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在《中庸》的CH12的开始,作者子思告诉我们:君子之道,是要从自己最亲近的人伦关系作起,大到应该包含了整个宇宙,而且小到比宇宙间的最小粒子还要小。换句话说:在行君子之道时,应该是无所不包。即使我们在探讨宇宙中的最远的星球时,或者是在研究最小粒子的量子通讯时,也要以“君子之道”作为道德的考慮因素。如此才不会做出伤天害理的无法挽回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庸》CH11中,孔子告诉子思,在春秋时期的三种人。第一种人是喜欢提出奇怪言论的人以引起当时的人士的注意,並希望引起诸候的注意,可以幇助君王的富国强兵,譬如在春秋的后数百年的战国时期的法家与名家,都是属于“素隐行怪”之类。第二种人虽是儒家的弟子,笃行中庸之道,但是不能坚持,半途而废。第三种是依循中庸之道行事的人,他一切低调作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我们都知道要将天下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是一件难事。只有具有高度聰明智慧的人才可以容易地作到。同样的,为了保护自己的清廉正义,去放弃高官厚禄,也是一件难事,唯有清廉而且有仁道的人才可以作到。同样的,践踏过雪白的刀刃的尖鋭刀口,是一件难事,唯有很勇敢的人才可以踏过。 但是,在《中庸》的CH9中,孔子告诉我们要一切为人作事和治国平天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因为孔子鼓吹中庸之道,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路是一位喜欢勇敢行事的学生,所以在子路的心中有一个疑问,就是笃守中庸之道的人,是否强者呢?在《中庸》CH10中,孔子的回答是肯定的,就是说:笃守中庸之道的人可以算是强中的最强者。孔子举例告诉他,宽厚包容的人,和好勇斗狠的人都是两种极端的人,但是都比不上和顺待人与笃守中庸的人,这才是最强的人。这种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中庸》CH8中,子思记载孔子推荐颜回(颜渊)为榜样,希望他的学生效法颜回。孔子说:顏回的学习心态就是学得一件好事后,就牢牢地记住在心中而不会忘掉去做好事。在《中庸》的CH2、3、4、5中,都是记载孔子叹息中庸之道的不能推广。而在CH6中,孔子推荐舜是大家的榜样,去让他的学生效法。舜在孔子的眼中、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圣人,但是离开春秋时期很远,他的学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孔子在春秋时期,常常叹息中庸之道很难普及,所以在《中庸》CH5中,子思记载他曾说过:“道其不行矣夫。”他叹息中庸恐怕是很难推广啊!所以在孔子深入的探讨后,在《中庸》之CH4,他曾说过:“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先将CH5的《中庸》原文与白语文登出,再讨论:〖中庸CH5原文〗子曰:“道其不行矣夫。‘〖中庸CH5白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孔子一直鼓励他的学生笃行仁道,並且以中庸之道为人作事,孔子了解能长期保持中庸是很难的,所以推举出一位古代的圣人舜为榜样,以便大家学习。以今日的术语就是英文的rolemodel。在《中庸》CH6中,孔子描述1、舜的为人是:好问求知识、並且喜欢省察亲近人的忠告,並且隱恶揚善。2、他的行政原则是:择取合乎不偏左也不偏右而居中间的道理施用于民。所以孔子非常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人在世上、是一个很聰明的动物。比起其他的动物,人的确是万物之灵,非常聰明。但是,人就是因为有此小聰明,就纵容自己于欢乐遊戯之中,或者于酒色财色之中,甚至导致傾家蕩產的地步。孔子在《中庸》CH7,就形容这种人就好像有些动物不知道避开陷阱而被人驱入。在孔子眼中的这些自以为聰明的人,往往连一个月都不能奉行中庸之道。先将CH7的原文和白话译文登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般人大都可以了解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但是他们常常被自己的欲望掩盖,所以不去执行。虽然心中了解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有中庸的方法去处人作事,但是知而不行,等于不知。在《中庸》CH3中,所以孔子说:“民鲜能久矣。”先将〖中庸〗CH3的原文和白话译文登出,再讨论:〖中庸CH3原文〗1、子曰:,2、“中庸其至矣乎!3、民鲜能久矣。”〖中庸CH3白话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孔子时期,那时候的教育水平,是普遍的低落,即是有孔子在当时的推广“有教无类”的政策,一定还有很多的文盲。即使也有些文人、虽然受过教育,而自以为是,以为高人一等,会常常作出不合中庸之道的事情。因此孔子就去深入了解为什么中庸之道就很难推行的原因,在《中庸》CH4中,孔子就说出他探讨的结果:孔子是一位非常講究美食的人,所以他就以飲食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