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少私寡欲,绝学无忧(19) 老几 《道德经》第十九章原文是:“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字面意思是:聪明智巧断绝的地方,民众得到百倍的利益;仁义断绝的地方,民众恢复原始孝慈的本性;巧诈和功利意识断绝的地方,看不到盗贼。圣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4-04-24 04:47:53)
送别寡言博老几惊悉寡言博去世,心里不禁隐隐作痛。我很早就在万维网注册,真正开始写博,是和寡言几乎同时。如今不期英年早逝,未免有兔死狐悲之感。有个时期寡言的文章必看。和寡言谈不上是同好,观点上更多时间是辩友,少有一致的地方。这些观点上的不同和交锋,丝毫不影响我对他的尊重。寡言的博学多识,独立认真的思考,尤其是他对历史事件的独特剖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老几 《道德经》第34章讲作为自然法则的“道”,无左无右,可小可大,遍布上下,积小为大的原理。“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译成白话意思是:“大道广泛,遍及左右前后。万物均依赖道生长,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道虽小天下莫能臣 老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德经》32章白话一点意思是说:道恒常是无,寂寂无名而质朴。道虽小看不见,天下却没有谁能够驾驭道。侯王如果能够依照道的法则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4-11 14:20:35)
凡所学,皆有梦乎?老几俗话说:凡所学,皆有所用。最近突然发现,凡所学,皆有所梦。老几这个发现,是否可以称其为几梦定律?儿时常被大娃欺负。不服,奋而习武。反正没什么正经文化好学,冲拳踢腿就成了主业。早晚空练千遍,白天实打不停,梦里也与人纠缠不清。直到有天得行家演示四两制千斤之法,方知花拳绣腿打万遍也白搭。至此武梦不再。少年浑噩到了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道,可道,非常道(1) 老几 《道德经》开篇对老子思想做了总体解释,告诉读者怎么样看待全篇所论的“道”,表明了万物同源的宇宙本体观,以及探索“有”“无”的方法和意义。对于这首章的理解,特别是对于“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对老子思想的解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老子的“玄虚”是指什么?
老几老子讲“玄”“虚”。后人无知,造了一词“故弄玄虚”,成了虚伪不切实际等等最为形象的代名词。在现代疑古排古思潮中,“玄虚”又成了搞臭化传统思想文化的粪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3-30 18:34:37)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老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我们说了老子“和光同尘”的智慧,这《道德经》第六章就直接用“同尘”的比喻手法以母性的生殖器来解释道的特性。这种“粗俗”的写法与儒家的“道貌岸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用白话翻译一下,本章意思是说:道虚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10)
老几
《道德经》第十章原文是:“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字面意思是:形神合一,能保持不分离吗?练气使身体柔顺,能恢复到如同婴儿状态一样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试用老子的智慧来看毛泽东
-答'江集傲'网友
老几
谈论毛泽东的很多,但是用老子的智慧来分析看待毛泽东的很少。借着谈和光同尘的这个机缘,就从原理上,试着简单说说毛的目的、手段、成败和影响。这个题目太大,我的道行有限,只能试着站在道家的角度,抛砖引玉,谈谈个人的看法。
毫无疑问,毛是有理想和远见的思想家,而且深谙老子的智慧。这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