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警官游行事件看在美华裔的'品牌营销'

来源: 尤其开心USA 2016-02-20 07:02:1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781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尤其开心USA ] 在 2016-02-20 08:04:48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调研近180年的品牌历史,再粗浅的认知也可以看出脉络:大牌之所以称之为大牌,是因为有历史为他背书。经常都查着查着就会恍然大悟,哦,这个东西是这么来的,这个品牌的精髓在这里。经常写着写着,就会懊恼,为什么和我有紧密联系的中国就没有有影响力的品牌?写着写着,突然想到,在美华裔不就是“品牌”吗?

 

那么从分析品牌的角度看族裔形象的营销会怎样呢?真是挺有意思的话题!

 

我们整个民族从小被教育艰苦朴素,任劳任怨,整个民族大面积地缺少审美和基础建设的科普教育,故而会尽量简化地边比对边陈述。

 

在美华裔历史和现状:

1882年《排华法案》禁止华人移民成为公民。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禁止某个特定族裔群体移民的法律。1902年,《排华法案》成为永久性法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同盟抗击日本的时候,华盛顿1943年通过另一项法律废除了华人移民禁令。2015年6月5日,参议员Senator Bob Huff SJR23法案通过参议院要求美国国会正式向加州华人道歉。

 

在排华法案通过前的1880年,华人人口10万5千4百余人,1940年华人人口已经降到7万7千多人,占全美人口比重的0.06%。2015年,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信息,在美华人的人口已达到452万(不足1.5%),出生在国外者占273万(一代移民),是少数族裔中仅次于墨西哥群体的的第二大群体。墨西哥群体超华裔人口5倍。但目前每年墨西哥和华裔新移民的人数相当。

 

华人家庭中位收入6万8435元,低于亚裔平均水平。华人25岁以上学士学位比率52.7%,远远超过美国平均30%的比率。

 

 

以上信息与大牌的历史相比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华裔在美国绝不是大牌。时尚界的大牌历史最悠久的是近180年历史的爱马仕。华裔这个民族从历史溯源,到人口,到影响力,都距离”大牌“太远,就是少数民族。

 

2、对自我定位不清晰。 每一个大牌在创建品牌初期都会有非常清晰的实用性定位。华裔迄今为止定位都很模糊,搞不清楚自己在美国社会的地位。有一条信息应该可以说明:即美国国会尚未对《排华法案》向华人道歉,维基百科中文信息有误。并且没有一条中文信息能够完整地陈述《排华法案》国会道歉目前的进展情况。要知道美国国会通过各种道歉法案对美籍日本后裔和非洲裔道歉过。《排华法案》只有在加州的议会道歉,众议院表示道歉,国会尚未表示道歉。之前有过表示“遗憾”,要知道表示”遗憾“虽然已经是进步,但距离道歉还有距离。这是真真的耻辱。

 

咦,怎么没人张罗出来游行呢?该出来游行了!

 

3、大牌是分类和细节的系统化与精工化。大牌的每一个环节的制作都值得推敲,工艺流程的精工化让品牌在成为大牌的历史上步步为营。华人在谋求生存和在对美国社区的融入上有非常明显的倾向性。在行业划分上处处都缺人。人口比率少是一回事,在很多行业里没有涉足是另一个问题。尤其是在有影响力的行业里显有华裔崭露头角。所以这个问题用华裔这个“民族品牌”做比对就非常牵强。

 

美国这个国家机器是由众多独立系统的独立运作来支持的。比如,三权分立的行政、司法、立法各自独立,比如国家公园,遍布社区的图书馆系统,金融保险杠杆儿系统,公立教育... ...系统都非常独立。就是说,无论谁来做总统,这些基本的建设格局都不会有变化。

 

而这些基础建设部门里华裔非常有限,关注就更有限。自然涉及到整体民族对美国的游戏规则理解有偏差。谁都一样,自己家人在,爱不爱的总会多去看两眼,自己家人不在自然很少去关注。

 

不了解法规找法规去,不了解规则找规则去,游行算哪个系统部门?对华人影响力最大的《排华法案》不是通过游行来废除的。

 

5、大牌不等于奢侈品。没有任何大牌在起家的时候定位是奢侈品,大都定位是实用和精工。在历史的沉浮中,逐渐变得有价值,才被赋予奢侈品的概念。品牌奢侈的概念根本上源于历史的背书。

虽然美国的历史并不悠久,但在美华裔在美国的历史与其他民族相比确实算不得长。只能说,我们正在经历历史,创造历史。

 

工业大发展和战争是各种品牌展露头角的契机。犹太裔和日裔都在二战后,稳稳地完成了民族崛起和形象定位。说起金融、好莱坞娱乐业,一闪而过的是犹太人;说起精工高科技,一闪而过的是日本人。华裔呢?

 

6、 大牌是什么?大牌就是影响力!看出来了吧,真正的奢侈品是影响力!

通过什么方式产生影响力,通过什么方式来为自己定位?这才是我们要为自己和自己民族考虑的问题。

 

7、大牌和百货业之间的并购是品牌延续上至关重要的部分,也是商战里十分精彩的部分。民族之间似乎不存在并购的可能性,但免不了互相影响。在民族融合中,如何优化自己的民族,如何让各自民族最优质的文化渗透到其他民族,以达到文化统治是值得尝试的事情。

 

梁警官这件事,游行向来不是华裔的标签儿。显然,我们的文化没渗透给黑人,反而被黑人渗透了。没听说犹太裔,日本裔,印度裔在美国靠游行起家呀。到底想给自己贴什么标签儿呢???

 

8、大牌一定是注册商标,它是合法的销售品牌。

在美国,一个人注册的公司也可以被注明是“集团”,“国际”性质的。在美国的文化中倡导个体的价值。因此荣获“总统奖”都是一堆的人,没什么特别的,任何代表性的单词都不具备任何意义。

 

举个例子:美国某某国际集团CEO,挺厉害的头衔吧!实际上很可能是只有一个人的皮包公司。这个总那个总的随便叫,那就是自己给自己加油。这就是个体意义最大化,“代表”两个字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群体号召力,那就是忽悠新移民的。所以在美国被“代表”了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通常,美国居民是不会拿这种东西来当卖点的。美国化的思维,谁都代表不了谁,谁都领导不了谁。有共鸣的事,大家一起做!

 

总而言之:在美国真正有号召力的是市场,科技等部门的影响力。那是真正的实力!

华裔的定位要基于美国市场和科技的发展方向,在应用领域中逐渐建立独一无二的影响力。

经历历史,经历打造“华裔品牌”的过程。想给自己贴什么标签儿,值得每个长着华裔面孔的人去思考!

 

所有跟帖: 

这是很复杂的发展策略,需要非常紧密的族群联系。犹太人有宗教做纽带,日本人有极独特的族裔特性,中国人则不太容易。 -zhuozhuo- 给 zhuozhuo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20/2016 postreply 09:14:38

我现在觉得这根本上是文化的问题 -尤其开心USA- 给 尤其开心USA 发送悄悄话 尤其开心US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2/2016 postreply 12:08:1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