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查询

输入关键词:   按标题:   按作者:   隐藏跟帖:  
备份档案: 当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页次:6/64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251300, 共3196  分页:  [<<]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 [首页] [尾页]
    #跟帖#  江是民国时代高材生,从小练就了英文童子功。50年代作为电力专家被选派到苏联进修,俄文不错。此外,朗诵、唱歌、钢琴也还行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4
    #跟帖#  作为文革前清华高材生,胡好像担任过校歌舞队队长,文艺水准是半专业级别的。可惜从政经历消磨了他的英气,很早起就变得谨小慎微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4
    #跟帖#  写得好,给赵大夫网友点赞!此前读过赵大夫网友的一些亲俄反乌的帖子,不赞同但尊重不同见解,所以从未跟帖。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4
    #跟帖#  哈哈。。。 [时事述评] - 老看客(1047 bytes ) 2022-10-23
    #跟帖#  哈哈。。。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3
    #跟帖#  过兄好!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3
    #跟帖#  台湾本岛可能会比较安全,但在一些小离岛发生局部冲突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3
    #跟帖#  是一个大劫难。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3
    #跟帖#  现在的7人应当包括了总理、第一副总理,再当一般的副总理规格就不高了。国家副主席是准常委级别,其职权可大可小,取决于习本人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3
    #跟帖#  sorry, 真是我搞混了。那位是格致夫网友,也是非常厉害的观察分析高手。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3
    #跟帖#  可能性也有,但最大的可能是习的另一大亲信陈敏尔。陈比丁薛祥大两岁,刚满62。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3
    #跟帖#  确实,走向和趋势是从修宪那一刻就定了的,但短短这么几年就演进到现今这个程度,还是令人吃惊。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3
    #跟帖#  扎波罗热州有一半左右是乌军控制的。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还有,胡被迫退场时,拍了一下李克强的肩膀,这种情绪表达,还不明白吗?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确实如此。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有国际志愿军,最初是2万多人,大多是厉害的老兵油子。乌军受训的新锐精兵参战后,不少志愿军离开了,估计现在还有万把人。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感觉栗战书是那一批人中,最有正常人的人情味的。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本人不了解栗战书。他不久前访俄,说要策应俄军侵乌,对他有了一些印象。今天看视频,他试图协助胡和擦汗等动作,印象大为改观。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拿文件表明胡很清醒。习前面有两个文件夹,一个很靠近胡,而胡本人的在拉扯中到了栗战书前面、栗将其递给了胡身后带他退场的人员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乌军后来居上,其官兵素质和综合战力已领先俄军;到年底领先幅度会更大;明年的乌军即使在北约行列中都将能列于前排。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西赫尔松的俄军确实很难支撑了。乌军最快可以在本月、最慢可以在年底前拿下那里。乌方估计,至明年夏天可以收复全部失地。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所以乌军不急于推进,以免伤亡过大。他们打的是“养生仗”,主要以精确的炮火打击敌军阵地、军营、弹药油料库、后勤补给线。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今年乌克兰雨季提前了两个多星期,平原旷野非常泥泞,进攻只有沿着公路展开,所以增加了难度。同样,防守方的补给困难也更突出。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今天乌军总参的一则战报,显示乌军在赫尔松战场有了很好的进展。。。 [时事述评] - 老看客(903044 bytes ) 2022-10-22
    #跟帖#  观察和分析都非常好。第二、第三和第五点尤其有说服力。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默克尔放弃竞选连任的主要原因是她领导的基民盟在议会选举中表现不好,她表示要对失败承担完全的责任。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在胡锦涛的身体状况并无异常的情况下所做出的令胡本人错愕和抵触的决定,肯定是非同寻常的。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要不要民主,与要不要穿衣吃饭一样,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是无需争论的。要争论的是,如何处理好民主与穿衣吃饭,做到同步提高。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民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指标之一,其正当性无可置疑。但民主只是文明社会的必要因素,远不是文明社会的充分条件。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做了4届总理的默克尔依然要接受竞选,无法操控选举。罗斯福的多任是战时状态的例外,他表现好,也都经过了竞选。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任期长短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有没有真正的选举、监督和制约。希特勒和普京都是选上的,但失去制约后就独裁了。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三点:胡当时的身体状况不像有异常;胡对要他提前退场有强烈抵触;保健医生无权决定其提前退场。即使胡身体有异,也要最高层定夺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以胡一贯的性格,如果是事先已经知会的约定或安排,他不会是那样的表现。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以关注健康为由做出的临时安排的可能性居大。胡一贯沉稳、喜怒不形于色,但显然也缺乏心理准备,感到受到侮辱,竭力抗拒。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这个是太扯了。这么高规格的会议,现场有高级保健专家,又不是街坊邻里聚会,哪里有可能由居家的夫人遥控决定前总书记提前退场!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本来剩下的一点变数是李克强和汪洋能否按既定潜规则留任。现在他俩都下,而王沪宁、张又侠留任,说明习一尊已经可以一手遮天。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基本同意楼主所言。这个结果,在上一次修宪时就可以料到。再经过近四年的强化,早已是必定之数。可惜很多政治分析人士抱有幻想。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应当是以身体状况为由将他带离的吧,是谁的决定就难说了。但胡本人显然感觉良好、并无身体不适,故而极力抗争。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还有楼下cn_abcd 网友提到的张又侠,72岁了,比习还大两岁。这种留任很不寻常。他会不会以军委副主席入常?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按7上8下,汪洋也是应当上的。这本来就是潜规则,只是这一次没有遵循这个潜规则罢了。也就是说,并不是全凭年龄。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阿灰好!胡锦涛被“带到”或“带离”会场都很正常。好笑的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竭力抗拒无效、可怜兮兮被强行提前带离:))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7上8下,是指换届之时满68周岁不能留任,超过67周岁是可以的。李克强与王沪宁同为55年出生,均已满67周岁。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2
    #跟帖#  乌克兰取得抗战胜利是一定的。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1
    #跟帖#  希望能看得俄罗斯脱胎换骨。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1
    #跟帖#  这是俄罗斯的惯性思维。他们欺负甚至吞并临近小国是理所当然的,而人家不甘心当附庸,就成了俄罗斯被逼到墙角。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1
    #跟帖#  当然,6.5:1这个数字是不是很精准,咱们无法核实。但乌军损失小、俄军损失大,这是不用怀疑的。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1
    #跟帖#  实际上他是一步步给自己上套。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1
    #跟帖#  赫尔松境内有两条重要的河:第伯涅河将俄军的大部队阻挡在左岸(东赫尔松);在西赫尔松俄军又曾凭借因胡莱茨河天险负隅顽抗。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1
    #跟帖#  评论不错。我在7月22日说过:“以炸桥为分界点,此前乌军在赫尔松的行动属于战术反攻,现在则已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1
    #跟帖#  他在宣布增加征兵13万多的计划后,说了不再增兵,结果马上来了半总动员;9月初还说公投要延期,马上就搞四州公投入俄。 [时事述评] - 老看客(0 bytes ) 2022-10-21
页次:6/64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251300, 共3196  分页:  [<<]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 [首页] [尾页]
备份档案: 当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输入关键词:   按标题:   按作者:   隐藏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