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秋北京篇(二):秋游香山植物园 (图)

来源: 2007-11-05 07:12:0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京西是北京的上风上水的宝地,名胜古迹集中。香山植物园颐和园,是我每次回国必去之地。今次因为没有订到我最喜欢的位于香山的酒店,当天去当天返回城里,只去了香山和植物园。10月18号,正值仲秋,香山植物园的秋花秋叶,秋山秋水都在秋日和阳中展示出最宜人的秋意。香山植物园的园林艺术一向是北京园艺的最高的境界 - 是自然和历史文化的结合。今年秋天的独到之处是,两个公园都有奥运题材的花坛佳作,北京城高涨的奥运情绪由此可见。

香山公园 正在举行红叶文化节,虽然我刻意挑了个避开人潮的周四去的,但还是人满为患。



                                                                                                     香山公园大门口前出现可爱的福娃

                                                                                                 喜欢这个五福娃坐红叶的设计 - 给个近影。



香山公园一进门当年皇帝来香山时休息下榻的大殿的刚刚变色的枫树



喜欢这种菊石园艺造型,非常中国。



只有在中国的公园才能看到这种类似中国山水画里的菊花与石的造景。



菊花及灌木修剪而成的运动人物造型。看到后面那个踢毽子的人了吗?
前面的人在抖空竹。



抖空竹的人侧影



菊花木车。 住在香山饭店时,早晨喜欢散步到后面这家小店吃早餐。有北京的油茶油炒面。
天气好的日子,坐在院子当中吃,一抬头就看到香山。环境很不错。



小店前面路边的花坛有几只可爱的小猪,今年它们是主角。



从香山别墅后门出来,远眺西山的山和塔



香山的红叶小径 



香山松林餐厅外的小石子路和路边的木椅子。



香山美丽的小叶片树林和通幽曲径



植物园东门入口处奥运五环造型的花坛



植物园的月季园在金秋十月还开满娇艳的月季花。



虽是秋季,感觉是满园春色



月季和远山



月季和垂柳


月季园间的小路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关于月季花的诗句被刻在一块石头上



植物园热带植物馆前的菊花花“毯”



热带植物馆前的菊花塔



植物园中最清静最开阔的宛秋苑



远上寒山石径斜-中国的园林才有的的意境



既有中式寒山,石径的意境,又有北美开阔,人少的优点,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虽然秋叶不象北美那样绚烂艳丽,但这里的秀丽及禅意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植物园中大型奥运花坛








植物园奥运花坛全景



钦佩设计建造这片花坛的园林大师能工巧匠



高高的白杨树 - 看着很亲切。好像是北京才有的树,北美没有。



秋菊花木



植物园内曹雪芹纪念馆入口



曹雪芹纪念馆 - 据说曹雪芹生前是在这里写下红楼梦的



曹雪芹纪念馆短墙和秋菊



纪念馆后墙 - 非常有味道的中式平房



曹雪芹纪念馆附近的黄杨茶室的入口处有一面墙,陈列着茶具 - 这好像是新建的。



墙的另一面



植物园的水和桥



植物园的草地上陈列着这样的刻着古诗的石头, 为植物园的自然美景增添了人文历史的深度,
这是我非常喜欢它的原因之一。美国的大自然美是美,但只是自然,缺乏文化底蕴。



丁香园前刻着杜甫的诗句的石头 - 春天来植物园时可以看到成片的丁香林和桃花林,丁香的香气弥漫在空中,令人愉快。



中式的造园 - 有人工痕迹的小径。和美国的纯粹的自然的小径相比,我还是更喜欢中式的,因为有人touch过的自然就有了一种温暖和智慧。

次秋游,喜欢植物园胜过香山。植物园地方很大,人又相对少,没有香山的拥挤嘈杂,让游人能有更多空间更好地享受自然。当然我在两个公园都很享受中国园林中的人文和自然和谐统一。 回家的路上,出租车司机说,香山到周末还要挤,车进不来,停在很远的地方,看红叶的人潮人挨人挤人地走很远的路走过来。为什么大家都往这里挤?因为香山红叶太有名了。当晚的北京晚报上说,为了疏散秋天看红叶的人流,政府在京郊周围的山上种了很多彩叶树,大家可以有很多地点看红叶了。 今后的秋天赏叶,也许人们改变一下习惯就不用挤了,但也许问题还没有解决。一位出租车司机说,周末到郊区的路上也大堵,要走就得起早,六点钟离开城里,早点回城,才能避开人潮。
这不仅仅是北京的问题,中国各地有很多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的名胜,很可惜都人满为患,失去了好意境。 我们正生活在中国历史上人口最多的时代。

植物园的空旷,让我想象了一把,如果将来中国的人口少下来,中国也象北美一样不拥挤了,富裕的中国,加上丰富的人文自然环境,我们的子孙后代在这片土地上会过的很不错。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千佛千面千年的微笑 – 2007云冈石窟行 (图)
•  2007秋北大行 -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图)
•  篝火鬼故事会, being tricked - 07万圣节手记 (图)
•  北京第一座现代化国际标准化的博物馆-首都博物馆 (图)
•  十月相册 - 美国儿童的快乐回忆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