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2007-10-04 23:13:19)
转帖:思诚乐华
在人的一生中,要面对很多关系与很多人相处,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夫妻相处之道:千万不要小看了夫妻之间的关系,如果夫妻关系相处不和谐,将严重影响双方的身心,工作,与生活,甚至波及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可以说,夫妻相处是重中之重:一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主要原则:1、千万不要互相“挑毛病”。2、不要试图互相再教育。也就是别妄想改变他,她的本性。3[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7-07-22 19:14:56)
-----大学生学习老子《道德经》心得集锦
作者:邱卓
《道德经》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孕育原始生命的海洋,润物无声的春雨,美丽如画的湖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水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在一次课上,某位老师让我们选择几样东西带到月球上,水得到了全票。没有水,我们何以生存?
我们用温柔如水来形容女子,这是水的“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7-03-24 22:20:02)
作者:电信系通信0208班姓名:李晓静学号:012002010204
学习了《道德经》,虽然并不非常深入,但《老子道德经》其中的每一课,每一个主要的观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让我受益的莫过于第七十六课——“大怨”了,从中我学会了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人皆尽知。而且谁都清楚,即使自己不原谅别人,对别人也没有任何影响,反而使自己在长期的怨恨中陷入泥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黄建如
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峡谷上,西坡长满了松、柏、女贞等树,而东坡只有雪松。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东坡的雪总是比西坡的雪下得大,当雪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树枝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其它的树因无此本领,便无法在东坡存活。
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是“永不低头”、“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有句名言:“上善若水”。水,蓄养滋长,周沛万物;远涉万里,以汇江河。可凝为皑皑冰川,可化为茫茫云雾,可润物无声,为千家万户送清凉……实践“事善能”,因其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它的事业没有不成功的,这体现了水的善于变通和博采众长的科学性,体现了水谦卑自信和勇于进取的发展观。长江之水发于西陲原野,融坚冰,过雪原,穿群山,越峻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水无常形,但水安居卑下,甘位幽*,始终把自己摆得低低的,栖身于“众人”不愿处的位置,但它却什么也没有失去。执政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的是群众路线,执政者的执政地位其实就建立在自己的服务地位上,执政权力的巩固与否,取决于人民群众对其服务能力的认可度、满意度。“高下相倾”,权力的得失,民心的向背是一个动态的互变、互根过程。高高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天地有信,罗列星辰;日月有信,分割昏晓;四季有信,寒暑分明。水的信德体现在方方面面:潮汐守信,涛声依旧;风云守信,冬雪春雨;江河守信,归于大海……
“信不足,有不信矣”。老子认为信用丧失的根由是诚信沉沦。《说文解学》:“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作为伦理范畴,诚信的基本含义就是遵守信义,重视诺言、言行一致。诚德是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梁媛媛
读大学之前,我一直是一个极其乐观,总是面带微笑的女孩子。由于成绩优秀,父母和老师都视为明珠,爱着宠着;又因为性格开朗、随和,和同学们相处非常融洽,有一帮极铁的朋友包围着。我满以为离开家乡到这里读在大学不会有很多改变,可实事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刚进大学,因为没有被录到第一志愿的院系,心中就隐藏着一丝遗憾。后来,各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8-04 13:43:44)
作者:庄金明
最早接触《老子道德经》是上高中时,有一同学在其范文中引用“道可道,非常道”。当时觉得很玄,不知是什么意思,这就是《道德经》给我的第一印象,但在学习《老子》后我开始被它所吸引,因为它语言优美,文字简洁却内容丰富,思想博大精深,包含着深邃的哲理和睿智,使我学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道理。
有人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考上大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8-02 19:29:31)
作者:李桂生
看的书多了,发现很多“狠人”都与《道德经》结下了不解之缘,且不谈军事家中《道德经》研究者到处都是,更不谈政治家对《道德经》倍加垂青,便是建筑师中也不乏它的追随者,原来《道德经》包罗万象博大精深,《道德经》有如此魅力,影响之大驰名中外,横穿古今,于是对《道德经》我更多了几份向往。于是带着几分激情我选修了《道德经》。上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46]
[47]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