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正从美国市场里消失

来源: Mao_8341 2016-12-06 05:55:5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063 bytes)

中国制造正从美国市场里消失

 
发表时间:2016-10-27 20:05:11

曾几何时,美国商场里的这些体育名牌服装和用品上贴着的几乎都是“中国制造”的商标,而现如今却已落到了这样寥寥可数的程度,说明这些品牌已经完成了从中国的“大撤退”,在其他国家成功地“安营扎厂”了。

 

这种现象与2015年夏天美国波士顿顾问公司(BCG)发表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的结果十分吻合。该报告指出,若以全球出口总额排名前25的经济体作比较,并以美国的制造成本为基准指数100,中国的制造成本指数高达96。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产品若在美国制造的成本是1美元的话,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显示两者的差距已大幅缩小。报告认为中国的制造成本大幅提高有三个原因,一是薪资大幅提高,中国的时薪从2004年到2014年十年间的涨幅达187%;二是汇率,2004年至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攀升了35%;三是能源成本,中国工业用电成本从2004年每千瓦小时7美元涨到2014年的11美元,天然气成本更从2004年每单位5.8美元涨到13.7美元,能源成本高的原因是税费太多,例如每升汽油价格中有四成以上是向政府缴纳的税费。

 

与中国生产成本暴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按生产力调整过的制造业工资从2004年至今的增长幅度不到30%,虽时薪依旧高于中国,但比中国工人多出来的工资成本被美国更低的天然气价格、价格低廉的棉花原料、以及当地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所抵消,因此一些行业已经出现了产业链逆转,不久前纽约时报中文网就曾报道过,中国的纺纱业成本已经比美国高出30%,导致大陆纱厂反而前往美国设厂。

 

而更多生产商则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孟加拉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处,耐克、阿迪达斯显然已在其中,另据公开报道,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均在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富士康、歌乐、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也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显然,“中国制造”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危机,由此引发的制造业倒闭潮已不可避免,这里既有技术赶不上时代、前期投入过多造成资金链断裂的企业,也有无法忍受人力成本急剧上升出现歇业关门的企业,更有试图转型升级但是却没有成功的企业。

 

中国制造产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大部分却仍然停留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微薄不说,产品技术也跟不上市场的发展。中国政府显然已经认识到了危机所在,去年年中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就是根据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中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政策调整,旨在倡导突出创新驱动,以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也愈加严峻,显然要想化解目前危机的话出路只有一条,不能只当别人的“血汗工厂”或简单模仿山寨,全面提升“中国制造”的内涵品牌和创新才是唯一的出路。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