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滴吃麵找人脉─你还没进入的互联网消费时代(组图)

来源: flyer 2015-11-27 16:06:2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016 bytes)
一年多前,刚从英国回到北京的时候,朋友们就赶紧指点我装上几个手机app,并半带恐吓地说,要是在北京,你手里没有个app,连打个车你都打不到。不到一个月,我马上服软了,毕竟在短短一个月里,不但打车得用软件叫,连下个馆子、理个头髮,都得在手机上先买个打折券才划算。后来,通过手机通信软件为平臺的支付工具也强势崛起,出门花的零钱越来越少了;而由于店家没有刷卡机,为了转钱给人家而加的店员微信,则越加越多了。
进入2015年后,依托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软件的消费型态创新,又涌现了好几波迭代升级。
前几天,有日稿多量大,兼有薄雨,在桌前忙到中午都还得空出门。饥寒之中,首度尝试了一家动员邻居为你做菜、送菜的app,要了离家800米外,一家意大利先生的中国太太自己做的意大利麵。
下单约一个小时后,有人敲门,一看竟是人家主妇冒着冬雨亲自把料理送上门。打开盒盖一尝,酱厚菰鲜,麵体筋道,佐以配赠的乾酪粉和醃黄瓜,正和我胃口。只可惜用外卖盒配送不可避免地让面麵了一阵,但仍瑕不掩瑜。
 
在资本促销补贴下,原价30元人民币(含配送)的麵我只实花18元,不惟邻居家厨的口味比传统送外卖的餐厅好上一大截,还不用摊付一般餐厅里昂贵的地租和装潢气氛费成本。
通过这个叫做回家吃饭的app,把私家厨房的资源和邻居的厨艺调动共享之后,我觉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离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人均消费频次最密、支付手段最多元、可购买服务种类最细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民电商国家,又踏踏实实迈进了一大步。
带着好奇心,我又把这家app上登录的许多服务提供者都看了一遍,其中有大半都是原本不上网,或是只是浅度上网而从不交易的「40后」「50后」大爷大妈,平常退休没事、或者是来北京帮儿女带孙子,闲来空有一身手艺无处发挥,正好被儿子女儿用这个软件「上架」到网上,同时满足了在北京的一大批尚未成家、父母不在身边、无暇做饭、又不愿意老吃外卖和寻常餐厅的我等─而这类人口光在北京,就至少有500万人。
中国大陆的家庭厨房共享平台。(APP截图)
中国大陆的家庭厨房共享平台。(APP截图)
这,还只是我在北京体会到的互联网消费渗入生活的一小部分。除了调动邻家厨房帮你做饭之外,上门画指甲油的、上门按摩的、上门保洁的的各类工种服务,也纷纷通过互联网大行其道,解放了一大批原本必须长时间守在门店里等人上门、既白耗时间,还得和出地租的店主利润分成的专技劳动者。
此外,通过手机软件盘活水果销售、打通农户到消费者的农产运销,甚至办一个能够「串联」北京各独立/社区健身房、免去大健身房需绑定昂贵会员年费之苦的通用帐号等等,也成为在北京生活中的真实体验。
而让所谓「分享经济」在中国普及开来的领头羊─交通出行产业,则从2014年下半年起就把主战场从出租车烧向了调动私家车上路的所谓「专车」产业。在2014年七、八月份,所谓的「专车」产业全国每日交易还不到1万单;但而今,专车行业中的领跑者滴滴出行自称每天交易量)含高价的专车、较便易的快车、上下班共乘的顺风车服务等各类)已达500万单左右,市场居次者Uber也自称每天能完成150万笔左右的交易。光是这个市场,一年交易数量就成长了超过500倍(不是500%,而是500倍─50000%);成都、杭州、广州等中国城市的订单数量,也超过了Uber软件的创始国美国,长居全球订单量最多十大城市之列。
同时,用手机app搓合需求、定制特定路线且保证有座位的互联网巴士服务,也开始在北京等多个城市开跑。未来有一天,如果法规政策允许,互联网企业挥军更「重资本」的地铁运营或是更廉价的三蹦子,复盖城市出行的每一个环节,并且进行自动化的资源整合和个人出行路线调度,也未尝不是完全不可想象之事。
在互联网和移动端应用铺天盖地地改变人们生活,优化各产业服务/需求匹配精准度、调控各产业产能、适度降低人才进入门槛之际,大陆政府各部门的政策和法规在一阵观望之后,也纷纷应时而动,为之调整。
例如在10月份,由交通部牵头的「专车」管理办法的徵求意见稿出臺,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广徵各界的意见和评议。事后,大陆交通部宣布获得各方建议和意见共五千多条,会择优纳入修改草案时的参考。
而一批联名发表公开信、抨击管理办法草案过于保守,不利于新行业发展、应该重新大修或暂缓实施的12名学者,不但其言论没有被消音、该出席的论坛或电视节目通告没有被取消,反而还集体获邀,在一个周末步入交通部大门,和制定行政管理办法的行政官员及同情政府立场的学者对辩交锋,座谈了一整天。
中国大陆的「专门产业」惊人。
中国大陆的「专门产业」惊人。
于焉,我们看到互联网消费带来的改变,不只是你我的消费习惯,也不只是各行业的生产环节;通过互联网的嫁接,每个人都有机会挖掘、聚合出自己能获取/或能提供的独特需求,并通过便利的网上支付体系将之货币化,使自己的资源禀赋可以兑现,或是更易于和他人交换。更深远的效应是,互联网消费创造的就业机会、激活的快速反馈系统、透明公开的用户评价机制,也让主管当局一点一点地放下犹疑、迈出对话步伐─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也比不做好。至少,那体现了对新消费型态背后用户民意的一种重视,或者是忌惮。
每次,当我又用手机/互联网做成一单新交易、或体验一次新服务时,心里总有一个角落为臺湾焦急。在我们成长的那些年里,臺湾总以科技代工产业自豪、以青年族群充满创意自矜、以网络空间完全自由自居。然而,光是金融法规的绑束,就迫使除了银行机构以外的任何商家不能承担支付和云端货币池功能─这不但臺湾本土无法产生如支付保、微信支付等网络交易基础设施,连带地,也使各类讲究「快钱」现金流的手机应用软件和移动端消费平台,无法在臺湾市场铺开。
从2009年智能手机日渐普及至今,臺湾利用移动互联网成功创业、并具有全社会影响力的案例寥寥,移动互联网创业者大多仅局限于手机游戏一隅,或是承接各类公司行号或政府单位委托开发app的订单为主─这造成能直接入行、贡献才智者相当有限,更难以直接和大众消费捆绑在一块。(附带一提:离开台湾两年了,此处的印象若有讹误,还请方家指正。)
走笔至此,又一位传媒界的朋友 Yan Lu传来一个她参与创业的APP「米加」要我试用,给点意见。我一看,原来是由媒体人、公关界人士为主体用户,互相盘活採访资源、交换办事能力和「人脉存摺」的一种应用软件。我笑问,天哪,你们互联网创业族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呀,以后该不会连和你问个电话,都要先付费或先下个APP了吧?对方笑说,不会啦不会啦。
到北京一年多来,天天抱着手机,学着如何高效花钱、看着人家怎麽挣钱,甚至看着小伙伴一个个跳进创业大潮,就是北京互联网生活的一页即景。
*作者为在北京工作的台湾人,现任职于财新周刊。授权转载。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