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牺牲殉职271位国民党将领(上将19人,中将81, 少将171人)

来源: xsz 2015-08-15 18:43:2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667 bytes)

参见此链接

http://www.picturechina.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65528

低级军官为国牺牲的就更多了:

http://bbs.tiexue.net/post_8759476_1.html

关于国民党军抗战中“高级将领”的牺牲人数,刘国铭主编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政职官人物志》(春秋出版社1989年),统有125名;茅海建主编之《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收录有少将以上将领80余位;党德文、杨玉文主编之《抗日战争国民党阵亡将军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收录有64名国军将领事迹。简言之,目前学界尚缺乏精准的统计数据。综合上述材料,粗略估计,至少在200名以上,当无可疑。

 

上述阵亡将领中,军衔较高者,多出自杂牌军,如西北军张自忠、川军李家珏牺牲时任集团军总司令。此二人同郝梦龄、陈安宝、唐淮源、佟麟阁、赵登禹、饶国华、王铭章、周复等因被追赠上将,成为军衔最高的国军殉国将领。

 

至于黄埔系,因资历太浅,抗战初期担任要职者甚少——据国民政府军委会铨叙厅统计,抗战初期经铨叙之正式将官,共有1247人,其中出身黄埔军校者仅92人——直至抗战后期,才逐渐成为师、旅、团级将领的主体。故其殉国将领之较有名者,亦多集中在该级别,如黄梅兴(第264旅旅长)、蔡炳炎(第201旅旅长)、丁炳权(第197师师长)、郑作民(第2军副军长)等。黄埔系阵亡将领平均年龄仅38.4岁,较杂牌军之43.5岁,亦年轻不少。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除“高级将领”外,尤能呈现抗战之艰苦程度者,莫过于中下级军官的伤亡规模。据军委会军政部统计,抗战爆发时,国军中下级军官(上校至少尉),共13.4万人。战时伤亡惨烈,中下级军官每年须补充4.5万人。因牺牲至速,正规军校培育已完全不能满足战争需求,及至1943年,军中正式军校出身之将官,已仅剩3758人,余者均来自各种速成班及行伍提拔。

 

所有跟帖: 

打仗哪有比死人多的道理? -相对强度- 给 相对强度 发送悄悄话 相对强度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5/2015 postreply 18:53:15

打仗能不死人,苏军二战损失巨大,你能说它不行?那说歼敌,土共有何拿得出手的战例?国军歼灭日军将领数是土共的几十倍,你能说 -xsz- 给 xsz 发送悄悄话 (59 bytes) () 08/15/2015 postreply 19:05:1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