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2010-01-14 18:51:51)

叔叔告訴我一個三聚請安的故事。
「三聚請安」,另又名叫「三鹿請安」,是有關動物農莊的故事。
叔叔啊,我愛聽故事,特別是動物故事,就給我講這故事吧。
叔叔說,大概三年前罷,是一請安,由中國經加拿大轉介,抵達美國,許多美國猫猫狗狗被請,就上了天堂,永遠安息。跟著歐盟的希臘、波蘭、瑞士,也驗出有三聚請安從中國入口,在給人吃的食品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自由主義,是許多政治思想中的一種主張,和自由本身,作為那些人生、哲學、藝術對象的看法意見,二者重點不同。
自由,簡單言就是自己為由,我是自己的主,我要自發、自決,不願意被打發、被決定,所以說「不自由,毋寧死」。不自由,等于不是活人,形同受操縱的行屍走肉,這樣的話生不如死。死人至少還是死了的人,為自由赴死的人,捍衛了做人的基本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置「自由」于政治思想之中而為核心價值,有助促進民主、人權保障。人應自由,是必然之義,我個人自由了,人人也都一樣自由了,如是大解放,則天下太平,道理好像很簡單易明,無待辭費。但由個人到人人,怎樣才真的自由?卻並不是想像中之簡單。
關心自由的政治思想,為自由主義,源遠流長,至少有二千年的歷史。若要獲取當代自由主義政治哲學的成果,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懺悔錄》是盧梭的認罪錄,不僅诚實記下自己過去大半生的罪過,更詳錄其悔恨之意,痛感社會敗壞,沾污純良的心靈,蠶蝕掉美好的生命。當回到祖國日內瓦,經歷一次靈性更新後,他再行適應了改革宗的嚴謹教會生活,並以加爾文所設計的日內瓦,作為政教合一的神權共和國模範,觀念趨保守,甚至反對設市劇院,認為將敗壞當地單純的民風。他主張返樸歸真,不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生而自由,天賦人權,主權在民,是當今舉世之人普遍的民主夢。不過美夢成真,憑一紙「社會契約」,已知確不足夠。選舉再是公正,憲法再是完善,大眾的意願再是明確,人民的力量再是洶湧,民主仍可為表面形式,僅為曇花之一現。民主的常軌常道要實現于公眾空間,浸透公共廣場以至公民社會,還需盧梭所說的「普遍意志」,或羅爾斯的「公共理性」及哈貝馬斯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人行事會給自己和別人個「好理由」,但下面常還另有「真理由」。這真的理由,別人不知或連自己也不知。奉教的人更容易為自己找到好理由,卻未必反思到自己的真理由。這是何以有時越像虔诚的,越易給人偽君子的印象,因見他言行不一。當等到許多人同意了一個好理由,個中之人必另存自己的真理由,想要所有成員的真理由與團體的好理由完全一致,絕沒有可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信」與「理」,本為人性所具,若有放失,即使只缺其一,生命也總難以踏實。信不乖理,理不背信,信仰與理性,相得則雙全,離異則兩敗。按照經驗,人開始時每容易甚麼都信,後專揀認為有理的才信;再後發現,理有不盡,變得甚麼也都不敢信,頂多半信半疑;最後老成,願意凡事相信,因事皆有因,各從其理。這裡概見三階段,不是人人一生都會經過。首先人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筆者近談儒家是宗教,有網友表示那麼多事好說,何以偏要重複說這個,無不無聊?無聊不無聊,並不是你我一二人能決定的,因一直有人在說儒家宗教的問題,你說無聊或我說不無聊,都不管用,研究中國文化和關心中國未來的人,每每說著說著就多少會涉及上了這個題目。这儒家是不是宗教的命題,根本不是我一人故意提出來的,自五四以來,一直在提,卅年前任繼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哈貝馬斯在他八十華誕前的講稿《「後世俗」社會:意義何在?》(2008),宣言聖俗文化戰爭終結。啟蒙後的現代化,意味宗教無所不在的時代終結,又世俗化的開始。人們發現,現代自含價值,非盡傳統決定;現世自具使命,不是供進入來世作中轉站;凡俗自得意蘊,未必即塵累須全都代以神聖。故此世平凡之俗,本身有本身之義理,無待神聖方好生存。宗教遂逐漸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我們有幸處在當代,可獲考古資料、地下文獻、傳世文獻三重證據,從夏商周三代起一直看下來,明白貫串中華文明中的那「禮」,應該是個以禮為教的宗教。孔孟思想,承三代禮教,故儒家亦為儒教,是儒家在教化與政治思想之外,宗教實踐之一面,乃為禮教慧命之所寄。
可惜這儒教自漢代起屢遭媚權儒生的竄改,面目全非。宋明理學一度復興儒學,恢復儒之為教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