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那儿论坛”转来的一篇好文

来源: aChineseBostonian 2012-01-15 17:33:4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891 bytes)

美国敢于打仗和中国不敢打仗的原因

解滨

美国的经济虽然有些好转,但只是衰退的势头减缓了一些而已。 美国政府已经在预算中削减了相当大一部分军费,但进军亚太地区的势态却有所加强。 美军不再把战略重点放在欧洲或中东,而是放在亚洲。 美军仍然是一支进攻型的军队。

中国的经济持续看好,随着反航母导弹的部署和航母的建造,中国的近海防卫似乎越来越走向强势。 但中国的战略远景不是冲出亚洲,而是冲破第一岛链,把防御线拉开到离国土稍远一些的地方。但中国的军力却仍然是一个防卫型的军力。 中国的口号是:永远不称霸。

有人预测,大约七、八年后,中国的GDP将超越美国,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按照这个发展势头,在十五年或二十年后,经济实力远大于美国的中国,其军力将有可能与美军持平。  到了那个时候,从理论上讲,美军在全球的战略优势将由中国取代。 从理论上讲,中国的很多问题,如台湾的统一或归属,与南海诸国的争端,与日本、韩国在海上的争端,同印度的领土争端,将不复存在。 因为一个世界第一强大的中国将可轻易打败任何一个敌手。 但中国现在不要打仗,不出头,只埋头搞建设,因为不够强大。 有人说,这就是邓公的“韬光养晦”理论。 中共将此宣传为“和平崛起”。 有人说,要韬光养晦五十年,还有人说要韬光养晦一百年。我说,这统统是缩头乌龟理论,或者王八蛋理论。 因为我敢打赌,如果中国不改变战略,照现在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上述这些问题没有一个可以得到解决。 而GDP世界第一的中国,军力世界第一的中国,照样不会拥有一支进攻型的军队,照样是一个缩头乌龟,照样可能挨打!

美国也有邻接的国家,也有漫长的国境线,也有广阔的海域。 美国附近也有跟美国捣蛋的国家,如委内瑞拉、古巴。 美国也有大片土地是通过掠夺弄到手的,但美国为什么没有中国那么多的领土纠纷、边界纠纷、海域纠纷、海洋资源纠纷呢? 那是因为美国的邻国早就被美国教训好了,美国的防卫线实际上远在万里之外的别的国家旁边。 美国已经在澳大利亚建立一个防御中国海军的基地,甚至有和越南勾勾搭搭,租用金兰湾的企图。 美国是进攻式的防卫。

美国能够把防卫线拉到万里之外的中国附近,而中国却只是想息事宁人。 弄几艘渔政船去有争议海域转转就很不错了。 看起来,美国是个蛮不讲理的霸权主义强盗,而中国则是安分守己的善人。 俗话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但中国周边的国家非但不同情中国,反而却同万里之外的美帝勾勾搭搭。 这岂不是本末倒置?

这个现象,看透了,无非就是:美国随时敢于打仗,准备打仗。 而今天的中国说来说去就是不愿打仗,不敢打仗,不准备打仗!

敢于打仗者,自然无所畏惧。 不敢打仗者,自然缩手缩脚。 中国周边的国家吃透了中国政府的这个心理。 所以,日本就是占着钓鱼岛不甩中国的一切警告,韩国就敢抓捕中国的渔民,越南、菲律宾就敢在南海那边霸道。

美国为什么敢打仗? 原因很多。 有人说,美国有打仗的传统。 过去一百年来几乎每一任美国总统或者发动过战争或者从前任那里接手一场战争。 随便说几个美国总统:尼克松、卡特、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谁手头没有一场战争? 有人说,美国的文化也是侵略性的,美国把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向全世界推广,自然是朋友遍天下,所以打仗有帮手,侵略有理由,干涉有借口。 有人说,美国的总统是民选的,最多当八年。 这样选出来的总统,不必向前任负责,只须向选民负责。 这样的总统,谁不想在自己手中为美国谋求最大的利益呢?  所以就有进攻性和侵略性。 无论这些道理是否正确,美国确实是一个不怕打仗的国家。 所以,美国没有边界纠纷,只有国际利益争端。 美国总是在别人那边和别的国家发生矛盾。 

说中国不敢打仗,并不精确。 只能说现在的中国不敢打仗。 或者,把眼光放久远点,整个中国的历史中,大多数开国皇帝都是不怕打仗的。 不然,他们是如何打赢天下的呢? 但是到了下一代,就品种退化,腐败开始,没那么好战,没那么强的进攻性了。 越往后,就越不愿打仗,不能打仗。 到了最后,要么天下大乱,群雄造反,新的王朝建立,要么外敌入侵,建立新的统治。 看看满清几百年的历史就知道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领袖是敢于打仗也愿意打仗的。 到了第二代,就只打了一仗。 虽然很惨烈,但毕竟还是打了。 第三代、第四代,就只敢演习,打刁民,打老百姓了。 这是历史的轮回,或者中国特色。 只要坚持“特色”社会主义,一代比一代更不敢跟国外打仗就是必然。

