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衰落,会让所有的折腾都成“一枕黄粱”

来源: Mao_8341 2016-12-06 06:20:1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833 bytes)

中国制造业的衰落,会让所有的折腾都成“一枕黄粱”

2016-09-13 香山居士

        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让英国成为工业化国家的老大哥,在差不多整个19世纪,英国所向披靡。

        到了19世纪70年代发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从蒸汽与纺织时代跨入到电气与钢铁时代,美国、德国和日本强势崛起。

        进入20世纪中叶,美国借助信息科技革命,进一步强化了其霸主地位。

        以上是过去两个世纪,人类大致的行走路径。近两个多世纪里,没有看到中国的身影。中国去哪儿了?

        封建自闭,一枕黄粱。

        进入新世纪,全球产业竞争暗流涌动。中国制造面临着新的发展拐点,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另一方面一些势头强劲的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谋划布局。

        在工业强国面前,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的差距,特别是当德国吹起嘹亮的冲锋号角——德国的“工业4.0”时,惶恐的我们也快马加鞭,奏出不甘人后的乐章——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横空出世。

        乐章有三节,第一节是2015-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但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整个产业资金流“脱实向虚”的问题已是老生常谈,但每次想起仍然感到沉重。传统的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的制造业不必多说,即便是高端制造业,目前还是国家在主导,通过烧钱推动大基建,提出的PPP项目模式响应者甚寡。更可怕的是,民间投资持续下滑,现已负增长。

        现在人们崇尚的不是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发展,而是以房地产和金融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投资重点转移到这些领域,脱实向虚急剧蔓延。这种现象的本质,是整个社会浮躁不安,人们信心散失、缺乏安全感,致使虚拟资本不择手段追逐暴利。

        目前正在发生的,是脱实向虚后的一地鸡毛。

        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很火。BAT是目前中国了不起的公司,但本质上只起到了平台和管道的作用。我从不认为中国有了BAT就是王牌在手,因为它们本身不创造水——如果整个社会没有了水源,管道长期空置反而会生锈。因此,尽管BAT提高了社会效率、解放了劳动力,却没必要去拔高与神化,对制造企业嗤之以鼻。

        金融领域是乱象丛生,“土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理财、屌丝死于P2P”的段子成为最好的注解。尽管金融是社会经济运转的重要部分,但不容否认的是,许多逐利的机构本身没有创造任何价值,只是通过投机炒作在玩资本的游戏,他们创造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再来看楼市。从去年开始,当房市四小龙腾地而起时,整个房地产充斥着得意者的狂欢与失意者的悲歌。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表示,中国在2015年底的居民房货收入比已高达0.46,超过日本泡沫时期的水平;每一轮房价的上涨,都伴随着居民杠杆率的持续上升。中国居民杠杆率从2005年的17.1%猛增到2015年的39.9%,今年更是可能超过43%。

        钱是最聪明的,它会流向利润丰厚的地方,资本用看似最合  理却又最无情的方式在攫取着越来越小的蛋糕,威逼着人们不断地加杠杆。这种感觉很酸爽,后果却很严重。

        实业为本,金融为用。我们要回到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高附加值的制造产业。

        中国最缺的不是资本,而是对技术和创新的敬仰与尊重:一方面,社会气质驱使个体脱实向虚——社会越多地高谈阔论“互联网+”的神奇、一夜暴富的金融神话,能够在试验室里埋头钻研的人就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缺乏明晰的研发投入体系,研发经费缺乏持续性;企业与高校产、学、研的结合,目前融合度并不高;企业的技术发明专利更多时候是为了拼数量或炒概念,实际价值寥寥;缺乏合理的实体产业政策规划,体制问题始终严重制约着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

        虽然现在中国智造已在前进的路上,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依然任重道远。中国制造企业虽然也有技术上的革新,但缺少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而任何缺乏核心技术的模仿创新,将无法根本扭转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弱势地位,更别说弯道超车。

        毫不夸张地说,国与国技术上竞争的残酷丝毫不亚于战争。纵观历史,任何国家的崛起都是凭借其强大的经济优势——不管是当初的英国,还是今天的美国、日本、德国,都是挟高附加值制造业睥睨群雄、傲视天下。制造业实力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国一直在打盹。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利用“后发优势”,采用拿来主义与模仿,外加中国人的勤劳,低成本且快速地创造了经济奇迹,让我们没有被拉下太远。但是,如今的我们发现无法再复制上述玩法时,必定会无所适从。

        今天,我们又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希望如今的中国,能够自我革新,抛弃金融和地产泡沫,脚踏实地,以板凳坐得10年冷的态度做“中国制造”。否则,目前看起来热火朝天的资本游戏,以及所谓的中国梦,就一定是一枕黄粱。

所有跟帖: 

哪里有数据说明中国制造业衰落了?就算增速放慢,也不能说是衰落吧? -研究研究- 给 研究研究 发送悄悄话 研究研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1/2016 postreply 12:58:3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