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查询

输入关键词:   按标题:   按作者:   隐藏跟帖:  
备份档案: 当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页次:5/8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201250, 共351  分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首页] [尾页]
    #跟帖#  在上海制造"三停(停水,停电,停交通)"来对抗文革。 [几曾回首] - 继开(338 bytes ) 2013-04-13
    #跟帖#  文革最早的打砸抢份子,如北京"联动"都是高干子弟,也就是保皇派。 [几曾回首] - 继开(176 bytes ) 2013-04-13
    #跟帖#  胡守均被称为猴子是因为他的组织叫"孙悟空"。 [几曾回首] - 继开(0 bytes ) 2013-04-13
    #跟帖#  照片在这里 [几曾回首] - 继开(73 bytes ) 2013-04-13
    #跟帖#  这个贴子究竟贴过多少次?二千万次还是三千万次? [几曾回首] - 继开(0 bytes ) 2013-04-13
    #跟帖#  她是遵循毛教导:阶级斗争必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只对少数人讲不行,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都知道。 [几曾回首] - 继开(0 bytes ) 2013-04-13
    #跟帖#  这是我亲眼看见的,版权归本人所有。 [几曾回首] - 继开(0 bytes ) 2013-04-13
    #跟帖#  复旦大学的主要造反组织是红革会,是反张春桥的。后被工总司砸平了。 [几曾回首] - 继开(340 bytes ) 2013-04-13
    #跟帖#  读得不入调主要是入声韵。用南方话念仍同韵,入声在普通话(北方话)中已消失。 [几曾回首] - 继开(0 bytes ) 2013-04-13
    #跟帖#  前朝遗民太蹩气,就上论坛骂几句。反共大业虽不成,精神胜利是要滴。 [几曾回首] - 继开(0 bytes ) 2013-04-12
    #跟帖#  他们不是台巴,台湾也可叫匪区啊。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10
    #跟帖#  毛死后头像才上人民币,中国有很多中山路,确没有泽东路。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10
    #跟帖#  不喜欢她的人显然不止几百人,不然闹不出这个声势。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09
    #跟帖#  象文革,比打倒四人帮还高兴。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09
    #跟帖#  现在又受禽流感的劫难了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09
    #跟帖#  为了上大学,进工矿,参军而献身也比今天为几張钱而献身要价高得多。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08
    #跟帖#  当共产党真麻烦,还不能纳妾。国还是国民党好,没这规矩。 [几曾回首] - 继开(8 bytes ) 2013-04-08
    #跟帖#  改革开放的进步意义在于让人民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钱就是最重要的,为了钱可以献出一切。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08
    #跟帖#  这种事是有的,但不是普遍现象。今天也有,为了上镜,而和导演潜规责,为了钱的三陪女。比当时多。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08
    视频-老女排齐聚缅怀陈招娣 回望女排辉煌历史 [几曾回首] - 继开(520 bytes ) 2013-04-07
    #跟帖#  中国所谓"正史"大多数是司马迁一人说了算的。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07
    #跟帖#  那些尚未推倒重建的老房子現在轮到外地来沪打工者住了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06
    #跟帖#  同济大学校长,留德桥梁专家李国豪说:工人也要用煤气,卫生设备别人会有意见。 [几曾回首] - 继开(651 bytes ) 2013-04-06
    #跟帖#  同济大学校长,留德桥梁专家李国豪说:工人也要用煤气,卫生设备别人会有意见。 [几曾回首] - 继开(651 bytes ) 2013-04-06
    #跟帖#  作为对比,你可以搜搜蒋委员长的。别说灾区,去工厂,农村视查也行。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06
    #跟帖#  49年不是老蒋最差一年,61年是老毛最差一年。老蒋时期人口无增加,49~61呢?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06
    #跟帖#  有啊,新生活运动。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06
    #跟帖#  反正中国无论什么主义,你们都不会満意。民主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06
    #跟帖#  三门峡水利工程是九十年代的。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06
    #跟帖#  没人否认秦始皇的功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记入历史史册。尽管这些人都遭人遣责。 [几曾回首] - 继开(58 bytes ) 2013-04-06
    #跟帖#  杨希是女排主力主攻,郎平接了她的班。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06
    #跟帖#  不开窃没关系,闲眼瞎说就是你的不对了。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06
    #跟帖#  那从清末到48年中国人口几乎没变,经济岂不是大飞跃了?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06
    #跟帖#  我是说中国传统上的知识份子,毛即不是秀才,也不是传统上的知识分子。鲁迅也不是。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06
    #跟帖#  让蒋经国当太子,反腐避开宋氏家属算不算是封建主义的复辟?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05
    #跟帖#  那是理工类知识分子,中国传统上不叫他们知识分子,而是工匠!知识分子是那些酸秀才。 [几曾回首] - 继开(6 bytes ) 2013-04-05
    #跟帖#  那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主要指人文科知识分子。 [几曾回首] - 继开(76 bytes ) 2013-04-05
    #跟帖#  这叫"莫须有".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都没这么干。也就北朝鲜这么干。南朝鲜也有隔届传位。 [几曾回首] - 继开(84 bytes ) 2013-04-05
    #跟帖#  魏京生,阮铭之流去加拿大为赖星昌法庭辩护,可见是一丘之貉。 [几曾回首] - 继开(0 bytes ) 2013-04-02
    #跟帖#  只要山姆老头子撒手不管。台湾敢不和平统一?还这么拽! [几曾回首] - 继开(0 bytes ) 2013-04-02
    #跟帖#  他能不反台独吗?丢了大陆,在台湾当个土皇帝,面子上也过不去。何况台独要算他旧账。 [几曾回首] - 继开(0 bytes ) 2013-04-02
    #跟帖#  这个功也是出于无奈。 [几曾回首] - 继开(0 bytes ) 2013-04-02
    #跟帖#  薄督军就是个例子,有好下场吗? [几曾回首] - 继开(0 bytes ) 2013-04-02
    #跟帖#  中共不反贪,他们逃什么逃?在国内继续贪就是了。 [几曾回首] - 继开(0 bytes ) 2013-04-02
    #跟帖#  贪官是不会为中共说话的。他们为搞身份,搞政治避难玩转轮了。 [几曾回首] - 继开(0 bytes ) 2013-04-02
    #跟帖#  这玩艺,越战期间台湾北投美军招待所一样地干活。 [几曾回首] - 继开(0 bytes ) 2013-04-02
    #跟帖#  台湾有香蕉,槟榔,干蔗 [几曾回首] - 继开(0 bytes ) 2013-04-02
    #跟帖#  我看你是在此努力是为政治避难捞资本吧?这是政治上的贪污。 [几曾回首] - 继开(0 bytes ) 2013-04-02
    #跟帖#  是毛沢东 [几曾回首] - 继开(0 bytes ) 2013-04-02
    #跟帖#  中美有正常外交关系,双方都有不少人在对方。 [几曾回首] - 继开(0 bytes ) 2013-03-31
页次:5/8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201250, 共351  分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首页] [尾页]
备份档案: 当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输入关键词:   按标题:   按作者:   隐藏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