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烟一缕入大漠(十八)重庆七中一连六排 (上)

来源: Miken 2024-04-17 07:52:4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442 bytes)

重庆七中一连六排(上)

 

悠悠岁月回首看,一连六排不简单。

人才荟萃星光灿,笑傲七中情何堪。

 

听到标题,读者也许会想作者是不是神智不清。好好的一所中学怎么会变成了军队编制。如果稍为了解一下,文化大革命中,全国人民学解放军震天价的响,那就不难理解了。

 

文化大革命改变了旧世界,中学当然也不例外。1969年复课闹革命时,小学三届毕业生同时进入中学,变成了一连,二连和三连。66年毕业是一连,67年毕业是二连,68年毕业是三连。名义上是三个连队,其实大家都是初中一年级,学一样的东西。理论上讲,低两个年级的弟弟可以算是同学。文革中的独特产物,历史上恐怕没有第二。编班随机分配,有幸地,被编入了一连六排。

 

就近入学,七中(2020年改为重大附中)的生源包括重大和建院子弟,制药厂和丝纺厂子弟,以及沙坪坝北街居民子弟。将近三十个班中一连六排绝对独领风骚。倒不是因为学习成绩好,有多少人考上重点高中,而是该班在学校文体方面的杰出表现。

 

文革初中,学习根本不重要。想什么时候逃课就什么时候不去。老师不敢管,父母也懒得管。课堂上反正也学不到东西。物理变成工业基础(公鸡), 化学变成农业基础(母鸡)。数学是丈量农田和计算收成。语文历史全都是政治。英文是 Long Live Chairman Mao ! 和 A Long Long live of Chairman Mao!

 

青少年旺盛的精力总得找地方发泄。这样文娱体育就成了表现自己的好地方。文革前,七中足球队是全国中学生第六名。三元,也就是前文一起扒火车的三超哥,继承了这一光荣传统,是球队的绝对主力。可以把足球从中场带到前场,然后把足球又带回中场,不知道是不是只带球不射门的原因还是其他原因尔后未能进四川队。经常踢足球又不洗袜子,所以未见其人先闻其味。可想其威力有多猛。

 

虽然其臭无比,但很多同学还是愿意与三超哥交往。原因有二,其一是学校名人,其二是地地道道的搅屎棍,社会活动能力极强,也就是现在说的暖男。十处打锣九处有。

 

虽然七中是以足球出名,但当时学校排球也不差。校男女排球两大绝对主力(川陵和谢敏)也出自本班。两年后,一连学生因年龄关系都要下乡,三连学生如果出生不好也不能读高中,唯独他们两人可以读高中,因为学校需要保持排球队的实力。班级男子排球赛,他俩和也是排球队的大扁和罗班长,外加足球三超哥和我,打遍全校无敌手。

 

体育方面已经够出风头了,岂不知文艺方面更是有过之而不及。有义同学虽然在学校时间不长,但算得上是学校名人。几年前同学会时,听说是七中十大杰出校友之一。只是没有机会去校友室观赏一下他的照片和事迹是怎么写的。

 

有义同学应该是沙坪坝街上居民子弟,在宣传队吹笛子。大约在上学时第一年末还是第二年初,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来学校挑人,一下子被选上。可谓天之骄子,整个西南地区就一个。没毕业就参了军,而且还是文艺兵,还是西南地区的头牌。那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呀! 后来,有义同学下海经商,成为小天鹅集团成都总代理和重庆成都商会的会长已是后话。

 

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可以说是最具有艺术感,也是最受欢迎的。红色娘子军两大主角吴清华(亚丽同学)和洪常青(渝生同学)均出自本班。云南支边后班级合并,连长(佳眉同学)和小战士(扬宁同学)也被本班收编了。除南霸天外,主角差不多都聚齐了。

 

全校同学,特别是本班同学,差不多都会猜吴清华和洪常青会不会走到一起。毕竟是同班,天天一起上课,课后又一起跳舞。日久生情也不是不可能,看起来也还挺般配。不知道是情未浓,还是缘份未到,还是造化弄人,終未成为伴侣。不过,他们俩还是好朋友。

 

云南同学会时,同学们叫他们俩跳一段。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跳得天衣无缝。看来还是心有灵犀。两人又相约同机返渝。好一段佳话。除了跳舞的主角外,还得加上本人响亮的小号声(见号声嘹亮一文)。以班级为单位,一连六排在学校肯定是一骑绝尘。

 

不过,一连六排的故事,如果没有我这一角,肯定不够精彩。不是号声多么嘹亮,不是手榴弹掷得多远(五十米,全校第一),也不是在千军万马中过了高考独木桥,也不是大鹏展翅不远万里到花旗洋插队,也不是获哥大博士后在中学当付校长和在大学当教授,而是在班上的 ‘负面 ’ 影响。

 

(未完待续)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