那么,中国的文化为什么就不能有点进攻性,让别人都来赞同中国的价值观,然后中国联手别的国家,一起对抗强权,所向披靡呢? 这就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了。 一个小孩子,在院子里老是被别的小孩欺负,这个总是被欺负的小孩子如果不想被欺负,有几个办法。 一个是关上门来,自己练武强身。 身体结实了,武艺高强了,就不会挨打了。 这个办法有点象韬光养晦,算是一种文化吧。 另一个办法,就是狡猾一点,灵活一点,或者加入那群曾经狠揍过自己的野孩子,或者加入院子外面另外一群野孩子,一同去打别的孩子。 大家志同道合,彼此虽然偶尔也会有点纠纷,但挨打是不可能了。 这个有点象“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那个意思,也可以说是普世价值法。 韬光养晦法,虽然不见得不会奏效,但一个武艺高强的孩子在和一群衣衫褴褛的野孩子奋战的时候,失手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中国现在这个官文化,就是与世界潮流格格不入的。 民主、自由、平等、人权这些普世价值在中国领导人眼里是洪水猛兽。 以这样一种与世界格格不入的文化展现在世间,必然没有底气,没有正气,没有元气,处于守势。

所以,中国尽管若干年后GDP可以世界第一,甚至军力也会跃居世界第一,但如果不改变政治体制,建立一个被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的政府,那么中国还是不敢 打仗,还是要受欺负,还是有一大堆边界问题,领海纠纷,渔业水产资源纠纷,海底资源纠纷。 我看钓鱼岛,八成是拿不回来了。 除非从现在起国家首脑靠民选。

我爹那一代是能打的、敢打的。 但我的同辈,小时候一个大院里玩打仗游戏的那些玩伴,他们是不敢打仗了。 因为他们大都当上了师长、军长那个级别的官,每个人都小蜜一大堆,为了升每一级官都要花上上百万块钱。 他们谁要打仗啊。 一打仗,全都完了。 还有好多当高官的,小孩都在美国,早就入籍了。 中美一开战,他们还怕美国把那些高官子女和跟二次大战对付日裔居民那样送进集中营呢。从前的解放军,如今的八旗军。习近平大哥,我看他跟涛哥一样是个不敢 打的军委主席。

上个世纪,中国共产党投资拍摄了有关强国的两部政论电视剧。 一部叫《河殇》,另一部叫《大国崛起》。 两部片子里都没有说任何一个大国是靠韬光养晦而和平崛起的。 那些崛起的大国,个个是好战的。

强国,不光是靠建设起来的,也是靠打出来的。 一个没有责任心,没有底气,没有朋友,对人民不必负责的政府领导下的国家,再富也强不到哪里去。

所有跟帖: 

我倒不觉得现代的强国是靠打出来的.世界上富裕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的小国家多了去了. -999朵玫瑰- 给 999朵玫瑰 发送悄悄话 999朵玫瑰 的博客首页 (484 bytes) () 01/15/2012 postreply 18:13:06

谁说中国人不敢参加打仗?要是中国被侵略,我就回去保卫国家。 -看热闹的北京人- 给 看热闹的北京人 发送悄悄话 看热闹的北京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5/2012 postreply 18:14:23

赞你一把! -aChineseBostonian- 给 aChineseBostonian 发送悄悄话 aChineseBostonian 的博客首页 (93 bytes) () 01/15/2012 postreply 18:41:33

那你那就买几条枪,跟你儿子对打不就是了 -aChineseBostonian- 给 aChineseBostonian 发送悄悄话 aChineseBostonian 的博客首页 (25 bytes) () 01/15/2012 postreply 18:48:36

为什么要对打?美国和中国打起来了吗? -看热闹的北京人- 给 看热闹的北京人 发送悄悄话 看热闹的北京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5/2012 postreply 18:50:34

时刻准备着 -aChineseBostonian- 给 aChineseBostonian 发送悄悄话 aChineseBostonian 的博客首页 (101 bytes) () 01/15/2012 postreply 18:57:11

所以教授是没事干了,转那没用的帖子。 -看热闹的北京人- 给 看热闹的北京人 发送悄悄话 看热闹的北京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5/2012 postreply 19:14:42

中国希望周边国家保持现状,如有变,看看会不会开打。去年向南部边境调去军队后 -看热闹的北京人- 给 看热闹的北京人 发送悄悄话 看热闹的北京人 的博客首页 (16 bytes) () 01/15/2012 postreply 18:37:2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