剿事宜,不从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当李定国驻军衡阳时,孙可望在1652年(顺治九年,永历六年)十一月初一日亲自由贵州来到湖南沅州(今芷江)。他派大将白文选统领马,步兵五万余名进攻辰州。二十一日,明军分水,陆两路进抵辰州城下,把该城四面包围。清守城总兵徐勇命令副将张鹏星领兵出战,被明军炮火轰毙。徐勇依然据城抵抗。次日,白文选以大象为前驱,突破东门,大队兵马冲入城内,徐勇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